- 陪孩子探索世界:随时随地的亲子研学实践
- 吴玥
- 856字
- 2025-03-15 09:35:55
仅仅知道并不足够
大女儿舒心小时候问过我:为什么电梯旁边还有楼梯,是有人不喜欢坐电梯,要爬楼梯吗?我当时很认真地告诉她,这是消防通道,如果大楼着火、电梯停电了,可以从这里跑出去。
几年后的一天,我们在看电视时,新闻里正播报某地着火,有部分居民遇难。舒心对妹妹暖心说:电梯旁边的楼梯是消防通道,着火时,他们其实可以从那里逃生。
坐在旁边的我开始还挺欣慰,孩子们掌握了安全知识。转念一想,真着了火,只知道消防通道就能逃生吗?里面有烟雾怎么办?楼层太高呢?继而想到,如果是我自己遇到火灾,我真的知道该怎么办吗?认识消防通道既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啊。
于是,我带着孩子们讨论火灾,和她们一起研究面对各种问题和在不同场景下的自我保护方法。
为什么着火了不能坐电梯跑?
为什么宾馆房门后面都贴着一张紧急逃生的布局图?
如果住在20楼,来不及跑出去怎么办?
如果打开门发现门口着火了怎么办?
如果消防员叔叔叫我们待着别动,等待救援,我们还要不要跑?(图3)

图3 中国消防博物馆中展示的中国近现代消防设施
如果感觉呛鼻子,有什么好办法?
如果发现妈妈被熏晕了,你们抬不动妈妈怎么办?
如果听到邻居在求救,你们应该做什么?
你们知道家里窗户的铁防护栏怎么打开吗?
我们可以在窗户外装个滑梯吗?
带着各种问题,我们一起去消防博物馆参观,给家里买了灭火器、消防毯和消防面具,还一起进行游戏演练。后来,孩子们养成了习惯,出去住宾馆的时候,一进房间就看门背后的消防地图,观察消防器材的位置,还会自己总结成故事,到学校给同学们讲解消防知识。
把名称和概念当作知识教给孩子,是大多数妈妈的教育方式。我们的父母和老师是这么教我们的,我们自然也这么教孩子。当孩子能认出很多东西的名称,比如灭火器、消防通道、面具时,周围人都会夸孩子聪明,我们作为父母也非常高兴。但是,仔细想想,这是真正的知识吗?孩子知道背后的道理吗?到了实际的场景,他/她们知道怎么运用吗?
所以,如何引导孩子们持续观察、思考,并不断提出问题、寻找答案,使之内化成为他/她们面对未来时的信心和能力,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