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翰墨鸿影:陈芳烈科学文化随笔
- 陈芳烈
- 1392字
- 2025-04-05 01:10:48
序二 专注性和专业性:编辑出版人的成功之道
这几年由于中国编辑学会与人民邮电出版社在图书选题申报和编辑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多、较深的合作,所以笔者也比较关心、关注人邮社一些重要资讯。听现任领导同志讲,他们的老总编陈芳烈先生的自选作品集《翰墨鸿影:陈芳烈科学文化随笔》即将付诸出版,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为何高兴?似乎有三条理由。一是说,他是老同志,我也是老同志,以老及老,心气容易相通;二是说,他曾是出版社总编辑,我现在在中国编辑学会工作,心思容易相合;三是说,这本书就是他自己做编辑工作、做总编辑工作的经验之谈和思想之言,与中国编辑学会培养新人的宗旨完全对接,业务相通,语言容易相融。
这本书虽是从编辑出版和科普创作两条线同时展示作者的工作历程,但毕竟编辑是其主业。这本书的“编创杂谈”部分精选了陈芳烈先生与写作和编创有关的论文、杂感30余篇。这些文章涉及编辑工作的方方面面,集中地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长期积累和深厚造诣。这些对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同行来说是很有启迪和参考价值的,特别值得刚涉足编辑出版这一行的年轻人一读。在本书的其他部分,陈芳烈先生还谱写了一些在编辑出版方面很有建树的编辑家和作家的感人事迹,盛赞他们为文化传承所做出的无私奉献,讴歌了编辑精神。我们从他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不难读出他对自己毕生所从事的出版事业的挚爱,以及他对编辑这个职业的深刻理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这本书中你能看到陈芳烈先生不只视编辑为职业,还把它作为终生的事业而孜孜以求。他退休后还一直不忘为出版业继续做奉献。2009年,他在担任中国版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一职时,还曾与郑一奇先生一起辅助著名出版家吴道弘先生策划了“书林守望丛书”,为文化传承和出版业的薪火相传尽了一份力。同时他主编和写作了不少精品佳作,其中为广东新世纪出版社策划主编的“e时代N个为什么”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些都是他退休后之所为。
这本书还告诉我们,作为资深编辑的陈芳烈先生一直把编辑作为一门学问来深入探究。他不仅围绕编辑这个学科写作了不少有一定深度的论文,颇得出版界同行的好评,还把在这方面的心得通过讲台传授给已经走上编辑岗位或即将走上编辑岗位的年轻人。1992年,他曾由中国版协推荐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讲“期刊编辑学”课程,被该校聘为客座教授;在历年由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全国科技出版社策划编辑培训班”上,由他主讲的“科普图书的策划”等课程也深受欢迎。这些都是建立在他多年编辑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是他多年来心血的结晶,难能可贵。我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进一步引起编辑出版界对编辑出版理论探究的热情,也期待更多探索编辑出版实践和理论的佳作问世。
从这本书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陈芳烈先生从1962年毕业后在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工作岗位上,从助理编辑开始,直到担任该社的总编辑,一直在这块文化阵地上默默耕耘着。曾经有人讲过:一个人一生中如果只围绕一件事情来做,整个世界就会围着你转;如果总是不断变换目标,追逐着做好多事情,最终则会被世界抛弃。陈芳烈先生的编辑生涯告诉我们,专注性、专业性对我们编辑出版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最后,我也要为出版这部自选集的人民邮电出版社由衷点赞。作为一个专业出版社在出版专业图书之外,还不忘为编辑出版文化的积累和对年轻一代出版人的培养做出自己的贡献,应该说,这也是一种眼光,更是一种境界。
此为序。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
202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