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方寸迷雾遇青玄,古镜藏着两界缘

```穿过两界交融的云海时,墨影突然竖起尾巴。它尾尖的白毛直挺挺指向西南方向,那里的雾气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聚,化作翻滚的灰云。

“是‘断尘雾’。”凌霜指尖凝结出冰棱,冰银色的眸子映出雾中流动的灵气,“《玄天秘录》记载,这是灵台方寸山的天然屏障,能隔绝一切神识探查,连因果线都穿不透。”

我握紧青铜灯残片,莲瓣纹路在靠近灰云时泛起微光。残片脱手飞出,在前方画出一道淡金色的轨迹,却在接触灰雾的瞬间被吞噬,连一丝涟漪都没激起。

“看来硬闯不行。”墨影跳到我肩头,爪子扒开我的衣领,盯着里面的量劫星衍盘,“老猴子说过,方寸山的守山者认星不认人,得让星衍盘主动示好。”

星衍盘突然自行悬浮起来,银色星图在灰雾前缓缓旋转。原本翻滚的灰云竟渐渐平息,让出一条仅容两人通过的小径,路径两侧的雾气凝结成半透明的屏障,隐约能看到里面有无数人影在晃动——像是过往修士的残魂。

“这些是……”凌霜的冰棱突然震颤,“他们的灵力波动很奇怪,既不属于修真界,也不属于地球。”

我凑近屏障细看,那些人影穿着奇特的服饰,有的披着兽皮却手持玉简,有的穿着道袍却赤着双脚,显然是两界尚未分离时的远古修士。他们似乎在演练某种阵法,手势与量劫星衍盘的星图运转轨迹惊人地相似。

“是‘混天阵’的雏形。”墨影突然开口,爪子指着人影手中的阵旗,“老猴王说,这是最早连接两界灵脉的阵法,后来才被玄尘子篡改。”

小径尽头突然传来古琴声,泠泠七弦如同山涧流水,灰雾在琴声中化作漫天桃花。一位青衣修士坐在桃树底下,膝上横放着张古朴的七弦琴,发间别着支玉簪,正是传说中灵台方寸山的标志性灵植“悟道竹”所制。

“终于来了。”青衣修士抬眼看来,他的瞳孔竟是罕见的碧绿色,如同初春的潭水,“观星者的传人,凌家的小丫头,还有墨影族的末代守护兽。”

我注意到他腰间挂着面青铜镜,镜面蒙着层白雾,隐约能看到里面倒映着两个重叠的世界——正是尚未分离的地球与修真界。

“阁下是?”我拱手行礼,星衍盘在他面前变得格外温顺,银色星图自动调整成与古琴弦纹对应的轨迹。

“青玄,守山三百年。”他指尖在琴弦上轻轻一挑,一道碧绿色的灵力飞入我掌心,化作片竹叶状的印记,“这是‘通界印’,能让你们在雾中自由行走。”

凌霜突然按住我的手臂,冰煞之气在掌心流转:“你腰间的铜镜……是‘两仪鉴’?传说中能映照过去未来的上古神器。”

青玄抚琴的手指微微一顿,碧绿色的瞳孔中闪过一丝讶异:“凌家的丫头见识不错。正是此物,当年观星者铸造星衍盘时,曾用它推演过两界分离的真相。”

墨影突然跳到青玄肩头,用爪子扒拉铜镜上的白雾:“老猴子说,这镜子里藏着孙悟空的一缕残魂,是不是真的?”

青玄轻笑一声,指尖在镜面上一抹,白雾渐渐散去。镜中浮现出花果山的景象:水帘洞前,齐天大圣正将金箍棒插入地面,棒身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符文——与量劫星衍盘的星纹完全吻合。

“不是残魂,是传承。”青玄的琴声变得低沉,“当年他预感两界将有大变,便将本命神通刻在金箍棒上,再用两仪鉴封存,等待能稳定两界的人出现。”

我突然想起老猴王消散前的话,灵台方寸山有孙悟空的真正传承。看来这传承并非功法秘籍,而是能让两界灵脉彻底融合的方法。

“那您为何不早点取出传承?”凌霜不解地问,“玄尘子作乱时,若有金箍棒在手,也不至于……”

“时机未到。”青玄的琴声突然拔高,镜中的画面切换成两界分离的瞬间:巨大的裂隙将大陆撕裂,无数修士和凡人坠入虚空,孙悟空用金箍棒撑住裂隙,才保住最后一点连接,“必须等两界灵脉重新共鸣,否则强行取出金箍棒,只会引发更大的崩塌。”

墨影突然指向镜中某个角落,那里有个模糊的身影正在绘制星图,眉眼竟与我有七分相似:“那是观星者?他在干什么?”

青玄的琴声陡然转悲:“他在献祭自己的神魂,将两界分离时散落的灵脉碎片,用星衍盘的力量牵引到一起,为日后的融合埋下伏笔。你手中的青铜灯残片,其实是他的本命法器。”

我这才明白,青铜灯残片为何能与星衍盘共鸣,为何观音残魂会寄宿其中——观星者很可能与佛门有极深的渊源,甚至可能是某位佛陀的转世。

“那现在时机到了吗?”我握紧星衍盘,银色星图正在与铜镜中的符文产生共鸣,“我们能取出金箍棒了?”

青玄突然停下抚琴的手,碧绿色的瞳孔望向远方:“还缺最后一样东西——凌家先祖留在东海的‘定脉珠’。两界融合产生的灵脉紊乱,需要用它来校准。”

凌霜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定脉珠早在三百年前就遗失了,凌家族谱记载,最后出现的地方是……归墟之眼。”

我们不约而同地想起归墟之眼的龙骸,那具黑龙骸骨的眼眶里,除了龙珠还有颗淡蓝色的珠子,当时以为是普通的灵珠,现在想来,很可能就是定脉珠!

“看来得回去一趟。”我看向青玄,“您能暂时稳住灵脉吗?”

青玄重新拨动琴弦,碧绿色的灵力顺着琴弦流入地面,周围的桃树突然开花结果,果实坠落的地方冒出嫩绿的灵草:“我的琴音能暂时安抚灵脉,但最多只能撑七日。七日之后,若定脉珠还未归位,两界连接的薄弱处会开始崩溃。”

墨影突然从怀里掏出块兽皮地图,上面用朱砂标注着归墟之眼的位置:“我知道条近路,穿过‘穿界林’,五日就能到。”

我接过地图,注意到穿界林的位置标注着个奇怪的符号,像是只展翅的青鸟。青玄看到符号时,碧绿色的瞳孔突然收缩:“那里有‘时空乱流’,千万小心。三百年前,有批修士想从那里抄近路,结果永远困在了时空夹缝里。”

凌霜突然握住我的手,冰煞之气在掌心凝成枚冰蓝色的令牌:“这是凌家的‘破冰令’,能冻结时空乱流,当年先祖就是靠它从归墟之眼带出定脉珠的。”

青玄抚琴的手指停在弦上,若有所思地看着我们:“观星者的推演果然没错,你们三人,一人掌星衍,一人携冰煞,一人识路径,正好能互补。”他从怀中取出个锦囊,“这里面是悟道竹的种子,遇到时空乱流时撒出去,能指引正确的方向。”

我接过锦囊,指尖触到锦囊里温润的种子,突然想起识海深处的观音残魂。她沉睡前曾留下一句“竹引归途”,当时不明所以,现在看来,指的就是这悟道竹种子。

“我们走。”我将星衍盘收入怀中,青铜灯残片自动飞回掌心,“七日之内,一定带回定脉珠。”

青玄颔首,琴声再次响起。这一次,旋律变得激昂,如同战鼓催征。我们身后的小径在琴声中渐渐合拢,灰雾重新翻滚,将灵台方寸山的真容藏回云海深处。

穿过穿界林时,果然遇到了时空乱流。眼前的景象时而变成冰河世纪的雪原,时而化作恐龙横行的丛林,墨影好几次差点被错乱的时空卷走,全靠凌霜的破冰令冻结虚空才得以脱身。

“往左拐!”墨影突然大喊,爪子指着片开满红色花朵的灌木丛,“老猴子说过,穿界林的‘引路花’只会朝着归墟之眼的方向开放!”

我们跟着引路花的指引,在第五日傍晚抵达归墟之眼的边缘。寒潭的水依旧冰冷刺骨,但龙骸所在的位置却散发着淡淡的蓝光——正是定脉珠的光芒。

龙骸的眼眶里,淡蓝色的定脉珠正悬浮在龙珠旁边,表面流转的纹路与凌霜的破冰令完全吻合。我游到龙骸前爪旁,刚想伸手去取,定脉珠突然爆发出刺眼的光芒,将整个寒潭照得如同白昼。

潭底传来龙吟般的嗡鸣,那些原本沉寂的龙骸鳞片竟开始发光,组成与两仪鉴中相同的混天阵!

“是凌家先祖的封印!”凌霜的声音带着惊喜,“定脉珠需要冰煞血才能激活,难怪三百年前没人能取走它!”

她咬破舌尖,一口冰蓝色的精血喷向定脉珠。淡蓝色的光芒与冰血接触的瞬间,混天阵突然运转起来,寒潭的水开始顺着阵纹流动,形成巨大的漩涡——正是稳定灵脉的前兆!

“快拿珠子!”墨影焦急地大喊,龙骸的骨骼正在发出不堪重负的脆响,“龙骸快撑不住了!”

我伸手握住定脉珠,入手温润,仿佛有生命般在掌心跳动。就在这时,识海突然传来观音残魂的声音,与青玄的琴声、老猴王的遗言、孙悟空的金箍棒符文交织在一起:

“星衍为轨,冰煞为引,龙骸为基,竹为归途——两界归位,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