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学会居然是这种感觉?
- 刚准备高考,过气顶流逆袭什么鬼
- 这是一朵云
- 2736字
- 2025-06-23 20:09:40
学习的乐趣是什么?
许琛今天之前,完全无法理解这五个字。
似乎这种提法只属于在课堂上总说“老师你讲第二个小问就行了”“老师基础题型就不要浪费时间了吧”这种没人性话的学霸。
——他们在许琛的概念里属于另一个物种。
但现在。
一个抽象的【剧本领悟力+1】,居然让他对黑板上那堆鬼画符不再抗拒,甚至能隐约触摸到它们的内在逻辑。
等一下,系统管上课叫进剧组,管课本叫剧本……
所以剧本领悟力,就是课本知识的理解力?
这奖励……好!
这奖励……香!
许琛眼睛一亮。
他激动地抓起那本崭新的数学练习册,怀着一种即将上大分的虔诚,翻到了对应的习题部分。
他瞪大眼睛,死死盯住第一道题。
一分钟。
两分钟。
他“啪”的一声,面无表情地合上了练习册。
行吧,他想得太美了。
领悟知识点,和会用知识点解题,完全是两码事。
他就像一个熟读了兵法却连新兵营都没进过的键盘侠,道理全懂,上了战场连枪都端不稳。
刚才究竟在想什么?真以为自己是天选之子,加个点就能原地飞升成学霸了?
一股不甘心从心底涌了上来。
这感觉就像游戏里好不容易爆了个极品装备,却发现等级不够穿不上,谁能忍?
许琛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了身旁。
沈星苒正安静地做题,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出淡淡的阴影,少女身上散发着好闻的、像是柠檬草和阳光混合在一起的清香。
去问她?
许琛的脑子里瞬间炸开了锅。
两个小人一左一右互相对垒:
小丑人格:“你配吗?”
超雄人格:“怕个球!”
思想斗争了三秒,对分数的渴望最终战胜了廉价的自尊心。
许琛一咬牙,拿起那本仿佛有千斤重的练习册,戳了戳同桌的手臂。
“那个……沈同学。能…问你道题么?”
他的声音很轻,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紧张。
沈星苒抬起头,那双清澈的眼睛里带着一丝询问。
她看了一眼许琛指着的那道题,又看了看他那张写满“豁出去了”的脸,然后轻轻点了点头。
“好啊。”
声音不大,但很好听。
她耐心地拿起笔,在草稿纸上演算,一边写一边讲解:
“你看这里,要先用我们刚才学的和角公式把它展开,然后把已知的sinα代进去,再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算出cosα的值……”
就在沈星歪头讲解时,许琛的脑海里,那熟悉的机械音再次炸响。
【检测到宿主正在与当红天后(沈星苒)进行对手戏,虚心请教表演技巧。】
【天后亲自下场,耐心传授,宿主演技得到启发。】
【奖励结算:方法派经验+1!】
不是,哥们?
你这么下头的么?
到了我头上就是“过气顶流”。
到了沈星苒身上就是“当红天后”?
你这个参差感敢不敢再强一点?
“咦?哎??”
正不忿着,结算的经验却突然灌入了脑子。
许琛的眼神骤的一空,嘴巴微张,发出了意义不明的音节。
如果说之前的【剧本领悟力+1】是把一堆零件图纸塞进了他的脑子。
那这【方法派经验+1】就像一位经验老到的工程师,手把手地教他如何把这些零件完美地组装起来!
原本毫无关联的知识点和题目,此刻瞬间被一条清晰的逻辑线串联。
沈星苒讲的每一个步骤,都变得如此理所当然。
许琛甚至能感觉到,自己似乎掌握了这种题型的一种解题思路,但要说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那还差得远。
第二个课间,许琛一回生二回熟,再次拿着练习册凑了过去。
这次他问的是一道化学的元素反应题,沈星苒耐心讲解后,许琛又获得了【方法派经验+1】。
他感觉自己对元素反应公式和应用都有了些许提升,不再像以前那样完全靠蒙。
第三节课是物理,许琛故技重施,在课上努力“扮演”好学生,又得到了【剧本领悟力+1】。
他发现自己对物理定理的推导过程,比之前能理解得更深了。
课间,他尝试着解一道力学题,虽然还是磕磕绊绊,但总算有了下笔的思路,不再是鸭子听雷。
他甚至能就某个知识点的不同应用方式,和沈星苒进行简短的探讨,虽然大部分时间是他在提问,沈星苒在解答。
一连几次【剧本领悟力】和【方法派经验】的交替提升,让他对上午所学的知识点终于不再是完全不懂。
那些曾经看一眼就想睡觉的公式和单词,现在都变得眉清目秀。
解题思路在他脑子里不再是天方夜谭,而是偶尔能闪现出几缕光亮。
这感觉,太上头了!
许琛忍不住在心里咆哮:
老子要是早有这本事,还用得着天天被老陈点名罚站吗?我早就在清北的招生办里反复横跳了!
……
……午休时间,许琛神清气爽地和王浩勾肩搭背,准备去食堂干饭,顺便到球场上来一场“斗牛”。
他前脚刚离开教室,一个扎着高马尾,脸蛋圆圆的女生就一阵风似的冲到了沈星苒的座位旁。
来人正是沈星苒的闺蜜,孙佳。
孙佳把饭盒往桌上一放,挤眉弄眼地凑到沈星苒耳边,压低了声音:
“哎,我可都看见了啊,一上午,那个许琛来找你好几次。怎么回事啊?那个睡神给你说了什么?”
沈星苒正在整理笔记的手微微一顿,语气却很平淡地回道:
“他就是有几道题不会,过来问问我。”
“问问题?”
孙佳的眉毛挑得老高,眼神里写满了“我懂”的表情。
“拜托,全班那么多学霸,他怎么不找别人,非得逮着你问?你知道那群男生找你开口说话要费多大勇气么……”
“佳佳!”
沈星苒终于忍不住,轻轻打断了她的话,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无奈。
“好好好,我不说了,”
孙佳吐了吐舌头,随即又化身情感分析大师,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凑了过来。
“不过讲真的,许琛这是演的哪一出啊?
浪子回头金不换?他那成绩,倒数第三,稳如泰山。现在才想起来用功,太晚了吧?”
孙佳用手肘碰了碰沈星苒,仅仅忍了几秒又开始分析:
“我猜啊,就是做给你看的。先用请教问题的借口接近你,在你面前刷一波勤奋好学的人设。
你看他是不是问完题就跑去打球了?这叫文武双全,展示雄性魅力。下一步,我估计就该借着感谢你,请你喝奶茶了。”
沈星苒没有接话,孙佳的喋喋不休成了模糊的背景音。
她不喜欢在背后议论同学,可脑海里却不受控制地回放着上午的一幕幕。
今天的许琛,的确很反常。
数学课上,他破天荒地坐得笔直,脊背挺得像……像一根尺子。
不再是那个随时能和桌面融为一体的“睡神”。
他来问问题的时候,不像别的人那样只是为了要一个答案,而是会追问“为什么这里要用这个公式”,会皱着眉思考她讲的每一步,甚至偶尔会露出一种困惑又执拗的表情。
她从小到大见过太多“临时抱佛脚”的同学,那些人大多只求速成,敷衍了事。
可许琛身上,却有一种她从未见过的,对知识近乎笨拙的、却又异常真实的渴望。
那不是伪装,那种眼神,装不出来。
沈星苒微微蹙眉,不自觉地捏紧了手中的笔。
“优生带后”这个事情是她自己主动参与的,和许琛成为同桌之后,有不少次她都想主动对许琛进行帮助的。
然而今天以前的许琛油盐不进,连对话都仅限于“哦”“好”“让一下”“谢谢”这个层面。
是什么让许琛改变了?
她的目光越过孙佳的肩膀,望向了窗外。
午后的阳光正好,操场上满是少年奔跑的身影。
她的视线精准地捕捉到了一个人。
运球,起跳,投篮。
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舒展而充满力量。
那不是她印象里那个总是懒洋洋、对什么都提不起劲的许琛。
沈星苒心底,第一次对一个班里觉得“无可救药”的人,生出了一丝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