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33.年号

这一次,朱胜机自然不会再推辞,而且事情已经拖了这么久,他已经连演都懒得演了,百官刚一开口,他就直接点头答应了下来。

朱胜机这一次答应的这么痛快,反倒是把满朝文武都给整不会了,都神情错愕地望着他,张着嘴巴愣在了当场。

因为他们本都做好了准备,只等朱胜机开口推辞,他们就会一同说出后续劝进的台词,结果却万没想到,朱胜机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竟没有推辞,直接就点头答应了,以至于那些后续的台词全都卡在了他们的嗓子眼儿里,说不出来,也咽不下去。

最终还是身为内阁首辅的钱谦益反应最快,都这种时候了,也就不用说什么词儿了,直接跪下高呼“万岁”便是!

钱谦益这一带头儿,文武百官也总算是反应了过来,都赶忙跪下,山呼“万岁”!

百官行过叩拜大礼之后,由朱胜机继任大统之事,便算是正式确定了下来,而接下来,就该商议那些具体事项,把细节上的问题全都确定下来了。

关于拥立新皇继位登基之事,钱谦益等人的手里是有着一整套十分完善的流程方案的,这些东西他们早在之前打算拥立潞王朱常洵之时,就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即便现在要继任皇位的人换成了朱胜机,这些东西也照样可以直接拿出来用。

朱胜机快速浏览了钱谦益呈上来的方案,对于这些形式上的事情,他其实并不关心,但唯独这个年号,他还是感觉应该改一改为好。

其实“弘光”这个年号本身还是很好的,只不过对于身为穿越者的朱胜机而言,总感觉这个在历史上仅存在了八个月的年号不太吉利。

钱谦益听闻朱胜机不喜欢“弘光”这个年号,自是也没有坚持,而是当即便表示自己会与礼部官员和百官共同商议,重新拟定几个年号以供朱胜机选用。

毕竟年号这个东西还是要尊重朱胜机这个使用者的意见的,而且钱谦益本身也想迎合朱胜机的喜好,这种无需成本就能讨好皇帝的机会,他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朱胜机闻言却是摇头,开口道:“不必了,朕已经想到了一个合适的年号,就用‘光武’吧!”

“光武……”

钱谦益先是默念了一遍,而后便好似自言自语般点头沉吟道:“此二字颇有光复中兴之意,又能展现出我大明强国强军之决心,好,甚好!”

说罢,便向朱胜机拱手高呼道:“陛下之雄才大略,真让臣佩服的五体投地!”

朱胜机是没想到,钱谦益这样也能硬舔,他不尴尬自己都尴尬了好吗?

“行啦,既然大家都觉得好,那就这么定了吧!”

因为除了年号之外,朱胜机对钱谦益所提交的方案再无其他意见,所以关于登基的相关事宜也算是就此敲定了下来。

而后,钱谦益便向朱胜机提议,应在登基之前,与百官共同议定新朝国策,将新朝国策写于《登极诏》中,以便在继位之时昭告天下臣民!

朱胜机点头应允,示意百官可以各抒己见。

看到百官都面面相觑,不敢贸然进言,作为百官之首的钱谦益只好先站出来起了个头儿:“陛下,如今贼寇肆虐,荼毒神州,致使京师陷落,先帝崩殂,故而臣以为,新朝之首要任务当属‘平寇’。”

“臣附议!”

钱谦益话音刚落,他身旁的姜曰广便当即出列,拱手道:“陛下登基之后,理应发师讨罪,荡平闯逆,为先帝报仇,以慰先帝在天之灵,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此言一出,更是引得大半文武齐声附和赞成:“臣等附议!”

然而,朱胜机却是缓缓皱起了眉头,“可是,如今占据京师和北直隶之地的,可不是闯逆,而是建奴!”

百官显然没有听出朱胜机此话之中暗含之意,反倒认为是朱胜机不清楚具体的情况,钱谦益还特意开口解释道:“陛下有所不知,如今京师与北直隶之建奴,乃是平西伯吴三桂向建奴十四王子所借兵马,是为助我大明剿匪平寇而来!

如今,得建奴十四王子相助,平西伯已经收复京师及北直隶之地,正在南下追剿闯逆,臣以为此时恰是朝廷出兵响应河北,联合平西伯与建奴之军,共灭闯逆的好时机!”

听闻此言,朱胜机大为震撼,若不是他看到连同史可法在内的几乎所有朝臣都对钱谦益所言毫无异议,他都要把钱谦益当成为外敌洗地的汉奸,直接拉出去枪毙了!

原来,在大明官员们的眼中,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之事,是这样式儿的吗?

吴三桂不是卖国贼,反倒成了救国的忠臣?

其实,大明官员们之所以会对此事产生如此谬误的认知,不仅是因为情报有误,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建奴舆论宣传的误导。

建奴入关之后,因为兵力有限,人口稀少,故而为了安抚关内汉人,笼络人心,一直都是打着助大明剿匪平寇的旗号。

而且在占据京师之后,多尔衮还以大行皇帝之礼为崇祯帝发丧,并亲自为其服孝守灵,此举更是起到了极大的迷惑作用,博得了大明官员和士绅阶层的好感。

自那之后,建奴追击李自成所喊的口号,便成了为崇祯帝报仇。

加之多尔衮摸不清南京方面的底细,认为长江以南幅员辽阔,财赋充盈,实力定然十分强悍,故而不敢轻举妄动,所透露出的信号也一直都是希望达成联合,共平流寇。

多尔衮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大明官员们哪有不蒙圈的道理,会出现如今这种敌我不分的情况,也就一点儿都不奇怪了。

看着眼前这满朝文武,让朱振华不禁倍感失望。

“你们难道就从未想过,眼前这一切,都是建奴的伪装,是其刻意营造出来的假象?”

百官听闻此言,不禁都有些惊诧,转头看向左右的同僚,有些惊疑不定地面面相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