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霏霏结束了模拟练习,稍作休息,见一个面孔白净衣着时尚的男生从楼上下来,他就是“台湾团队”的丁礼,手里拿着一张订单,气势如《卖炭翁》里的黄衣使者白衫儿。之所以有这等“气焰”,除了平时衣着讲究,谈吐高调,更是有业绩撑腰。这次是跟了半年的大订单得到了确认,签约金额100万。楼上早已经一窝蜂似的喧闹了半晌,此时楼下的氛围正被点燃。丁礼走到顾铭旁边,故意不说话,等顾铭问他才说:“郭老板叫我下来给你们看看。你们这个月还没人开单哦?”他对顾铭明明白白地炫耀,两人看似老友,渊源匪浅。
“别嘚瑟。”顾铭不睬他,笑呵呵地说。
“过几天我还有!今年的销冠估计又是我了,哎,高处不胜寒。”丁礼朝顾铭使了个眼神。得不到顾铭的回应,又对张雨杉说:“雨杉,想想晚上哪儿吃,本少爷请客!”
“减肥,不去!”张雨杉故意杀杀他的气焰。
丁礼笑意更深。他也看到了高健和程霏霏,笑而不语,一言不发地走了。顾铭直摇头:“真能嘚瑟。”刘丹妮嫉妒得要命,她辛辛苦苦找来的都是小单子,奈何丁礼一单顶她十单,此时也和张雨杉气出一孔:“那小子出10万业绩就要飞到天上了,何况是100万。”
程霏霏感觉得到,大家嘴上都说都要杀丁礼的气焰,可实际上都是为他高兴的。顾铭提醒大家都去了解一下丁礼的客户,看有什么可以借鉴之处。程霏霏把网页点开的瞬间羡慕得近乎绝望:五百强,丁礼怎么跟到这么大的客户啊?
没超过二十分钟,丁礼又来了,这次他抿嘴微笑,非常低调内敛,跟着郭亚冬和楼上的同事陆续进了会议室。商业韬略有一个传统,每当有人出了业绩就会即时举行一次分享会,把好的经验在全司复制。丁礼这单大得惊人,他的分享会必然也兴师动众。
“来,先给我们小丁鼓个掌吧,祝贺他取得了大成功!”郭亚冬看着丁礼率先鼓掌,接着掌声四起,持续热烈,丁礼笑弯了腰,直呼“妈耶!”包括程霏霏在内的很多同事都一脸期待地看着丁礼。刘丹妮催促道:“臭小子,快说你是怎么跟到这单的?”
待大家安静下来,丁礼分享了他的心得。诸如,要有耐心,要给客户信心,要格外注重细节,把小事做对等。打电话的时间也要考虑客户是否方便,一般选择周二到周四的下午。
丁礼事无巨细地分享了半个小时,大家又热烈而持久地鼓掌。最后,顾铭打趣说:“丁礼和这家企业沟通了大半年,讲话都有台湾腔了,有空你们仔细听听”。
程霏霏发现不只是丁礼,楼上的同事说话都带台湾腔。具体来说,他们喜欢用“哦”“耶”结尾,喜欢用叠字,喜欢在动词前面加“有”,喜欢把“和”读成“汗”(谐音),喜欢在一句话之前加一个“那……”。
在哭爹喊娘的节奏里,偶尔用台湾腔调剂氛围,偶尔表演客户,也是苦中作乐。有时候大家用简化的方式聊天,听起来还有些恐怖:
“你今天准备打哪儿(的电话找客户)?”
“我今天准备打香港。”
“我昨天打了美国没什么收获,今天继续打。”
“叫台湾一起去吃饭。”
“刘丹妮又拿下了一个泰国。”
“刘丹妮刚谈的那个泰国死了。”
散会以后,丁礼说请同事们吃饭,逐个叫名字,只是没提到高健和程霏霏。高健反应很快,说自己要去拜访住在霍营的叔叔先走一步。而程霏霏和往常一样收拾包包,关电脑,洗杯子,刚巧跟丁礼他们一起乘电梯,听他们商量等下吃什么,拿了提成买什么,最近看什么公司的股票。丁礼八卦道:顾铭最近买了茅台酒,郭总看好新材料版块,看看他们谁能赚到钱。这些话题程霏霏插不上话,站在一旁有些尴尬,她数着楼层,希望尽快到1楼,偏偏一层一停。丁礼淡淡地问:程霏霏住哪儿?
“天通苑那边。”她转头看他。
“妈耶,好远啊。”丁礼惊叹到。
“你呢?”程霏霏出于礼貌而反问。
“就公司旁的公寓啊!”丁礼语气闲淡轻松。
“人家是富豪,一个月房租4000块。”张雨杉补充。
“那很方便。”程霏霏略作回应,心里面除了个8才是自己的房租。1层终于到了,她从玻璃门看见有公交车进站,匆匆和同事们拜拜。在公交车和地铁上的时间,程霏霏连音乐也不听,拿着业务手册一遍遍看,甚至回家吃饭的时间也在看。
张浥晨问她:“顾铭是不是给你们打鸡血了?”程霏霏瞥了他一眼:“不需要打鸡血!我是一只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