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参呆愣在原地,望着手中简单潦草无比的命令,默然不语。
刚刚吐血从瓜州奔回的将士,早已没了气息。
但在临死之前,他的脸上还挂着淡淡的微笑,以为自己将消息带到,就能拯救瓜州守军。
全然不会想到,扬州总管府丝毫不将瓜州守军的性命放在心上!
不仅没有派兵前往瓜州救援。
而且严令禁止部下离开扬州城!
“将军!”
“瓜州该如何办!”
面对手下人的质问,高参嗫嚅了几下嘴唇,最终还是只化作一声叹息。
“元人给我们的任务是守好城墙。”
高参放下手中军令,闭眼无奈道:
“不得随意离开。”
“但有违反者,军法从事!”
大家都清楚,城内的蒙古人大将到底是什么德行。
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对付起自己人来残忍无情,对付起外人反倒平平无奇、毫无建树!
纷纷沉默不语。
随后还是在高参的催促之下,才慢慢走上城墙,走向各自不同的防区。
高参身披祖传明光铠,手持长槊,矗立城头之上,眺望远处人烟鼎沸的敌军大营。
敌军声势浩大、频频派人挑衅却迟迟不进攻,让高参有些担忧。
不知道敌军到底是在耍什么花招。
还以为敌军是在制造云梯、冲车,尚未做好攻城准备
有心想要率兵出城野战,骚扰敌军,却也被黑的火不花拒绝。
理由是出城野战太过浪费兵力。
不如固守城墙,与敌人消耗兵力,扬州城高墙坚,定叫他有来无回!
况且城内存粮充足,够守军吃上好几个月时间,若不外出浪战,支撑到夏天都不成问题。
“守城的元贼,难道都是属王八的不成!”
邓友德颇为气恼道:“我军都露出这么大破绽了竟然还按兵不动!”
佯装围攻的民兵军阵,在北城城墙前露出了自己的侧翼,故意吸引元人出城进攻。
在此军阵的后方,邓友德早就布置好了更大的包围圈,等着元军一头扎进陷阱之中,将他们一网打尽!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元兵似乎格外沉得住气!
哪怕民兵们已经在城墙一箭之地外,疯狂挑衅、辱骂守城元兵,对方也不出城应战!
仿佛是打定主意,待在扬州城这个乌龟壳之内!
“如此,岂不是更好。”
李平安笑道:“再过两个时辰,大哥那边应当便能将粮船都给操回乌江。”
“咱们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完成阻击任务。”
邓友德心怀不甘:“可恨不能与其战上一场!”
不管城头下的民兵们,如何侮辱城头上守军的祖宗十八代,守军都不为所动!
义军挑衅、侮辱持续长达两个时辰,到最后所有擅长污言秽语的义军战士,都已经累到舌头抽筋。
也没有能将城内守军勾引出来。
只能在邓友德一脸遗憾之中,缓缓收兵,驻扎在大运河侧畔。
与此同时,李文忠也终于传来捷报,已经将所有停放在瓜州的粮船,转运回义军老巢。
“没了后顾之忧,咱们终于能大干一场了!”
李平安目露精光,对邓友德道:
“让战士们今晚都休息好,明日攻城!”
“还有咱们的秘密武器,一定要看管好!”
“绝不能落一点火星子在上面,否则大家都得死!”
坐拥十县之地后,李平安没有闲着,召集城内所有制造烟花、爆竹的工匠,为大军制造合格的黑火药。
经过两个月的积累,在原材料短缺的情况下,也积攒出了上万斤黑火药。
这一次出征,李平安将他们都给带上,装在数口柳木棺材内。
准备在攻城之时,为扬州城守军送上一份大礼!
次日,天色微明,冰冷的晨雾中,便传来一声声铁铲挖土声。
义军无数将士,正脱了衣袍,浑身蒸腾起热气,热火朝天挖掘地道。
土攻之法,早在春秋战国时便已完善,不算什么奇兵巧计。
城内也早有准备,高参见状连忙让人带瞎子去枯井之中听大瓮。
判断敌军地道出口,将会在什么位置。
避免敌人从地底窜进场内,守军还一无所知,最后被打个措手不及!
以兵法角度来看,高参的应对策略毫无问题,毕竟此事早已在历代兵书上有所记载。
但,义军工兵掘进到城墙之下后,并没有继续向下挖绕过城墙。
而是向上挖掘,在城墙根处掏出五米宽、两米长的大洞!
在将填满黑火药的数口棺材,全部塞进大洞内之后,李平安亲自检查完,这才让所有人退出地道。
从义军驻地的地道入口,到城墙根下,长度超过三百米。
即使是最强悍的弓箭手,在此距离上,也无法射这么远。
而床弩等守城利器,射程虽够,准头却非常感人,一百支婴儿手臂粗细的弩矛,也很难射中一根。
李平安淡定接过火把,将地上的导火索点燃。
黑火药燃速有限,李平安淡定将手揣在衣袖内,仿佛老农欣赏自家田地般,等待欣赏自己的杰作。
十几秒钟过后,扬州北厢城墙根下,发出一声闷响。
城墙上的守军,还以为是春雷炸响,有些茫然地看向万里无云的天空。
随后便感觉自己脚下坚实的城墙,猛地向上一跳!
仿佛地龙翻身一般!
一声更大的爆炸声,这才慢悠悠传入他的耳朵之中!
上万斤黑火药猛烈爆炸,将城墙结构彻底破坏!
大量的夯土、墙砖都被震散。
在坑道密集处,原本敦实的城甚至大量坍塌,掉入义军挖掘的坑道之中。
数丈高的城墙,凭空往下矮了一大截!
并且出现了一个大土坡,攻城再也不需要费尽心力攀爬城墙。
普通士卒,也能快速冲进城内!
“乖乖!”
邓友德望着眼前猛烈爆炸制造出的大缺口,目瞪口呆道:
“这烟花不过玩乐之物,竟也能有这般大的威力!”
在此之前,从没有人尝试过将这么多黑火药集中起来使用。
元廷打天下之时,光靠庞大的骑兵部队,就能打败天下无敌手。
军队孱弱,同时也能生产出足够多黑火药的宋军,却根本没有攻城的需求!
因此,哪怕已经土工掘进爆破城墙的技术条件。
也没有出现这样的战术。
直到李平安,用上万斤黑火药昭告天下,哪怕是躲在城墙之后,也不再安全!
轻易可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