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证:一个共和国同龄人的高等教育40年
- 彭宇文 刘亚敏编著
- 1840字
- 2025-04-08 15:07:23
引子 三个30年
“办教育一定得有情怀,首先要有责任感。教育事业关系祖国未来,三尺讲台关系天下安定、民族希望。办教育第一是责任,教育就是一种责任。
教育是责任,教育是爱,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教育是创新,要捧着一颗心去真正把这件事做好。”
——李立

图引-1 李立幼年与父(李子俊)、母(陈玉润)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初期)

图引-2 李立(前排右二)、谢海珍(前排右一)夫妇与彭宇文(后排右三)、刘亚敏(后排左一)及亲友合影(2019年国庆节期间)

图引-3 李立在家中与宠猫“丢丢”在一起

图引-4 李立与家人在一起(2019年春节期间)

图引-5 李立与夫人谢海珍合影(20世纪80年代)
彭宇文:李书记好!我还是叫您老爷子吧,这样更亲近。去年(2018年)我第一次来您家里拜访时就说过,要对您进行专门访谈,总结您几十年高等教育工作的经历,也是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高等教育历程做一个个性化的注脚。说过了就要践诺,所以,我们就来啦。
李立:是啊,确实需要总结。欢迎你们!
李立夫人[1]:随时欢迎回家。
彭宇文:太谢谢了!老爷子身体还好吧?说话的中气很足。
刘亚敏:对,声音洪亮。一看就是很豁达的人。
彭宇文:老爷子家的猫挺好玩的啊,都爬到老爷子的身上了。
李立:这只猫乖得很。还有一只猫,一只白猫,怕人,见人就躲了。
彭宇文:这只猫听得懂你们的话吗?
李立夫人:基本上能听懂,您叫它过来它就过来,那天我们俩说到哪去,我跟叔叔在那说,我就说猫儿怎么办,它从那边就跑过来,喵喵叫。
彭宇文:对了,1月份是李叔您的生日是吧?
李立:对,1月份生日,生日刚过了。
彭宇文:祝您生日快乐!
李立:谢谢。
彭宇文:关于访谈,我们给您发了一个提纲,主要是宏观层面的,您可以参考一下。您对高等教育,包括对陕西的高等教育、公办教育、民办教育都非常的熟悉,从1978年开始,您就在学校里面。
李立:对。
彭宇文:1978年开始一直在学校里面,就没有断过。
李立:没断过。
彭宇文:现在已经是改革开放40年,您从1978年初到学校,进入高校也正好是40年,与改革开放40年刚好同步了。
李立:我说是1977级,实际上是1978年进校的。
彭宇文:所以,改革开放40年,您在学校也经历了40年。不过,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您还是一个学生。
李立:对,我当时是学生。
彭宇文:从学生到老师,再到做领导,从公办高校到民办高校,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李立:对,我退休以后还在两所民办高校待过。
彭宇文:这两所民办高校都还是很有特色的地方高校。所以,回顾整个这40年的经历,我觉得您应该有很多可以聊的。您身上的财富很多,我们来挖掘一下。
李立:哪里哪里。现在回顾起来,我的人生,可以总结为三个30年。我经常跟我的同学开玩笑,我的愿望是活到90岁,我说,我父亲活到95岁,我母亲活到85岁,我的生命是他们给的,所以我活他们的平均数,活到90岁就可以了。这个90岁是三三制,三个30年。前30年,小学、中学、上山、下乡、在工厂工作,然后30岁考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间这30年在西电学习、工作,后30年是退休生活。退休生活我当时计划也是三三制,前10年在一些民办高校工作贡献余热,中间10年云游天下,过去也没有怎么出过差,现在去看一看祖国的名山大川,后10年安度晚年。成都、武汉、北京我还准备要去一下。当然,也有人说调换住处,对老人身体不太适应,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啊。我在西安也是住习惯了,从解放初回西安就没动过,始终在西安,除了下乡插队在千阳,那个地方就更北一些,生活很艰苦,受了一些锻炼。
刘亚敏:几个30年,想必您一定有很多感慨吧?
李立:去年(2018年)过生日的时候,我写了几句顺口溜,其中有一首就是这么写的:“幼立报国志冲天”,从小就要立志报国,志气冲天。“今知平台最当先”,今天知道要有基础,报国要有平台,不是您光有雄心壮志就行的。虽然“求学必须院士帽,从政至少侍郎衔”,但是总要“爱国忧民永不变,一腔热血献轩辕”,这才算不改“幼立报国志冲天”的初衷。
彭宇文:您这有点人生感悟的味道。
李立:有点人生感悟。我现在身体不好,查出疾病时我就说,我们共产党人都是特殊材料做成的。“共产党人料特殊,奋斗牺牲总在途”,一辈子的奋斗牺牲,永无停息。“困难面前永昂首”,绝不向困难低头。“死神身边不服输”,现在虽然是重病在身边,但咱不服输,还要抗争。当然,我们也要敬畏规律,“神龟虽寿有终日”,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土污”,终为土灰。最后一句是,“辩证法则谁能抗,俯仰无愧乐自足”,我这一辈子上对得起苍天、人民,对得起党,下对得起祖宗、家人,就乐自足,也就心安理得、心满意足了。
彭宇文:对,这是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