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学中国:来华留学生就读经验的质性研究
- 马佳妮
- 938字
- 2025-04-08 19:52:13
留学生教育与国家软实力
欧美发达国家视留学生为“亲善大使(good will ambassador)”,通过留学生教育传播本民族文化,提高本国文化吸引力。它们已经认识到“今天,实力的界定不再强调军事力量和折服,科技、教育和经济增长等因素在国际权力中正变得日益重要”[2],国家需通过软实力来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因为软实力显得比较温和与更有吸引力,且其带来的收益也是长期而稳定的。欧美发达国家通过价值观的对外输出、对外国留学生观念的影响,以实现对留学生潜移默化的吸引、影响和同化,使对方最终乐于接受甚至主动追求本国所输出的东西。这些国家通过教育交流向世界广泛地输送经本国思维培养的人才来传播本国文化和意识形态,以达到逐步弱化文化差异和冲突之目的,进而在发展中融合兼并,使得本国思维和文化遍及世界。这突出表现在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不遗余力进行包括教育在内的文化输出,以达到对敌对国的和平演变。冷战时期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Eisenhower)在计划出资资助几千名苏联大学生到美国留学时就指出,有朝一日,这批新人将在苏联掌权,我们要努力争取的正是这一代人。[3]
作为一种能力,软实力实现目的的手段是吸引或者拉拢(co-option),欧美发达国家许多奖学金合作项目具有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考虑。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学生和学者提供奖学金,为的是奖学金受益者未来成为所在国不同领域发展的中流砥柱时,能成为对留学国具有感情、对发展两国友好关系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合作伙伴。②以高等教育合作项目中久负盛名的富布莱特项目(The Fulbright Programme)为例,该项目在全世界范围已与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合作协议,已有超过39万人次的学者、教育工作者、研究生和专业人士参与该项目交流。[4]许多留学生毕业回国后从事着高威望的职业,他们在决策和商业贸易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向美国倾斜,更容易与美国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其带来潜在收益。
那些曾经有过英国留学经历的毕业生,回国后与英国保持着长期的个人联系,包括专业和贸易方面联系。英国文化协会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曾有过在英国留学经历的毕业生对英国的文化和价值观有比较积极的认识,归国后往往扮演着“英国大使”的角色,在促进其教育和文化发展的同时,还促进了与英国之间的商业联系与合作。他们回国后更倾向于同英国人做生意或者展开合作,对英国人有更高的信任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