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机沟通法则:理解数字世界的设计与形成
- (美)前田约翰
- 872字
- 2025-03-19 17:05:07
写在《合流:科技与艺术未来丛书》之前
自文艺复兴以来,艺术、技术和科学便已分道扬镳,但如今它们又显出了破镜重圆之势。
我们的世界正日渐地错综复杂,能源危机、传染病流行、贫富差距、种族差异、可持续发展……面对复杂性问题,寻求应对之道要求我们拓宽思路,将不同领域融会贯通。通常,我们的文化不提供跨领域的训练,要在这种复杂性中游刃有余地成长,新一代的创造者们亟需某种新思维的指引。
我们将这种思考方式称作“合一思维”(Nexus thinking),即我们这套丛书所提出的“合流”;而具有这种思维的人便是“合一思维者”(Nexus thinker),或曰“全脑思考者”(whole-brain thinker)。
传统意义上,人们习惯于将人类思维模式一分为二。其一,是有法可循、强调因果的收敛思维。这种思维常与科学联系在一起。其二,则是天马行空、突出类比的发散思维。这种思维往往与艺术密不可分。整体思维的构建始于人类三大创造性领域——艺术、技术与科学——之间边界的模糊。三者交相融汇于一个名为“合一境”(Nexus)的全新思维场域。在这个场域里,迥异的范畴之间不仅互相联系,还能彼此有机地综合在一起。界限消失以后,整体便大于部分之和,各种全新的事物也将随之涌现。
合一思考者们能看清复杂的趋势,得心应手地游走于各领域的分野之间。他们将成为未来世界的创新先驱,并引领团队在创新组织的成员之间实现平衡。
站在科技与艺术的交叉点,我们旨在给读者提供一间课堂,将融合艺术、科技等学科的前沿读物介绍给广大读者:数据与视觉艺术,信息与自然科学,游戏与人类学,计算机与沟通艺术……我们希望能够启发读者,让你们自发地培养出一种综合而全面的视野,以及一种由“合一思维”加持的思考哲学。
我们并不会自欺欺人地拿出直接解决当下问题的答案,那些期待着现成解决之道的读者一定会失望。在我们眼里,本套丛书更多地是一份指南。它指引着个人与团队——创造者们和各类团体——穿行于看似毫不相干的不同领域之间。我们将教会读者如何理解、抵达并利用好综合思维的场域,以及如何组建一个能善用理论工具的团队,从而游走于复杂环境之中,达到真正的创新。
正所谓,“海以合流为大,君子以博识为弘”。

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