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挝:第2版(列国志·新版)
- 方芸 马树洪编著
- 1296字
- 2025-04-03 17:34:51
五 建筑艺术
作为一个佛教国家,佛寺和佛塔无处不在,包括佛寺和佛塔在内的各种宗教建筑也就成为老挝建筑艺术的典型和代表,佛寺和佛塔的建筑风格甚至影响到了老挝人民的日常住宅。
老挝的塔、寺等佛教建筑大多为砖石结构。老挝的佛寺通常都带有拱形大门、“阿汗”或“西姆”(即宝殿,宝殿是整个佛寺最神圣的地方,用来放置佛像和举行隆重仪式)。在澜沧王国时期,建造“西姆”时要征求国王的意见,并且至少要有20名僧侣主持仪式。如果没有“西姆”,则佛寺就不能称为寺。“西姆”周围有8块石头,用来镇守各种魔鬼。除了宝殿,一座完整的佛寺还包括孤迪(僧舍)、沙腊(为佛教徒住寺修行预备的住所)、好介(斋房)、好昂(鼓楼)、好来(藏经楼)和菩提树。
老挝古代的建筑总体上是属于印度风格,并深受邻近的高棉艺术、泰国艺术和缅甸艺术的影响,融合了不同特色的文化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琅勃拉邦和万象早期的讲经殿,具有老挝的原建筑艺术风格,但后期尤其是被暹罗统治之后,越来越多地受到泰国中部艺术风格的影响。在藏经阁、佛像、佛塔等宗教建筑及其上面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中,既可以看到具有老挝独特风格的实体,在某些方面又可以发现中国、泰国、印度、法国及吉篾艺术等的影响。由于国力弱小,老挝宗教建筑的规模比起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来说,要小得多。老挝高大建筑物如泰国古代类似建筑一样,大厅常常呈十字形,窗户的结构明显地表现出婆罗门教的影响。以曲线顶部为特征的古代婆罗门教的建筑传统,在老挝许多非常古老的遗迹中都留下了痕迹。建于17世纪的帕拉寺,在它的圆顶之上装饰有一个吉祥天女像,站立在莲饰之上,而寺庙内伫立着的是佛陀的塑像。
塔銮是老挝古代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而万象寺内的翁德寺、玉佛寺等都展现了老挝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瓦普庙遗址则是吴哥王朝时期建筑的影响和遗存。首都万象凯旋门、金宫(主席府)显然是老挝建筑风格与法式建筑风格的完美呈现。
[1]老挝教育部编《老挝地理》,万象出版社,1989,第88页,转引自马树洪著《东方多瑙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开发探究》,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第1页。
[2]老挝行政区划设置现状、行政区划面积和人口数据来源于老挝国家统计中心编《老挝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所列数据均为2015年数据。
[3]Lao Statistic Bureau,Result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2015,p.11.
[4]Lao Statistics Bureau,Population Census,2005;Lao Statistics Bureau,Population Census,2006.
[5]Lao Statistic Bureau,Result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2015,p.11.
[6]Lao Statistic Bureau,Result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2015,pp.39-49.
[7]Lao Statistic Bureau,Result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2015,p.105.
[8]Lao Statistic Bureau,Result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2015,p.33.
[9]各民族名称主要根据《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民族》一书所列民族名称,均系老挝语发音的音译;各族人口数据来自Lao Statistic Bureau,Result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2015。
[10]黄兴球:《老挝族群论》,民族出版社,2006,第18页。
[11]Lauren Chazee,The People of Laos:Rural and Ethnic Diversities with an Ethno-Linguistic Map,Bangkok:White Lotus Press,2002,p.11.
[12]〔老〕李达(又名通肯、邱桐坚):《老挝的宗教》,《印度支那》1986年第3期。
[13]蔡文枞:《老挝佛教浅谈》,《世界宗教资料》1981年第1期。
[14]〔老〕李达(又名通肯、邱桐坚):《老挝的宗教》,《印度支那》1986年第3期。
[15]关于此塔始建年代尚有争论,有3世纪至4世纪初说、阿育王时期说等。
[16]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第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