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学视野中的全球化与现代国家
- 李雪
- 2119字
- 2025-04-08 14:28:20
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指的是这样一种趋势和过程,即国境以外的因素越来越频繁、深刻地影响本地人的生活,国际性互动网络比本地互动网络的增长速度更快,重要性更高。通信、交通和信息技术的革新以及国际金融流通的便捷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Chase-Dunn等(2000)指出,全球化不仅意味着跨国社会交往和国际经济活动的增长,它本质上是结构的变革。结构全球化(structural globalization)指的是国际互动网络比本地网络的密度更高、增速更快,因而也更为重要(Chase-Dunn,Kawno and Brewer,2000;Tilly,1995)。跨文化、跨国境的互动网络在历史上一直存在,只是它较之本地性网络更为稀疏、影响力更弱、发展也更慢。在历史上文化之间、国家之间的交流互动从未停止过,但那时候跨文化、跨国境的交流只是本土交流的一种补充,文化内部、国家内部的交流仍占据主导地位。而全球化时代则不同,远距离、跨国境的交流互动网络增长速度远比国内互动网络快得多,也重要得多。如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们还可以依靠自身力量,而不借助国际社会的资源独立发展的话,今天中国的发展如果离开国际社会则是不可能的。
具体来说,结构全球化是一个商品、技术、资本、劳动力、信息等跨国流动的结构性过程。商品的竞争范围扩大到全球市场,厂商不仅要面对国内同行的竞争,还要面对国际同行的竞争,更受制于国际上下游产业的影响。竞争范围的扩大固然带来了更大的市场,但也导致更大的成本压力和不确定性。全球竞争推动资本跨国流动,特别是流向那些成本更低、经营环境更好的地方。劳动力受制于国籍限制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结构,则不那么容易实现跨国流动。这导致的一个结果是,资本流入地实现了短期繁荣,资本流出地则因工作机会减少而经济萧条。工作机会全球分布的变化必然对全球的不平等结构产生影响,某些人群获利往往伴随另外一些人的失意。这样一个全球规模的商品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被称为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经济全球化过程伴随着信息、技术、知识等的传播。文化的交流传播,一方面服务于经济全球化,为其提供共识和交流的基础;另一方面,也遵循自身的逻辑。如果说跨国经济活动是对经济资源的跨国运用和分配,会导致人群之间经济地位的不平等,那么文化跨国传播更具有平等效应。以现代奥运会为例,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尽管希腊政府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发出了邀请,但由于对奥运会不了解等原因,仅有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311名运动员参加。参赛国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美国更是差点错过了奥运会,因为美国代表团抵达雅典时,才知道两国使用的历法不同——希腊使用的是儒略历,而美国使用的是格里高利历,后者比前者晚十几天。和首届奥运会可以忽略不计的影响力形成对照的是,120年后的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则已经变成全球盛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无论经济实力、政治制度、国家大小、人口多少,都参与其中。共计有超过200个国家的10600名运动员参加,有近100个国家或地区的运动员获得了奖牌。现代奥运会的发展史表明,“和平、友谊、进步”的奥运会宗旨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获得了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认同,奥运文化的传播和扩散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致性和同质性。文化、制度的全球扩散和同构是全球化过程的重要方面,有学者称之为“政治全球化”(political globalization)(Chase-Dunn,Kawno and Brewer,2000),即全球性的制度扩散(institutional diffusion)和制度同构(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这一过程的主要推动者有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民族国家、跨国公司等。
全球性的制度同构同样对每个人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例如,建立在现代医学基础上的医院及其分科体系发源于西方,如今已经在全世界各国扎根。我们每个人都要接受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如果一个人全身发烫、四肢无力,医生会给他量体温、验血等,然后根据化验结果进行诊断,再决定采取何种治疗方式。这一套诊疗秩序和规范不但在国家层面具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流程要求,并且在全世界各地的医院都基本一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医科学生使用的教科书在主要知识点上保持一致。在通过统一标准的执业医生考试后,中国的医学毕业生可以在其他国家行医,中国的疑难病例也可以邀请美国的医学专家会诊。与现代医学一统天下形成对照的是,一两百年前,世界不同地区的传统医学彼此难以沟通,不但在治疗方式上有本质区别,甚至在“什么是病、什么不是病”的问题上也立场迥异。当然今天传统医学仍然强固地存在,但它的影响力和现代医学的影响力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全球化进程是一个类似钟摆的扩张—收缩往复进行的过程(高柏,2008)。如果以对外贸易占GDP的百分比衡量,则1850~1880年,1905~1914年,以及1945年以来是三个主要的扩张过程,其他时候则表现为调整和收缩。不过贸易的全球化并不是原地踏步地扩张—收缩循环,其整体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尤以1945年后二战结束以来的发展最为迅速(Chase-Dunn,Kawno and Brewer,2000)。
总之,全球化既是个商品、资本、劳动力跨国流动的结构性过程,也是个制度性过程(高柏,2005)。国际经济制度(包括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汇率制度等)、政治制度(包括主权国家框架下的国际关系制度、普选权、女性投票权等)、文化共识(如人权、自由、平等、进步)等都超越了地区和国家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约束力和合法性(legitim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