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命途选择!
- 趋吉避凶:从瞎眼皇子开始夺嫡
- 米八斗
- 2066字
- 2025-03-16 18:01:10
苦等十六年啊!
也亏得他这十六年在空寂虚无中练就强大的心理素质,才没有在觉醒金手指时失态。
意识落在如瀑布般垂落的金色文字。
“抽签,趋吉避凶,福祸相依,凶吉已明……这就是我金手指的能力吗?”
九龙夺嫡,十死无生。
若有这趋吉避凶的能力,不提染指东宫太子之位,想要全身而退应该不难。
再看签运:
【夫子考校,文武之辩,然有真龙旁听。】
真龙,自然也就是当今圣上,他的父皇,武景帝。
也就是说,今日的主考官,并非是齐夫子,而是旁听的武景帝?!
怪不得自己迟到,齐夫子没有惩戒。
怪不得八皇子陆鸣态度随意,齐夫子也没有训斥。
陆渊握着竹杖的手下意识紧了紧。
对于这位“素未谋面”的父皇,他除了尊敬之外,本能的也带着一丝丝畏惧。
或许是因为两人不止是“父子”,更是“君臣”,乃至……隐藏的“敌人”。
好在,有【趋吉避凶】的签运揭示,让他心中渐渐有数。
中上签,以文辩武,得五品机缘,无后顾之忧,吉。
中中签,隐秘不动,藏拙隐巧,无所得,亦无所失,平。
中下签,以武辩文,得六品机缘,但树大招风,引人嫉恨,暗藏后患,凶。
虽然签运描述比较模糊,但吉凶已明。
“中下签乃是凶签,不能选,九龙归位,夺嫡之局初显,这个时候当出头鸟下场绝对会很惨。”
“中中签,平平淡淡,无福无禄。”
相比起来,中上签既能够得到五品机缘,更无后顾之忧,自然是最佳选择。
就在陆渊阅读签运时,一旁的八皇子陆鸣已经开口:
“武强文弱,乃是事实,这有什么好辩的。”
“我大周以武立国,这天下都是马背上打下来的,自然是以武为尊!”
“况且,大周以北,有北齐虎视眈眈,大周以南,有南楚诸多修行宗派不尊朝廷法度。”
“想要向北拓疆土,向南镇宗派,靠的是什么?”
“战马够壮,刀剑够锋,拳头够硬,武道为尊,难不成靠几根笔杆子,几张嘴?”
“再说,我大周文坛儒林本就衰弱,比诗词不如北齐,比歌赋不如南楚,自当顺势而行。”
他仰着脖子,脸上带着倨傲。
齐夫子听闻此言,眉头微皱,却只能无声叹息。
“殿下,你觉得呢?”
转而,他将目光投向陆渊。
陆渊略微沉吟,站起身来,先是向齐夫子作了一揖,这才不疾不徐回道:
“儒圣曾曰‘明君拓土以强国,贤君尊礼以安民’,父皇文治武功,彪炳史册,有明君之志,更有贤君之心。”
“故此,学生以为文武不该有强弱之分,当并重而行。”
“我大周虽以武立国,然治理天下非刀剑武道可解,亦需文臣定礼法、修法典、安民心。”
“武道的确能定鼎天下,亦可集天地伟力于一身,然偌大皇朝,亿万兆黎民,普通百姓占据九成,他们是生产者,更是国运之本。”
“以文道为刃,以典籍为媒,教化其民、同化其心,其功不输开疆拓土,镇压宗派。”
听闻此言,齐夫子浑浊的眸子中露出一道精光,喜于形色。
陆鸣却是讥笑一声:“嘁,儒圣还有言,先王后圣,国强民自安也。”
“老九,我看你是先天有缺,无法练武,这才想要崇文抑武?可惜我大周武强文弱,乃是大势!”
陆渊面无表情,微微侧身。
虽然有黑缎缠目,可陆鸣却能够感觉到有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陆渊平静开口:“文弱非天命,乃人谋不足。若顺势崇武抑文,恰如因噎废食。唯有重振文道,方能育贤臣、定国策,为武道铸魂!”
眼看两位皇子就要争吵起来,齐远知道今日情况特殊,便连忙出言阻止:
“两位殿下的看法老夫都已知晓,今日的考校便到此为止,可自行离堂。”
“哼。”陆鸣轻哼一声。
他本就对学问考校没什么兴趣,当下起身便离开大殿。
“学生告退。”
陆渊也拱手告别。
离开大殿后。
陆鸣瞪了陆渊一眼,冲着他身旁的内侍恶狠狠的说道:“把你的主子照顾好,若是不小心摔死了,诛你九族!”
内侍垂下头颅,声音颤抖,“奴才知道。”
发泄一通后,他这才大步流星的离去。
听着陆鸣远去的脚步,陆渊抿了抿嘴,神情古井无波。
和他不同,陆鸣选择以武辩文,应了【中下签】,将会得六品机缘一道,但事后树大招风,遭人嫉恨,暗藏后患。
可惜他并不自知。
陆渊还是很好奇,他的命途会走向何处。
“拭目以待吧。”
竹杖轻轻敲击着青玉砖,渐渐远离了西阁。
……
而在两人离开后。
齐远这才起身,向着屏风后躬身行了一礼:“陛下。”
片刻后。
一道威严的声音响起,仿若真有龙吟之声:“文武之辩,你觉得朕这两个儿子,如何?”
齐远:“八皇子天赋过人,九皇子才思敏捷,皆人中之龙,所言也都有可取之处。”
屏风后没有回应,显然是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
齐远想了想,再道:“老臣觉得,九皇子说的更加中肯,文武不应有强弱之分,文道为治国根基,武道为强国手段,缺一不可,请陛下明鉴。”
屏风后短暂沉默,便传来武景帝的声音:“齐夫子这般喜欢小九,那便把他带到云麓书院,好好教导吧。”
“啊?!”
齐远错愕抬头。
其实今日的文武之辩,就是武景帝出的题目,背后的用意他也能猜到个大概。
这些年来,大周战略核心在于北拒北齐虎狼之师,南镇南楚修行宗派,重用武将,以至于朝堂上武将强势,文臣衰弱,平衡倾斜。
这显然不是武景帝愿意看到的,或许已经暗暗起了重振文道的心思,平衡朝局。
可是……
九皇子陆渊,毕竟先天有缺,天生眼疾,现在要将他送入云麓书院……
难不成要靠一个瞎眼皇子重振文道?
还是说,他猜错了武景帝的用意?
不待他询问。
武景帝威严的声音便再次传来:
“传朕口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