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孩子探索世界:随时随地的亲子研学实践
- 吴玥
- 1004字
- 2025-03-15 09:35:56
父母要先于孩子成长
美国教育家格伦多曼曾强调,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最伟大的游戏。所有孩子生来其实都是这样认为的,并且也会持续地这样认为,直到我们使他/她们相信,学习是非常艰难和讨厌的事情。
有一些孩子则从来没有真正遇到这个麻烦,终其一生,他们都相信学习是一件值得玩的有趣的游戏。说到这里,作为家长的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你曾经是不是那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为什么”宝宝——在烈日下用放大镜烧树叶,下雨后捡蜗牛,想不明白船为什么会飘在水面,关灯了为什么会看不见,蜜蜂蜇人为什么那么疼,壁虎的尾巴甩到哪里去了……。学习与生活本来就密不可分,我们其实天生就会学习和探索,那为什么长大了的我们会“学习不好、学习吃力、不会学习”?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我们的学习能力“逆成长”了。也许就是父母的唠叨、命令、打骂,以及无理的比较……造成的,低质量的陪伴往往比没有陪伴更加糟糕。
我多么希望上一代给我们上的枷锁,不要再这样继续传递下去,我们可以从自己出发,先于孩子成长。为此,我系统学习了脑神经科学、儿童认知科学、项目化学习、高阶思维的课程,并就收获与身边的幼儿教育专家探讨,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肯定。同时,我也在带孩子的亲身经历中学以致用,用心感受陪伴的变化,并将这些收获整理成《好奇说·亲子研学赋能营》的系列课程,与更多家长分享,见证更多的亲子研学实践。
在带孩子行万里路的过程中,我们实操着亲子研学这种新的亲子方法,可以欣喜地发现,在家里、小区、公园、商场、超市、旅游景点等地方,只要注意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各种有趣的事,了解各种规则的成因、各种事物的形态,并一起探索背后的规律。所有的观察、思考、讨论,都是孩子边玩边学的好机会。在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下,都可以和孩子随时随地地边玩边学,这样去学习就能逐步内化成孩子条件反射式的习惯。采用这样的教育方法,舒心、暖心开始通过自由探索去习得知识,而不再只依赖大人主导的“教学”。
这种“真实环境中的学习”,需要开放式、启发式的引导,方法与传统教育有所不同,培养目标也和校内教育不完全一样。所以,我们需要一起先改变自己。我们过去更关注书本的知识和作业,而常常忽视了“真实环境中的学习”;现在,从这里开始,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真实环境带给孩子的学习机会。与学校教育需要专业的老师一样,提供这种引导式亲子教育的“陪孩子探索世界:随时随地的亲子研学实践”也是有科学方法的,这便成了我写这本书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