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网走天下”“一网打尽”的新时代。网络以其去中心化、超地域性等特征正在将世界变成地球村,原先生活在不同区域、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兴趣爱好和利益诉求的网民瞬间变成了“电子邻居”。

我国正在走向网络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我国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2019年10月20日习近平主席致信祝贺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着重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0年9月29日)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9.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7%。庞大的网民构成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也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用户基础。我们可以不用带着现金、钥匙出行,只要有手机在手就可以行走天下。在平时生活中,在线教育、在线政务、网络支付、网络视频、网络购物、即时通信、网络音乐、搜索引擎等App应用的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自2018年以来年均增幅超过10%。可以说,互联网应用在我国已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首先要保障网络的健康发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号召对于网络道德建设领域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道德领域亦然如此。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网络世界的匿名性、去中心化、去边界化、扁平性等特征也导致了诸如网络色情、网络诽谤、网络侵权、网络欺骗、网络滥用、网络抄袭、网络暴力、流言和无聊信息泛滥等网络道德失范的产生。一系列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和现象挑战着网络社会赖以维系和发展的规则基础,对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行为也产生了巨大影响。面对网络道德行为方面的新问题、新现象,现有的零碎化、应急性的应对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下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网络道德失范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研究,对网络道德失范开展行之有效的规范和纠偏,净化网络道德环境,创造出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清朗空间。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1]但是毋庸讳言,网络道德现状是不容乐观的,甚至呈现出了各种新的困境和危机。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直面当下网络道德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应对对策和解答,推动网络空间领域公平正义、尊重有序、创新共享,让互联网能够更好地造福人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家也日渐意识到要加强网络治理。2019年10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要深入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让科学理论、正确舆论、优秀文化充盈网络空间。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引导互联网企业和网民创作生产传播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表演、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音视频、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等。加强网上热点话题和突发事件的正确引导、有效引导,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让正确道德取向成为网络空间的主流。并进一步指出要营造良好网络道德环境:加强互联网管理,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要严格依法管网治网,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执法,强化网络综合治理,加强网络社交平台、各类公众账号等管理,重视个人信息安全,建立完善新技术新应用道德评估制度,维护网络道德秩序。开展网络治理专项行动,加大对网上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清理网络欺诈、造谣、诽谤、谩骂、歧视、色情、低俗等内容,反对网络暴力行为,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促进网络空间日益清朗。

青年学生作为“第一代网络原住民”,是网络空间的主体力量,也是网络生活中最主要、最活跃的群体。网络已成为青年学生生活的自然组成部分,网络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极大地拓展了青年学生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成长机遇。但是,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互联网带来自由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失范失控的风险。青年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心理不够成熟等各种原因,也会在网络社会中做出各种道德失范行为。因此,深刻剖析青年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加强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提升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促使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伦理观,不仅能够净化网络空间,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建立网络道德新秩序,培育健康向上向善网络文化,而且能够促进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是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1]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4月26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