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诗人叶慈(Yeats)指出:“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神奇,耐心等待我们的意识变得越来越清晰。”小额信贷(Microcredit)和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就是这样的神奇所在,不过时至今日人们对它们的神奇作用及其作用发挥机制尚未达到完全认知,政策层面在高度强调其反贫困积极效应的同时并没有关注小额信贷机构可贷资金的可持续性问题。可贷资金可持续性及其可获取性是关乎普惠金融使命能否达成的关键议题,然而,长期以来这一议题并没有得到系统性关注。

“农村小型信贷金融机构”(Rural Smaller Financial Credit Institutions,RSFCIs)在微型金融与普惠金融领域占有相当地位,它们要么在农村与落后地区开展以信贷为核心的金融服务,要么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作为主要服务对象,总归是为农村落后地区的“三农”发展、增收减贫、小微个体企业提供融资及其他金融服务或产品的特殊金融机构,内涵上与微型金融机构(Microfinance Institutions,MFIs)、普惠金融机构(Inclusive Financial Institutions,IFIs)基本一致,是“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的重要构成与表现形式,兼具商业与政策双重属性。本研究希冀能对这一重要普惠金融类型的“资金供应链(Loanlable Funding Supply-Chain)”做一个拓展研究,助力普惠金融达成其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