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欧美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一)放松投资限制,充分发挥偿付能力监管的核心作用
我国目前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仍采用比例监管方式。从欧洲来看,新一代保险监管系统——偿付能力Ⅱ,将会强化保险公司对不同风险投资的资本约束,从而降低监管对市场效率的影响。相关监管比例趋于弱化或取消,以促进公司灵活投资,与此同时,增加相应的资本金要求。
德国保险监管部门在资金运用监管中体现了稳健性特征。一是在放松投资渠道、比例限制的同时,一直把保险投资安全性作为考虑的首选,注重事前监管;二是在保险资金运用中,强调投资的信息公示与披露,这对增强保险投资的透明性、保障投保人的知情权起到了积极作用。
美国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已经走向成熟,偿付能力监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从事前的预警,到事中的控制和防范,再到事后的弥补,保证了偿付能力监管的连贯性。美国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主要使用三种分析工具:保险监管信息系统、财务分析和偿付能力跟踪系统、风险资本金。保险监管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监管机构选出面临丧失偿付能力风险的公司,为监管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提高监管效率,系统采用的是典型的比率分析方法。财务分析和偿付能力跟踪系统是针对大型保险公司采取的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风险资本金是另一个偿付能力分析工具,为评估保险公司资本金相对于其经营风险的充足性提供了保证,它的计算公式、风险资本金报告、风险资本金比率标准和为保险监督官设计的后续措施程序,能为保险监督官在发现某保险公司的风险资本金结果低于标准时使用。
从欧美国家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经营来看,过严的监管可能降低投资组合构建的有效性,造成较大配置压力,不但会影响投资收益率的提升,还会阻碍保险公司正确实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手段降低财务风险。为此,我们要继续完善偿付能力监管,一方面发挥偿付能力监管对投资的约束作用;另一方面,给予保险机构更自由灵活的配置空间,鼓励保险公司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最恰当的资产配置方案,提高整个保险行业资金运用活力。
(二)完善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非现场监测机制
非现场监测是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欧美各国主要通过监测结果对公司采取监管措施能大大提高监管的效率。从欧美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经验来看,完善非现场监测机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制定风险监测的标准,构建具有针对性的、相关联的、能反眏风险变动状况的指标体系,包括对偿付能力要求、资本投资比例限制、资产分散程度、资产质量、资产负债匹配状况、资产流动性等进行细化规定。通过核心监测指标的正常值、关注值、预警值区间分析,建立早期预警体系,及时发出预警信号,要求保险机构采取控制和应对措施,改变“事后处理多、事前提示少”的状况。实施分类监测,进行分类评级,采取相应监管措施,将分类监测结果与机构行政审批挂钩,提高分类测评指标的威慑力。对风险较大的公司,采取主动干预式的监管措施,督促公司加强风险管理。
二是实行动态风险监测,密切关注利率变化和资本市场波动等外部因素可能对保险资金运用产生的影响,更新监测结果及时防范市场风险、利率风险等。
三是强化偿付能力监管,督促保险公司加强资本管理,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偿付能力水平,对偿付能力不达标和资本金不足的公司,通过限制规模、停批分支机构等措施督促公司进行整改。
(三)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
运用大数据为保险监管提供便利,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国保险监管人员可以充分借用大数据手段关注公司经营投资数据,充分借鉴外部独立机构的分析报告,如评级机构、研究机构、咨询机构等对公司的经营稳定性、风险特征、资金状况做出的报告,分析各种监管指标信息,对公司投资风险做出综合判断,为监管工作提供便利。提高数据采集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把大量沉睡的数据变为有利于改进监管的信息,为实施动态监管、过程监管和实时监管提供数据和技术上的支持,统筹好历史数据和当前采集数据的关系,统筹好大数据背景下的精算技术、统计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融合,统筹好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分析和使用,充分挖掘历史积累的保险数据的潜在价值,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分析现实数据的能力。
保险监管机构要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为行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强化基础建设,建立大数据的质量标准,消除壁垒,推进信息共享,建立信息隐私保护制度,加强信息的安全保护,建立安全有效的大数据共享使用环境;鼓励包容创新,以开放的心态支持保险机构运用大数据进行产品、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有益创新,并在监管上及时跟进。
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需要一支熟悉金融、财务、投资、精算、法律、资产管理等知识的专业技术干部队伍,要根据保险监管事业发展的需要,尊重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规律,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机制制度,抓紧培养一大批熟悉规则、精通业务的专家型监管干部。对监管干部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参与国际化的培训,培养一支业务精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保险资金运用监管人才队伍。吸纳有市场经验、有专业资格的中高层次人才、海外人才加入监管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