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一响应人的任务与原则

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响应人”需要进行势态研判、信息报告、紧急处置、协助救援等任务,掌握事故态势,并本着救人第一、顺势而为、灵活机动、控制事态的原则正确应对,将突发事件损失降到最小。

1.4.1 势态研判

研判是决定哪些风险需要处置以及如何处置的过程。势态研判是整个风险管理步骤的关键环节,在合理利用相关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全面的风险研判,为有效地进行信息报告和紧急处置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和行动指南。

突发事件的决策关系到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应急管理者自身的前途与命运,这就需要“第一响应人”具有较强的前瞻能力与推断能力。“第一响应人”通常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特质:

①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临危不惧,保持镇静,从容指挥。

②处事果断、坚定,不惧艰难和危险,反应灵敏快捷。

③掌握必要的应急管理知识、救助技能,并能熟练应用。

④有较强的沟通说服能力、组织指挥能力以及判断分析局势的能力。

⑤善于协调合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感染力。

1.4.2 信息报告

“第一响应人”在快速对突发事件做出研判后,应根据需要采用大声呼救方式或拨打“110”“119”“120”等应急电话,尽早向外界发出求救信息。

1.4.3 紧急处置

突发事件的处置是应急管理的关键环节。在很多情况下,应急管理部门不能第一时间到达事发现场,突发事件经由“第一响应人”简单快捷处置可以达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效果,即减缓并控制突发事件的进展,为政府部门组织救援赢得时间。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决定了“第一响应人”在处理突发事件时需要决断与创新、前瞻与推断、灵活应变、协助救援等综合能力。

(1)决断与创新

突发事件对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可能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它的起因、演进路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均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响应人”没有时间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反复斟酌,必须当机立断,做出抉择。同时,在紧急状态下,“第一响应人”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决策是否正确,不仅取决于“第一响应人”的阅历经验,还取决于第一响应人的胆识和创新精神。在突发事件处置的过程中,“第一响应人”切勿唯唯诺诺,一味上交决策权,以推卸责任;也不要因循守旧,照搬预案。否则,会在游移不定中贻误实施救援的最佳时机。

(2)前瞻与推断

“第一响应人”的前瞻与推断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决策至关重要,只有对突发事件准确地进行前瞻与推断,才能保证对突发事件处置的正确性。

(3)灵活应变

突发事件的情势在不断变化,这要求“第一响应人”灵活、机动,具有很强的权变决策能力和临机决断能力。

由上述叙述可知,突发事件处置对“第一响应人”个人素质的要求非常高。提高素质的主要渠道就是注重学习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基本知识,注意积累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勤思考、善反思。只有这样,“第一响应人”才能在突发事件处置中做到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多谋善断、灵活果敢。

1.4.4 协助救援

在向相关部门报告应急信息之后,在政府应急响应启动、展开救援之前,“第一响应人”还要进一步协调现场可用资源,对事故进行初步处理,做到边处置、边汇报,协助政府展开救援。

在前期处置过程中,“第一响应人”应该先避险,再抢险,视情况组织事发现场周边的公众实施应急疏散。在确保突发事件不会对周围公众造成新的伤害后,“第一响应人”再开展抢险救援。如果突发事件性质比较特殊,需要专业救援人员进行专业处置,“第一响应人”应着力做好周边公众的转移,维持现场秩序,进行力所能及的处置,等待专业救援队伍到来,切不可冲动蛮干。当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到来后,“第一响应人”应做好道路引领、秩序维护和后勤保障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