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义隆源烧坊

(1868~1951)

清同治七年(1868年),刘成业的父亲在中卫县城东关,创办了义隆源商号注:①刘家后代中有人说,这家企业是光绪年间他们从天津人手上买来的。,酿造白酒,生产水烟,开办客栈货栈,经营羊皮羊毛,种植作物,是中卫县城一家很有名气的综合性企业。

第一节 创办义隆源商号的历史背景

中卫,是一座边防重镇,经过先民们世世代代的开发建设,特别是明清两代的开发建设,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很快。地处边陲的中卫及附近的内蒙古地区,盛产皮毛、中药材,缺少棉布丝绸等日用工业品。看中这一商机的山西、陕西等地商人拥入中卫经商,中卫成为粮丰林茂、牛马衔尾、商贾云集、百姓安居的富庶之地,史称塞外江南。清咸丰八年(1858年),甘肃省在中卫设立官盐局,转运内蒙古察汗池食盐,蒙民的骆驼队将察汗池的食盐运至中卫,返回时驮运白酒及日用生活品。盐则由中卫用马车运往固原、平凉等地。运盐业促进了中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口密集,物产丰富,商铺鳞次栉比,运盐道路车水马龙,一片兴旺景象。

中卫人刘成业的父亲面对运盐业兴起后的繁荣市场,看到了巨大的商机,在中卫县城东关(今商业大厦至清真寺)买下了一块面积约15亩的地皮,兴建了一座做工(手工业)、经商、住宿的大宅院。宅院房屋近百间,经营项目有酿造白酒,制作水烟,经营客栈(接待来往客商的车马大店)、货栈(堆放货物的场地和储存贵重货物的仓库),购销皮毛发菜和京洋百货,种植作物170亩。

义隆源旧址示意图(依据刘家后人回忆绘制)

有关这家企业兴建的年代,刘家祖上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说法,是清同治年间创建的。刘家于戊辰年在天津定做了10套餐具,餐具上有烧制的“义隆源置·戊辰秋月·天津瑞昌祥出品”字样。此餐具经专家鉴定,为清末陶瓷。按照先建造生产设施,后置办家具的常理,义隆源企业建设时间应略早于1868年。

刘成业的父亲,无任何史料可考。刘成业,卒于1920年,按刘家后人的说法,他们的先人寿都不高。以刘成业在世60岁左右计,在其父创办企业的1868年,刘成业年约10岁。刘成业的父亲晚年或逝世后,刘成业主事。刘成业晚年或逝世后,由其子刘顺、刘德主事。刘顺逝世后,由刘德、刘思义(刘顺之子)主事,直到1956年。

刘氏家族三代(不包括刘成业的父亲)谱系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