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宏远来人

玻璃门被晚风掀起一道缝隙,穿堂风裹着便利店特有的甜腻奶香味涌出来,撞在王伟熨得笔挺的西装裤上。

他推金丝眼镜的动作极轻,镜片却精准地映出陈默放在收银台的手机——屏保是张泛黄的全家福,一个穿病号服的老人半靠在床头,旁边站着穿外卖服的年轻男人。

“陈老板。”王伟的笑纹在嘴角漾开,像杯温得恰到好处的红茶,“我们集团关注晨光三个月了。从第一家社区店日均营业额三千二,到现在五家分店平均破万,这种增长速度在实体零售里可不多见。”

他说着抽出名片,递出时手腕微转,目光顺着陈默的肩线扫过货架——进口零食区的排面比上周多了两格,生鲜冷柜前堆着刚拆封的冷链箱,箱底还凝着未化的冰碴。

陈默接过名片。

铜版纸的触感比他送过的外卖单硬挺得多,“宏远集团市场部顾问”几个烫金小字在落地灯下泛着冷光。

前世他给宏远写字楼送咖啡时,前台小姐总把订单号写在这种名片背面,然后用红笔圈出“超时扣三块”。

“王顾问过奖了。”陈默把名片翻到背面,果然印着集团logo,是只衔着橄榄枝的鹰。

他指甲轻轻划过鹰喙的凸起,“合作的话……具体是哪方面?”

“资源整合。”王伟的手指在收银台上敲出轻响,“宏远有成熟的供应链,华北最大的冷链仓储,还有金融端的授信支持。晨光要是愿意并入集团零售板块,不出半年就能开二十家新店。”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陈默胸前的工牌上——“晨光便利店长陈默”,字体还是用马克笔描过的,“当然,品牌可以保留,但运营策略需要和集团统一。”

陈默听懂了。

前世他送外卖时,站点被某平台收购后,站长从“兄弟”变成“考核指标”,骑手的单量计算方式三天一变,最后连头盔都要统一换成印着平台logo的塑料壳。

现在王伟说的“统一运营”,大抵也是要把晨光变成套着壳子的提线木偶。

“王顾问的提议很诱人。”陈默弯腰整理收银台下的零钱盒,避免让对方看见自己眼底的冷意,“不过我做小生意的,得先弄清楚宏远在本地零售的布局。比如……快客便利最近频繁关店,和集团有关系吗?”

王伟的眉梢微微一挑。

他没料到这个穿旧工装的店长会突然反问,手指在西装口袋里摸了摸,那里装着今早收到的情报——晨光最近在查快客的物流商宏达,而宏达的实际控制人,三天前刚把股权质押给了宏远旗下的投资公司。

“陈老板很有商业敏感度。”他重新堆起笑,“这样,下周我带份市场分析报告来,里面有集团未来三年的零售规划。”他起身时西装下摆带倒了收银台上的薄荷糖罐,蓝色糖粒滚了一地。

陈默弯腰捡糖,余光瞥见王伟蹲下来时,西装内袋露出半截文件袋——封皮印着“晨光便利竞品分析”,最上面一张是他新店选址的热力图。

“麻烦了。”陈默直起身子,把最后一颗糖放进罐里,“我送送王顾问。”

便利店的玻璃门在王伟身后合拢时,陈默摸出手机扫了扫名片上的二维码。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炸响:“检测到异常链接,关联空壳公司‘远达贸易’‘宏盛投资’,建议标记风险等级A。”

他盯着手机屏幕笑了笑,指甲在“删除”键上悬了三秒,最终点了“收藏”。

前世被职场PUA时,他总把领导画的饼存进备忘录,后来才明白那些“未来可期”全是过期的空头支票。

现在他要把这些“合作邀约”也存着,等哪天撕下来当投枪使。

晚八点的员工会议开得很热闹。

年轻店员小周举着刚打印的会员积分规则表,眼睛亮得像便利店的LED灯:“店长,积分能换早餐奶?那我妈肯定天天来!”

老店员张姐推了推老花镜:“小程序能线上订货?可咱们这岁数大的顾客……”“所以要教啊。”陈默把平板转向她,屏幕上是他熬夜做的操作演示视频,“明早培训,我亲自教。”他敲了敲桌面,“宏远想收编我们,就得让顾客先离不开我们。”

散会后,陈默给林疏桐发了条加密消息。

对话框里的商业计划书是他用三个通宵整理的,从会员体系到供应链优化,每个数据都标着晨光的真实成本——这是他能拿出来的最诚恳的筹码,也是刺向那些想“整合”他的资本的刀。

“你们那边,有没有兴趣看看真正的本土品牌?”他最后发了句,看着对话框显示“已读”,才关了手机。

便利店的灯全灭后,陈默搬了把椅子坐在办公室。

台灯照亮桌上的快客资金流水图,红笔圈出的“宏达物流”“宏盛投资”和“宏远集团”三个名字,在纸上连成一张密网。

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区域商业推演功能解锁】模拟期:5年。当前行业趋势:社区零售将进入资本整合阶段,独立品牌存活率低于17%。”

他摸出烟盒又放下——前世父亲住院时,他在楼梯间抽了半条烟,现在要留着清醒脑子。

手机就在这时震动,屏幕亮起的冷光映出一行字:“宏远不会善罢甘休,你最好准备好。”

发件人没有名字,只有一串陈默再熟悉不过的加密符号——是林疏桐。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悬了悬,最终点开通讯录,翻到“李哥”的号码。

那是他跑外卖时认识的老保安,现在在宏远写字楼看大门。

窗外的夜色浓得化不开,便利店的招牌在风里晃了晃,“晨光”两个字忽明忽暗。

陈默起身拉开百叶窗,看见对面的梧桐树下停着辆黑色轿车,车牌被报纸遮住了大半。

他摸了摸兜里的名片,突然笑了——该来的,总要来的。

凌晨五点,陈默在便利店后巷的长椅上打了个盹。

露水打湿了他的工装裤,远处传来环卫车的嗡鸣。

他正揉着发涩的眼睛,手机突然弹出条未读消息:“六点整,晨光见。”

发件人是“李哥”,附了张照片——两个穿黑夹克的男人站在宏远写字楼门口,其中一个正把钢管往怀里藏。

陈默把手机揣进兜里,弯腰捡起脚边的空牛奶盒,扔进垃圾桶时听见“咔嗒”一声。

他抬头看向便利店的玻璃门,晨光的招牌刚好亮起,在地上投出一片暖黄的光。

(下章预告:清晨六点,李振宇再次出现在晨光门口,这次他带来两个壮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