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定修行

拜师礼毕,奉过茶后,道玄对李白道:

“李白,今日之后,你当为我之二弟子,你之上,尚有大师兄萧逸才,不过其人在宗门外执行任务,待他归来之后我自引你二人相见。”

“今后你暂随田师弟居于大竹峰,每旬有一日田师弟会派人带你来通天峰寻我。”

见李白面露疑惑,一旁的田不易解释道:

“掌门师兄亲传只有你与萧逸才二人,但峰内记名弟子众多,且皆为年长弟子,你这般毛头小子去了反倒无趣,我大竹峰人少清静,正适合你。”

李白闻言,心中便已明白此举师尊深意。

他初入青云,却一步登天,成为掌门弟子,哪怕青云门这般名门正派,也定会有人不忿。

李白当即恭敬再拜道:

“弟子蒙师尊垂青收录门下,已是天大的福分,如今又得师尊如此周全安排,弟子定当潜心修行,不负师尊栽培之恩。”

稍作停顿,李白又转向田不易郑重一礼:“田师叔不嫌弟子愚钝,愿予收留,弟子感激不尽,今后在大竹峰修行,必当谨遵教诲。”

道玄和田不易对视一眼。

眼中尽是满意之色。

这个弟子心思灵透,举止有度,能成为他的师尊,当真畅快。

田不易在心中也暗自感慨:“要是我大竹峰的那几个不成器的弟子也能有李白这样的机灵劲就好了。”

收徒事毕。

道玄对田不易道:“田师弟,我先带白儿往我之住所一趟,明日再将其送往大竹峰。”

田不易点头道:“师兄请便,我便先带小凡回大竹峰,再遣一弟子为师侄收拾出一间屋子来。”

田不易说完转头看向李白:

“李师侄,你对这屋子可有要求?”

“我大竹峰弟子稀少,屋子都是独门独院,不像其余诸峰有的甚至四人一间,你对屋舍周围环境可有要求,是要僻静些的,还是要靠近我等些的,亦或是临竹临溪?”

李白看了眼自家师尊。

道玄轻轻点头。

李白拱手道:“弟子谢过田师叔,弟子生性爱竹,可有居所既伴竹而立,又比邻溪岸?”

田不易听罢,笑道:

“爱竹?倒是巧了!”

“我大竹峰虽不以景致闻名,但却生有黑节、紫灵二竹,其中漫山遍野的紫竹林,每临月夜时叶泛紫光,千亩灵竹随风成浪,正是青云六景之一的紫霄竹海!”

他抬手虚指远处:

“后山有处'听竹轩',背靠竹海,前临碧溪,平日里只闻风过竹涛、水击卵石之声,最是清静不过。“

说着,他看了李白一眼:“不过那地方离膳堂远些,你若贪嘴,怕是要多走几步路了。”

道玄闻言,嘴角微扬:“田师弟倒是舍得,那听竹轩我记得是......“

田不易摆摆手打断道:

“空着也是空着,既然李师侄喜竹,正好物尽其用。”

他转头对李白道,“明日来大竹峰了,让大仁带你去看看,若不合意,再换不迟。”

李白闻言拜谢。

“多谢师叔!”

田不易摆了摆手,转身带着张小凡离开了玉清殿。

道玄也一挥长袍。

“白儿,随为师来。”

......

通天峰后山,云深雾绕。

一座简朴的松木小屋静卧于苍崖之畔,匾额上书【清微庐】三字。

笔势清瘦如剑痕,正是道玄亲笔所题。

木屋以千年灵松所建,未施漆彩,木纹间犹带松脂清香,檐角悬一青铜风铃,乃百年前道玄师尊天成子所留,风过时其声清越,涤荡心神。

推窗可见虹桥横空,云海翻涌如浪,正是青云六景之一的通天虹桥。

左侧一株老梅斜生崖外,花开时满枝朱砂色,据传是青叶道人年少时所植。

屋内唯有一榻、一案、一炉。

案前。

道玄轻拂墨绿道袍的广袖,案上青玉香炉无火自燃,一缕宁神香雾在师徒之间蜿蜒盘旋。

两盏茶汤不知何时落于师徒二人身前。

道玄轻抿一口道:

“白儿,你为天外之人,不知此界局势,大竹峰有一座小型藏书阁,虽无通天峰上藏书阁详尽,却也能让你了解此界内情,日后你可自行翻阅。”

“今日我带你来却不是为了这个,而是为你点明修行根本。”

“你为天外之人,抱月而来,体质定生有神异,且伸手来,待为师探查一番,再与你说道。”

李白伸出手。

道玄一手轻按李白手腕,袖中定神珠自行飞出,在李白头顶投下经络虚影。

只见李白周身经脉中流淌着银辉,那月光竟在白昼凝成液态灵髓,在丹田处形成微型月轮。

良久。

道玄收手惊叹:

“白儿,你体内竟沉着一轮太阴本源,应是那轮明月所致。”

李白闻言有些焦急,他体内生异,如果来到一个修仙世界却无法修炼,那将是最大的残忍。

他连忙追问道:“师尊,太阴本源可会对修炼造成影响。”

案前。

道玄指尖轻敲茶盏,盏中茶水突然分层,上清下浊,中间浮现一道金线。

“白儿,且看。”

“此乃修真界最根本的阴阳之理。”

他忽然将茶盏推向李白道:“你体内情况却异常特殊。”

盏中景象骤变,上层清水凝结成霜,下层却被丝丝寒气浸染,逐渐凝结。

“你体内的太阴本源已臻极致,正如此盏,长此以往,若无对应的阳气相济......”

“会如何?”

李白声音微紧。

道玄信手一点,茶盏上层霜气瞬间压垮下层沸水,整盏茶冻结成冰。

“当如此盏!”

“啪!”

茶盏没能承受住寒气侵蚀,砰然碎裂!

道玄见李白脸色虽有苍白,却依旧镇定,微微点头,再道:

“我青云门修士,根本法为太极玄清道,寻常门人需十年苦功,方能在玉清三层凝练出太极元气。”

“而你,太阴已成,太阳未生,则必须在三年内炼出对应太阳本源,方可调和阴阳,练为太极,否则寒气入髓,便再无继续修行我青云门法决的可能,身体也将为寒气侵蚀,早夭身亡!”

“但太阴太阳非常人所修之道,我青云门人,上下两千年,至今唯有数人于此道略有所成,其中以中兴祖师青叶道人为此阴阳极变之道之极。”

说罢道玄看向李白,沉声道:

“白儿,但若功成,你便身怀至纯太极元气,为此界诸法之最,砥砺修行自是一片坦途。”

“但此路坎坷,九死一生,可能途中便身死道消,如此,你可仍愿随我修行?”

李白历经两世,心智之坚,举世难寻,又怎会迟疑!

道玄话音未落,李白已撩袍跪地。

“弟子李白,心向大道,此心之坚,九死无悔,望师尊垂怜,授我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