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王娡——离婚吧,我妈要送我去当太后

王娡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可能不算很响亮,但她生了一个厉害的儿子,以至于大家对她的关注也多了起来。她的儿子就是有着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汉武帝刘彻。刘彻能登上帝王宝座,王娡功不可没。更甚者,没有王娡的运筹帷幄,就没有汉武帝叱咤风云的一生。

王娡是平民出身,嫁给当时的太子刘启之前,她先是和一个叫金王孙的普通百姓结婚了,他们生了一个女儿,叫金俗。可是生完孩子没多久,王娡的母亲臧儿突然有了新的想法,她把王娡从金王孙家抢了出来,又托关系送进了太子府。

臧儿的这个举动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先是王娡成了太子的宠妃,后是王娡的妹妹王儿姁跟着一起受宠,再是刘彻当上太子……追根溯源,若没有臧儿这一常人所不能理解的决定,汉朝的历史怕是要改写。

王娡是平民,但臧儿不是,她是燕王臧荼的孙女。秦朝末年,臧荼率军跟随项羽起兵,项羽推翻秦朝的统治后,封臧荼为燕王。楚汉之争中,刘邦战胜了项羽,建立大汉政权,臧荼投降于刘邦,依旧当着他的燕王。要不是后来臧荼谋反被诛杀,臧儿的命运也不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

臧儿成年后,嫁给了槐里(今陕西省兴平市辖区)一个叫王仲的平民,他们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分别是王信、王娡、王儿姁。王仲死后,臧儿又嫁给了一个姓田的人,生了两个儿子,名叫田蚡和田胜。很多年后,王娡成了汉景帝的皇后,这几个娘家的兄弟就组成了受她重用的外戚集团。

臧儿的两段婚姻都很普通,但她不是甘于平凡的人,或许是因为幼年时享受过荣华富贵,她对昔日生活存着强烈的渴望,一生都在努力重新回到巅峰。她自己年纪大了,指望不上了,便把希望寄托在儿女们身上。

改变是从一个相士的预言开始的。这个相士为臧儿卜了一卦,告诉她,她的两个女儿会大富大贵,并说王娡会生下未来的天子。绝大多数人听到这种话都会觉得,这个相士怕不是个神棍吧,肯定是说大话骗人钱;小部分人听到这种话一笑了之,不会往心里去,心情好的会给相士赏点钱。只有臧儿对此深信不疑,这或许是她唯一的希望,成不成都得试试。接下来,臧儿就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把已婚的女儿从夫家接回,勒令他们离婚。

金王孙估计觉得丈母娘疯了,他们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好好的,丈母娘非得把他媳妇抢回去,这像什么话!金王孙当然不干,离婚是不可能离婚的,他好不容易有了老婆孩子,离婚干吗!可臧儿不是省油的灯,她把王娡抢回来后,直接送进了太子府。金王孙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没法去太子府要人啊!就这样,王娡告别了金王孙,开启了她第二段婚姻的幸福生活。

对于母亲逼她离婚一事,王娡最初的想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她进太子府之后的种种行为来看,她适应得很不错,甚至是主动配合的。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美貌赢得了太子刘启的宠爱,还把妹妹王儿姁引荐给了刘启。姐妹二人一条心,把刘启哄得服服帖帖。

后元七年(前157年),汉文帝去世,刘启即位,为汉景帝。王娡和王儿姁双双被封为夫人。

王娡自从嫁给刘启,先后为他生下了三女一子,除了刘彻,还有后来的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王儿姁也为刘启生了四个儿子,这几个儿子在后来也都封了王。不过王儿姁虽然美貌,但没有姐姐王娡那么有心思。王娡可是个宣传运营的高手,刘彻还在她肚子里时,她就知道包装预热了。她对刘启说,她梦见太阳进了自己怀中。刘启高兴坏了,说:“这可是非常好的征兆啊!”(此贵征也。)

有了这么个吉兆,刘启当然会对王娡腹中的孩子高看一眼。等到孩子出生,刘启一见是个男孩,心底那颗种子不就埋下了吗!要知道那时候的刘启已经是皇帝了,太子之位最终会落到谁头上,还说不准呢!

刘启的后宫中有不少美人,除了王娡和王儿姁,还有一个受宠的妃子,即皇长子刘荣的生母栗姬。栗姬这人没什么心眼,但是仗着刘启对她的恩宠,心高气傲,不把旁人放在眼里。等到儿子刘荣被封为太子,栗姬更是眼睛长在头顶上。按照现有的剧本,太子刘荣登基,她可是未来的皇太后啊!

可是栗姬千不该万不该,得罪了一个不该得罪的人——馆陶公主。馆陶公主大名刘嫖,是汉文帝刘恒和窦皇后的女儿,汉景帝刘启的亲姐姐。她就是汉武帝刘彻第一任皇后陈皇后的生母。陈皇后,后人一般称她为陈阿娇,也就是民间故事“金屋藏娇”的女主角。

馆陶公主这人极其不简单,她在深宫中长大,心眼比马蜂窝都多,因其身份尊贵,旁人见了她都得礼让三分,皇帝刘启都不例外。她跟刘启姐弟关系很好,时不时地会给弟弟送上几个美女。后宫女子想在刘启面前搏机会争宠,都争着讨好馆陶公主,只有栗姬是个例外。眼看着刘启身边的美人越来越多,自己的恩宠逐渐减少,栗姬开始怨恨起馆陶公主来。

馆陶公主希望女儿陈阿娇能成为未来的皇后,主动向栗姬示好,想撮合陈阿娇和太子刘荣。栗姬本就对馆陶公主有意见,她果断拒绝了这一提议。这可把馆陶公主气坏了,馆陶公主心想,你不让你儿子娶我女儿,我就让你儿子当不成太子!也就是说,对馆陶公主来说,太子是谁不重要,太子妃必须得是陈阿娇。

再看王娡这边。刘荣被封为太子时,刘彻的封号是胶东王。刘启宠爱王娡,居然封王娡为胶东王太后。皇帝还在世,他的妃嫔能叫“太后”,这一破格的封号给了王娡一个信息:刘启对她和刘彻是不一样的。不如……努努力让刘彻当太子?恰好这个时候栗姬拒绝了与馆陶公主联姻,馆陶公主转而向王娡示好,王娡心想,机会这不就来了吗,当然得答应啊!

王娡和馆陶公主为子女定下婚约的事,后来演变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便是“金屋藏娇”。故事的大致内容是,馆陶公主问幼年的刘彻:“把陈阿娇嫁给你当媳妇好不好?”刘彻说:“如果能娶阿娇做媳妇,就建一座金屋子给她住。”等到刘彻当了皇帝,如约娶了陈阿娇,并封她为皇后。

不论金屋藏娇的故事是不是杜撰的,王娡和馆陶公主的盟约却是真实的。有了这个盟约,王娡和馆陶公主就成了利益共同体,她们的目标是:废刘荣,立刘彻!

目标一明确,王娡和馆陶公主就开始打配合了,她们分头行动,馆陶公主负责正面进攻,煽风点火,其实就是去刘启面前说栗姬的坏话。王娡负责后方防守,暗中观察,伺机而动。

第一回合,馆陶公主出击。她跑去对刘启说:“栗姬和各位夫人聚会时,经常让侍者从后面朝大家吐口水诅咒,这是妖邪之术!”(栗姬与诸贵夫人幸姬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挟邪媚道。)

刘启再喜欢栗姬,也禁不住亲姐姐这样天天说,加上皇室本来就厌恶邪门歪道,他渐渐地开始疏远栗姬。与此同时,馆陶公主还天天在刘启面前夸刘彻,说刘彻是王娡梦见太阳入怀而生的,说明刘彻这孩子注定不平凡!这些话,刘启都听了进去,只是量变还没达到质变。

再说栗姬,她也是个不争气的,心眼小,脾气大,嘴还笨。刘启生病时,不知是不是故意试探栗姬,他把那些封王的儿子托付给栗姬,让栗姬在他死后好好照顾大家。他之所以托付给栗姬,是因为一旦他驾崩后,刘荣就是新帝,栗姬是太后。谁曾想,栗姬连面子工程都不愿意做,不仅拒绝了刘启,说话还很难听。刘启心里很生气,憋了一肚子火,只是没冲栗姬发而已。他还是个好脾气的皇帝呢!

第二回合,轮到王娡上场了。王娡比馆陶公主还要有城府,她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个能让敌人伤筋动骨的大招。王娡趁着刘启对栗姬心存怨恨,她让人唆使大臣向刘启上书,奏请封栗姬为皇后。王娡的这个大招,俗称拱火。

某日上朝,有大臣向刘启进谏,说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太子的亲妈至今没有封号,按规矩得封为皇后。刘启对栗姬余怒未消,听了这话更恼火,直接把这位进谏的大臣砍了,还把刘荣的太子之位废了,改封临江王。在刘启看来,这肯定是栗姬唆使的,因为大臣谏言的既得利益者就是栗姬母子。不久前栗姬才拒绝他将诸王托付于她的请求,现在还好意思来要皇后之位?想得美!

栗姬一脸问号,儿子当太子当得好好的,怎么说废就废了?她想找刘启理论,但刘启拒绝见她。她越来越抑郁,不久就含恨离世了。

刘荣废了,栗姬死了,真正的既得利益者王娡被册封为皇后,刘彻被立为太子。这一局,王娡和馆陶公主稳赢。

王娡和栗姬暗中斗了这么久,刘启的原配薄皇后却仿佛是个隐形人,没在任何剧情中出场,这是因为,薄皇后不受宠,她是刘启后宫中最没有存在感的女人。早在王娡让人进谏封栗姬为皇后之前,薄皇后就已经被废了。

这位薄皇后也是个可怜人,刘启压根不喜欢她,他之所以娶她,是因为她是刘启祖母薄太后的族亲,也就是薄太后亲自为他挑选的妻子,他无法拒绝。薄太后去世没几年,刘启就下狠心废了薄皇后。薄皇后没有任何过错,她只是得不到刘启的喜爱而已。被废四年后,薄皇后去世。大汉历史辉煌灿烂,却很少有人记得薄皇后的存在,令人唏嘘。

宫斗王者王娡荣登后位,她的哥哥王信也鸡犬升天,被封为盖侯。不过,王娡的妹妹王儿姁就没那么幸运了,在此之前她已经去世,无缘分享姐姐封后的好消息。

成为皇后的王娡并没有停下战斗的步伐。刘荣之前也是太子,不也被废了吗!眼下刘彻还小,尚无自保的能力,宫内宫外对皇位虎视眈眈的人那么多,变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她必须守护年幼的刘彻,将他平平安安地送上帝位。

在当皇后的九年间,王娡主要干了两件大事:一是跟窦太后搞好关系,二是扶植娘家人,培养外戚。她这么做是为了给刘彻铺平登基的道路。最终,她做到了。

后元三年(前141年),汉景帝驾崩,刘彻正式登基,王娡被尊为皇太后。王娡的生母,也就是深谋远虑为王娡改变命运的臧儿被封为平原君,她一生最大的夙愿总算达成了。臧儿和田氏生的两个儿子,田蚡被封为武安侯,田胜被封为周阳侯。

刘彻是个重情义的人,他听说母亲进宫前嫁过人,还生过一个女儿,心知母亲肯定还惦记着这个孩子。于是,刘彻顾不得自己是天子之尊,亲自去迎接这位民间的姐姐金俗。他把金俗带进宫里和王娡团聚,赐她钱财千万,奴婢三百,公田百顷……后来又封金俗为修成君,赐她汤沐邑。金俗虽然名义上不是公主,但她所享受的待遇却跟公主一般无二。金俗所生的子女也一荣俱荣,享尽荣华富贵。

王娡的一生,绝对是普通女子中的大赢家。很多人说,王娡是历史上最幸运的女人之一,但是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这一切都是王娡自己争取来的。

王娡非常有智慧,她凭借的远不止幸运和美貌。纵使她有无边的美貌,若没有灵活的头脑,别说是后期跟栗姬斗了,就算是早年在太子府,想要立足都是难事。如今看来,美貌是王娡的武器之一,而她的心机和智慧,大多数人恐怕望尘莫及,所以她能成为天子之母,一国太后。相士为她所记的卦象只是投石问路的“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