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别人可以自嘲,但你千万不要附和

  • 换位思考
  • 王剑
  • 1637字
  • 2025-06-24 16:37:23

那天临窗欣赏风景时,听到这样一段对话:“如果我和你说我长胖了,你千万不要点头赞同我说的话。你一定要反驳说,没有呀,哪里长胖了,这样刚刚好。就算我说,哎呀,我是真的胖了。你也要坚持继续说,没有,你真的没胖。”

别人自嘲的时候,有时候并不是想要你的随声附和。因为一个人脸上带着笑,不代表他是真的心情好。而一个人幽默自嘲,也不代表他是真的自信,这个时候他想得到的是你的反驳。

每逢佳节胖三斤,新年回来,同事们正在聚在一起说过年发生的好玩的事情。同事小芸一边兴高采烈地说回到家乡吃了哪些美味的食物,一边苦恼地捏着自己胖了一圈的小腹说:“过年什么都好,就是吃了太多好吃的,长胖了,真是不开心。”

同事A说:“没有啊,哪儿有长胖,还是小蛮腰呢。”

同事B接着附和:“没错,过年到处走亲戚,累都累死了,哪儿还能长肉呀,你分明瘦了很多。”

……

同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将小芸说得心花怒放,因为之前管不住嘴多吃美食的负罪感顿时烟消云散。

谁知道,这时候正好经过一位男同事听到小芸说自己长胖了的话,不明状况,便附和道:“没错,你的脸是圆了些,腰也粗了,不过这样看着更有福气了。再说了过年回家都是大鱼大肉地吃,不长胖才怪……”

说得小芸立马变了脸色,气鼓鼓地说道:“关你什么事?”上一秒还心花怒放的小芸,一下子被男同事的话惹生气了。

男同事也被怼得很尴尬,他只是顺着小芸的话说的,怎么小芸就生气了呢?

像小芸的这种自嘲,典型就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她希望通过别人的反驳来达到安慰自己的目的。

其实在很多时候,自嘲反而是一种降低期待的试探,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彰显说话之人的聪明幽默,而是用来掩饰内心的焦虑不安。他们主动调侃自己,是为了降低心中的期待,想要通过别人的否定来缓解情绪的焦虑。一旦别人真的质疑,他们一直小心翼翼维护的自尊,便会顷刻之间被瓦解。

比如,你有一个男性朋友长得有些瘦弱,有人问他怎么还不找女朋友,他笑着说道:“我要练出一身的肌肉,再找女朋友。”这其实就是他对自己身材的不自信,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你的反驳安慰。此时,你附和他的话接着说道:“没错,就你长得这么弱鸡的样子,一点儿安全感都没有,肯定没有女生会喜欢你。”这不是幽默,而是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会让对方很反感,觉得你这个人情商可真低,一点都不懂得怎样和人沟通。

一般而言,当一个人拿着黑、丑、胖、穷等自己的缺点自嘲的时候,我们应该立马认识到对方的自我保护机制已开启,他们的言外之意是“快来反驳我”。此时,如果你送上一句积极的话,比如“哪儿有呀,你看起来真的很好”,“不要对自己太苛求,在我看来你已经很好了”……这样的话势必会让对方很感动。

另外,自嘲有时候还是一种自谦的表现。行走在职场当中,能够自嘲的,大部分都是有实力的人。老话常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们自嘲,不过是自谦的保护色。若是取得一项成就,他们从来不会过分渲染个人能力,往往更强调团队协作。这样既得到了大家对他工作能力的认可,又能被他的高情商所折服。

梁凯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为人仗义,而且能够想客户之所想,所以生意越做越大。有一次同学聚会,大家都羡慕梁凯的身家,纷纷向梁凯请教是如何将生意做得这么大的。梁凯笑了一声说道:“这都是运气,开始的时候一笔生意都没有谈成,公司都要面临倒闭了,刚好以前的一个朋友有一笔生意照顾我,所以公司才会起死回生。之后有了名气,就越做越顺了。”

大家哦了一声,原来梁凯生意能够做这么大还是运气居多呀。之后便纷纷感叹,怎么自己就没有这样的运气,哪怕不是开一个大公司,只是开一个小餐饮店,也是自己当老板,不用天天看人脸色,辛辛苦苦还赚不到钱了。

只有林晓知道,梁凯这话不过是自谦罢了,如果没有实力,只靠运气的话那岂不是人人都能成老板?林晓便找个机会走到梁凯身边敬了他一杯说:“梁哥,刚刚你真是太谦虚了,你这么厉害哪儿是光靠运气的,有机会也指点指点小弟。”

当你行走在成人的世界中,你永远不知道别人自嘲的时候,是真傻还是假傻。而你能做的便是少说多看多听,时时刻刻带着情商和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