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五千药皂

“炳爷有何高见?”

宁德财连忙开口,一旁的堂主们也都将目光投来。

就连一向和金牙炳不对付的陈默也好奇,这狗嘴能吐象牙,金牙炳的嘴里又能吐出什么花来。

“先前宁总理也说了,这中药不比洋药,搭上一堆药材还得把人搭上。”

金牙炳吐个烟圈,啧啧一声:“但咱们花些银子,交些洋药上去,不就行了嘛。”

此话乍一听好像没什么毛病,不参与药事的堂主们甚至觉得言之有理。

但陈默和彭泽召却频频皱眉。

史密斯议员又不是傻子,定然是市面上的西药无法满足军队的需求,这才征集中药。

陈默甚至认为,整个旧金山的九成西药,都已经被装上了军方战舰,但仍是不够。

病急乱投医,这才让史密斯议员抛开成见之分,从而找会所索取药物。

“炳爷的心思我明白,”彭泽召眉头紧锁:“但炳爷,这么多的洋药,我们从哪里采购?史密斯议员只给了五天!”

五天时间,就是翻山越岭,去其他城市采购也来不及。

更不要说,万一其他城市的药材和西药都被征走了呢?

面对彭泽召发出的疑问,金牙炳将目光放在陈默身上,终是亮出了他的獠牙:

“嘿!陈大人的义安堂不是推出了药皂吗?用它去填这个窟窿,我看就不错。”

金牙炳说完,一时间,在场几乎所有老大的目光都放在陈默身上。

原来是冲我来的!

陈默面色不改,但眼角微微抽搐。

那份清单他也看了,军方的要求无非是一些基础或急救物资,从药品的制作来说没有太大的难度。

但问题是,军方的需要很多!

整个旧金山的华人都才一万来号,而一个战后医院的病号就有近千人。

更不要说,现在是南北战争的关键时刻,药品的供需也是极大,需要的医生也多。

而用药皂填补战时物资的空缺,则需要整整五千块!

陈默一锅药皂才只能生产两百块,熬制几个时辰才有一锅。

以义安堂两个大锅来算,没日没夜的熬,那也最多产出个两千来块。

就算自己多加了一些锅灶,可整个旧金山贩卖肥油的就那几个肉铺。

就是把全旧金山的肥油都拿来熬煮,生产出来的皂液也不够五天内生产五千块。

这事绝无可能!

陈默开口就要拒绝,但金牙炳却大手一挥,将清单上所需布料一事主动拦了下来。

“军方要求的布匹我金牙堂担了,陈大人,这些皂物就麻烦你了。”

瞧着金牙炳大义凛然的模样,又看了看彭泽召似有似无的笑意,陈默心中一凉。

彭泽召自己都是自身难保,更不要说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并没有其他人想象得那么深。

“......那这些皂物,就由我义安堂承了。”

陈默已经想到,自己要是开口拒绝,那么金牙炳就会借着这个名目为难自己。

最典型的就是责任互换,让自己来承担军方所需的布匹。

这药皂生意还可以想想办法,要真让自己来准备布匹,定然没有半分退路。

不过在五天内凑够五千块药皂,这也是十分头疼的事情。

见陈默不得不应允,金牙炳这才满意一笑。

原本的军需物资里面是没有提到药皂的,但当金牙炳拿着一块药皂放在史密斯议员的面前时,议员动容了。

香皂本来就是卫生防疫的刚性需求,兼备着能够治疗疮痍的药皂就更是抢手。

就算金牙炳不在史密斯议员专门提及,以这两天药皂的销售来看,迟早会风靡整个旧金山。

能躲过这一次的物资征集,下一次必然也会榜上有名。

更不要说,金牙炳还故意夸大了药皂的生产,使得史密斯议员加大需求。

只要五天后陈默的义安堂拿不出这五千块药皂,那么按照《战时征用法》,史密斯议员是有可能没收堂口资产。

当然,这对陈默以及义安堂而言也是一个机遇。

根据《战时征用法》的“公正补偿”,战后史密斯议员也需要额外补偿陈默一笔款目。

只不过,这笔钱什么时候到,那就不知道了。

有了金牙炳带头,其他堂口也纷纷补足军方清单上的所需物资。

剩下的部分物资,则由彭泽召自行补足。

至于派出多少郎中去华盛顿,彭泽召并没有公布,只说到时候就知道了。

宁德财在记下每个堂口的贡献的同时,也只能对彭泽召拱手一拜。

这事关重大,彭泽召也要谨慎遣派人手,免得回春堂地位不保。

而宁德财记下的贡献,则会按照对应的货物,在军方不日给予的补充后,下发给各个堂口。

“这件事情还真是麻烦......”

出了聚贤厅,赵秉忠长叹了口气。

他和其他堂主一并负责糖类的补给,要是在种植业发达的南方,这很好解决。

但港口城市,又是西部地区,想要找到大量的糖类只能从往来的交易船上下手。

不过相较于陈默而言,赵秉忠的任务算是很轻松的了。

“陈掌柜,要不我也帮你去收购一些香皂?反正清单上没点名必须要药皂嘛。”

眼见陈默忧心忡忡的样子,赵秉忠也只能这样安慰道。

“这些不过杯水车薪,”陈默摇摇头,“还得在生产力上下功夫才行。”

“行吧,”赵秉忠似懂非懂,出了宁阳会馆,自家堂口的人已经迎接他了。“陈掌柜需要我时,派人捎个话就行了。”

“一定。”

陈默登上花面虎叫来的马车,叹了口气,引来花面虎的询问。

在知晓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后,花面虎略微思索后,突然开口:

“大人,要不我们在药皂上动些手脚?”

“比如说,我们把药皂的模具改小一些,这样一锅出来的皂液就能生产两百多块?”

“治标不治本,”陈默摇摇头,他们现在的缺口可不是几百块这样的,而是两三千块。

“算了,先回堂内,让黄伯带人大量收购油脂,我再考虑别的办法。”

“是,”花面虎一挥长鞭,大喝一声:“驾!”

途径港口时,陈默却透过帘子,看到了正在卸货的货船。

那上面的货物,似乎有办法解决这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