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渴望进步的贾循
-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
- 逍遥七叶
- 2048字
- 2025-04-24 16:54:53
安禄山还在考虑要不要放弃兵权入朝拜相,他深知自己这么多年以来占着茅坑不拉屎,一人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导致手底下很多将领都升不上来。
除此之外,安禄山对于契丹和奚人奉行养寇自重的策略,多次诱骗契丹与奚人的部落首领前来和谈,暗中设下鸿门宴将其全部斩首,以此冒充军功。
契丹与奚人纷纷认为这是大唐朝廷言而无信,殊不知这只是安禄山的阴谋而已,他要的就是在边境上制造摩擦,这样才能养寇自重和拥寇自肥。
若是安禄山放弃兵权入朝拜相,那他必须选好接班人,如此才能保证高枕无忧。
范阳藩镇作为安禄山的大本营,他在去年上奏朝廷调来贾循,让他充任范阳节度副使。
贾循本来就是安禄山的老搭档,他在安禄山担任平卢节度使的时候,而他就已经是平卢节度副使。
以前安禄山为了避免贾循升为平卢节度使,他把对方调往博陵郡担任太守,改由吕知诲接替他出任平卢节度副使。
安禄山在人事任命上好歹还能做到一碗水端平,他为了避免引起贾循怨恨,上奏朝廷为其加官进爵,让他以光禄卿的身份权知平卢节度留后,完美做到明升暗降。
虽然贾循受到安禄山明升暗降,但是这么多年以来他一直忠心耿耿。
在经过多年重重考验以后,安禄山决定让贾循接任范阳节度使,于是把他调来担任范阳节度副使,以便于将来能够名正言顺由副转正。
姜天骄站在安禄山的身边默默注视着他,他觉得安禄山想得太天真啦,杨国忠怎么可能会眼睁睁看着他入朝拜相。
安禄山跟谋士们商议过后,他还是决定奉旨入京,随即命人把贾循召到节度使府。
贾循接到安禄山的命令,他立刻风尘仆仆前来节度使府。
“参见节帅!”
贾循恭恭敬敬朝着安禄山低头行礼,以此表达他的敬意。
“贾将军不必多礼!”
安禄山摆了摆手示意免礼,他一脸云淡风轻开口说道:“此番本帅召你前来,是想跟你提前透露一下,陛下有可能会召我入朝拜相。”
“恭喜节帅……贺喜节帅……”
贾循脸上露出淡淡笑容,他早就猜到安禄山会入朝拜相,内心对于这消息并没感到多少震撼。
安禄山对于贾循这位老搭档倒是还算放心,他早就跟自己绑在一条船上,于是漫不经心说道:“贾将军,你可有意愿更进一步?”
“节帅……您……”
贾循目瞪口呆变得结结巴巴,他都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
姜天骄见此情形内心掀起巨大波澜,他实在没想到安禄山的权术如此老辣,逐渐明白安禄山为何让自己抽出时间赶来蓟城述职。
闹了半天安禄山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切竟然是在为自己而铺路。
安禄山还不知道内心想法已被姜天骄看透,他站起身来走到贾循的面前,伸手拍掉他肩膀上的雪花:“如若本帅真能顺利入朝拜相,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就会存在空缺。”
“我有责任为陛下举荐可靠的人,特别是符合这些条件的人,这可不能有一丁点含糊。”
贾循顿时两眼放光,他嘴角抽搐结结巴巴问道:“节帅……那么……这些条件……”
看着贾循在官场多年还能如此失态,安禄山并没有怪罪他,反而意味深长说道:“贾将军,在官场上向来不在于找对答案,而是在于找对问题,谁能找出最关键的问题。”
贾循赶紧平复内心激动,他不由自主暗道:“难怪节帅把我调来充任范阳节度副使,原来他是有意提拔我为范阳节度使,幸好我这么多年以来对他都是忠心耿耿。”
贾循强行镇定下来,他灵机一动开口说道:“节帅,卑职认为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新任节度使会不会继续萧规曹随。”
“嗯,这是一个好问题,这真是一个好问题。”
安禄山一脸欣慰注视着贾循,没想到他能这么快速就找到关键问题,不枉费自己把他视为接班人之一。
正好贾循跟随安禄山多年,他自然知道这位老上司养寇自重和拥寇自肥,不断在边境上制造摩擦,这才导致契丹和奚人频繁降而复叛。
要是新任节度使把这些证据交给杨国忠,那么安禄山基本必死无疑,为此他不得不谨慎小心。
现在贾循提起萧规曹随的问题,安禄山顿时想要听听他有何高见,随即反问道:“贾将军,那你觉得新任节度使他会继续萧规曹随吗?”
“那肯定会!”
贾循一脸冠冕堂皇说道:“节帅戍守北疆数十年,这才使得河北百姓安居乐业,真可谓是劳苦功高。”
“卑职绝不相信新任节度使胆敢改弦更张,这就相当于否定以往数十年历任节度使的功劳,更是否定皇帝陛下知人善任。”
安禄山眼底闪过欣赏之色,他意味深长笑道:“贾将军真是长着一颗七窍玲珑心,本帅果然没看错你,看来你确实很适合担任范阳节度使,只不过你这范阳节度副使的职位应该由谁来接替呢?”
贾循看见安禄山的眼光瞥向姜天骄,他连忙站出来表忠心:“节帅,卑职举荐卢龙军使姜天骄出任范阳节度副使,他出身行伍屡立军功,实乃天底下不可多得的良将。”
安禄山亲眼见到贾循如此通情达理,他非常满意点了点头。
姜天骄嘴角微微抽搐看着贾循,他内心忍不住吐槽道:“这贾循也太想进步了吧,这话当面吹得我都不好意思。”
因为姜天骄乃是安禄山一手提拔起来,况且又是他的女婿,所以贾循意识到他是最佳人选。
只有贾循答应举荐姜天骄为范阳节度副使,那么安禄山才会保举他为范阳节度使。
在官场上没人愿意随便举荐他人。
原因在于举荐他人需要担责。
例如姜天骄受到贾循保举出任范阳节度副使,一旦出事贾循作为举荐人同样跟着脱不了关系,换而言之他也是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