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后,走到窗前看了看,天气阴沉沉的,仔细瞧瞧,好像飘起了雨点,早已不是昨天的多云天气了。用手拨弄一下海棠花盆里的土,早已有些干了,赶紧拿到里面,浇上一点水。前几天的大雨留给这盆花的印记,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昨天下午写完日记后,便跑到楼顶拍多变的云,一直拍到夕阳落下去,天渐渐黑下来。就那样看着太阳从耀眼的火辣,一点一点的变得温柔,最后消失,整个世界都随之失去了光彩。
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写下去了。你看,再有两天就是代码检查了,我还在这里陶醉在自我想象的生活里,真有一种“商女不知亡国恨”的自叹,逃避着分内的一切,看起来也是不痛不痒的样子。想想也是,我一贯的做事风格就是“潇洒走一回”、“跟着感觉走”、“想不开,去看海;无所谓,拿酒来!”这样子,如果突然一下子慌慌张张起来,不是一下子就毁了我在人们心中的“淡定者”形象么?
昨天晚上听了几曲好久不听的京剧,发现自己没有先前那么喜欢了。我最早的音乐启蒙,京剧占了一大半,特别喜欢听那种京胡和三弦儿的调调,特别喜欢锣鼓喧天的那种气氛,也特别喜欢旦角儿的唱腔,而在这么多流派中,程派唱腔是我的最爱,《锁麟囊》是最喜欢的曲目。这几年听得少了,也没有那么迷恋了。想想民国那个时候,京剧在达官贵人,还有一些有地位的文人中,最为流行。也是在那个时候,京剧最盛,可以说是流派纷呈,名家辈出。那时候可是战乱的年代啊,为什么人们偏偏喜欢听这个玩意儿呢?
原因是似乎是不言而喻的,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京剧不就是人们困境中的一种精神寄托嘛,有时候,更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
我由此想到了自己当下的生活,沉迷于文艺,而不去关心自己的毕业问题,这有点像战争年代那些沉闷的文人们,沉醉于烟花酒乡、莺歌燕舞之中,不问国事。听说那时候,有许多人过分迷醉于听戏看戏,或者是为了一个名角儿,竟可以一掷千金,终至于倾家荡产,一蹶不振。
我有些担忧,我很害怕自己因为看电影的次数太多了,还没到毕业就把本用作毕业后盘缠的银两花光,最后身无分文,流落街头。“前世之事,后世之师”啊,我还是克制一下自己比较好。
唉,看电影还是做毕设,To Be Or Not To Be,这怎么也成了我的问题了呢?
没什么可以写的了,还是留给我点时间想想这个问题比较好,这可是一个大问题啊!最后,附上一年前没有公开过的一些文字,供大家把玩吧。
附:——2014.4.8文字
1
我忘了,我忘了
我不知道发生过什么
多愁善感的人啊
你在想什么?
我忘了,我忘了
我忘了你的样子
你熟睡的样子
多愁善感的人啊
你现在在何方?
春风又吹起
荡漾着涟漪
对面的你
倚栏眺望
我忘了,我全都忘了
我不记得你笑的样子
多愁善感的人啊
你为何隐隐心痛?
你熟睡的样子
你笑声洒满
你欢快地跑进春风里
我忘了,我全都忘了
多愁善感的人啊
你怎么不说一句话?
2
春天已过,夏天到了
我依然没有换上
该换的衣裳
思念,已不再是一种伤
泪已流干
我坐在那一条长椅上
等待黎明那一刻
麻木了,憔悴了
多愁善感的人啊
你说的那些
我依然没对别人说
春天已过,夏天到了
我依然没有换上
该换的衣裳
多愁善感的人啊
你分给我的眼泪
我依然没舍得
为别人而流下······
3
岁月悠悠,早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了。听课变成了一件索然无味的事,闲散又压抑的心,实在是无法应付太多的事情了。一时无可适从,只企望岁月快点流啊,快点流,这漫无边际的黑夜啊。
未来已是不敢奢望,这些日子,一切都乱了。我又,何必为难自己呢?承诺?奉承?热爱?到底哪个更重要?全乱了,全乱了,不要再说了,让我都忘了吧!
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了,四月正好。拖着一颗秋风凄惨时的心,踉跄在满目的耀眼里,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痛啊。
没有人可以诉说,没有一颗火热的心同我一起战斗——永远也不会。懒惰的阳光照进教室里来,老师在聒噪着。整个时空里,只剩下我这一颗孤独的心了。
本是赏花的时节,那些花上,却都沾满了尘埃,不,是我的心上,我的眼里,早已布满了尘埃了。
不要再多说了,走在路上,走在路上吧。
春暖花开啊,一切如意啊。
20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