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入新团

新一团的临时指挥部设在山洞里,煤油灯把李云龙的影子投在岩壁上,像头随时准备扑击的豹子。陈默跟着王承柱进来时,正听见团长用缴获的日军罐头盒装着炒面,吃得呼噜作响。

“报告团长,这小子有点门道!”王承柱把缴获的日军指挥刀拍在桌上,“刚才遭遇战,要不是他出主意绕后,咱们得折二十号人!”

李云龙抬头,三角眼在陈默身上扫过:“叫啥?哪儿来的?”

“报告团长,陈默,山西平遥人,”陈默故意隐瞒了原主“二蛋”的小名,“之前在太原兵工厂当过学徒,懂点枪炮原理。”他前世在军校研究过李云龙的性格,知道这位团长最看重实战能力。

李云龙的筷子停在半空:“兵工厂?会拆机枪不?”

“能拆能修,”陈默想起原主记忆里偷看过的枪械图纸,“去年在娘子关见过日军九二式重机枪,比咱们的捷克式多三道散热槽。”

李云龙的眼睛亮了,把罐头盒往前一推:“吃饱了跟老子去看宝贝。”山洞深处,三挺缴获的九二式重机枪歪在地上,枪管还沾着血污。陈默蹲下身,熟练地拆解枪机,指尖划过刻着樱花纹的部件:“团长,这枪射速快,但枪管过热易卡壳,得想办法加装水冷套。”

“水冷套?”李云龙挠了挠头,“老子只知道用尿降温。”

陈默忍不住笑了:“用竹筒做个水循环装置,再弄些桐油涂在散热槽,能撑半小时以上。”他抬头看见李云龙似笑非笑的眼神,忽然意识到自己表现得太超常,急忙补充:“以前在兵工厂,偷偷拆过阎锡山的晋造机枪。”

“行啊你,”李云龙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别跟尖刀班了,去团部直属特务连,给老子当军械员。”他忽然压低声音:“听说你还会打狙击?刚才鬼子少佐是你崩的?”

陈默心头一跳,前世作为狙击教官,他本能地调整呼吸:“远距离射击靠运气,团长谬赞了。”

李云龙却笑得更开了:“少来这套,老子在望远镜里看得清楚。这样,给你配个副手,专门盯鬼子的指挥官,记住——”他伸出食指在陈默面前晃了晃,“别学那些酸文人藏着掖着,有本事就亮出来,咱新一团不养闲人。”

离开指挥部时,陈默摸着怀里的南部十四式手枪,枪柄上还刻着原主人的名字“佐藤正雄”。山洞外,月光照着太行山的轮廓,他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转身看见个戴圆框眼镜的年轻军人,正是新一团政委赵刚。

“陈默同志,”赵刚递来半块硬饼,“刚才的战斗总结,王班长说你战术意识很强,是跟谁学的?”

陈默咬着饼,斟酌着措辞:“小时候在镇上见过西北军打仗,偷偷学过些皮毛。”他知道赵刚擅长思想工作,必须避免引起怀疑,“赵政委,我听说咱们团马上要打苍云岭?”

赵刚挑眉:“消息挺灵通。怎么,有想法?”

“鬼子坂田联队擅长立体防御,”陈默想起前世战史,故意用晋西北方言说,“要是从西北侧的乱石滩摸上去,能绕过他们的迫击炮阵地。”

赵刚的镜片闪过微光,忽然伸手:“欢迎加入新一团,陈默同志。我代表团党委,希望你能把本事都用在打鬼子上。”

握手时,陈默感受到赵刚掌心的老茧,忽然想起《亮剑》里这位儒雅政委的结局。夜色中,他望着远处的篝火,知道自己改变的不仅是一场战斗的胜负,更是无数像王承柱、赵刚这样的英雄的命运——而他掌心的逆鳞胎记,正随着心跳,渐渐发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