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回义安县城

江成回自己房间后,大嫂子家是又加了将近半锅水,然后一家人大嫂子带着三个孩子吃的干干净净。

调料里放的红油,只要是油就没有浪费的,汤水都不会放过。

在江成这个年代,晚上没有什么消遣的活动,大家都睡的比较早。城里人有电灯,可能会八九点睡。在农村的话,煤油灯都不舍得点,基本上天黑了就洗漱睡觉。

现在天冷,就算是在城里,也没什么人出门溜达。到了晚上,可能就是在家里一家子人闲聊。

可江成就一个人,他拿着热水瓶带着开水票去开水房打了一瓶开水,简单的洗漱了一下就躺着了。

开水房打热水,只收开水票。买开水票要到开水房的售票窗口去买,因为这一切都是公家的,打开水的人直接给钱,容易让开水房的职员贪污。

因为这多打一瓶和少打一瓶开水,根本统计不出来。直接给在看守开水房的人钱,哪怕一瓶开水就一分钱,人家每天往兜里藏一点,一个月下来也不少。

所以在江成这个时代,钱很重要,但光有钱也不行。没有票证,很多东西都买不到。

江成躺在自己用木头搭的床上,想着昨天晚上在列车上发生的事情。现在他了解了一些未来的情况,但还不全面。

比如后世的人,大部分人都能随身带一部叫做‘手机’一样的东西。这手机就是电话,起码可以当电话使用。

另外就是网络了,江成现在还搞不懂网络这个词具体是什么意思。他只知道渔网能捞鱼,其他的网就不知道了。

主要有一点神奇的地方,后世的物价很高。如果按照江成三十七块五的工资,根本买不到什么。

但江成发现他在火车站台上买东西,物价会自动调整。像茶叶蛋,在火车站台上卖两块钱一颗,但江成购买只要四分钱,也就是说差不多五十倍的物价了。

可就算是降低五十倍的物价,江成一个月三十七块五,翻五十倍也不过不到两千块。但在2010年那个时代,农村人进城到工地打工,一天就能挣二百多。

当然了,物价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在未来购买东西不要票证了。如果下次在列车上工作的时候,江成还能进入未来时空的站台。就算不用乘客给他东西,他也能大有所为。

现在江成希望的是昨天发生的事情,并不是昙花一现。江成能成为一个列车员已经很满足了,但经历过昨天在列车上发生的事情,又有多少人愿意甘心平凡的。

江成一边躺着一边幻想着许多美好的事情,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ZD~~。”

清晨,城市里很多街道响起了广播声音。一般广播声音响起,基本上是到了六点了。

江成住的职工住宅区也有广播,不过在房间内睡觉,能是能听到,到并不会觉得太响亮。只不过迷糊中听到广播声音,就知道到了第二天的早晨了。

广播声音不刺耳,睡意浓的人可以接着睡。但江成得起床了,他刚参加工作,没有手表,就算有钱还得弄的到手表票才行。在没有手表看具体时间的情况下,江成可不敢贪睡。

今天江成打算回县城老家,现在的公路交通不发达,班车也少。回县城的班车也就只有早上一趟,每天八点有一趟回义安县的班车,江成可不想错过。

听到广播后的江成,立刻起床整理东西。被子得叠好用绳子再捆好,哪怕回老家只是住几天,也得把被子带回去。

这年头,谁家都缺棉花和布匹。加上大家生的多,被子这东西就没有富裕的。天冷睡觉因为被子不够,压一些衣服在被子上面都很正常。

江成要回县城老家住几天,不带被子和日用品可不行。衣服倒是可以不带,或者只带一套贴身换洗的衣服。

大冷天的,在江成这个年代的人十天半月洗一次澡很正常。何况这年头洗澡也不方便,没有洗澡票,在家里洗澡得烧几锅热水,而且还得有地方洗澡。

家里有厕所的,一般都是干部和领导家,大家都是上的公厕。先不说住房紧张的问题,就算你有多的房间弄一个厕所,可排放粪便是一个大问题。

有地位的干部和领导住的是独立的楼房,房子下面有专门的排放管道,普通人的房屋可没那个。晚上睡觉门口都会准备一个尿盆,上大号的话就要去公共厕所了。

早上江成可舍不得花一张开水票去打热水洗脸,年轻的小伙子,直接用的冷水。整理好东西,洗漱过后,江成就大包小包用一根木棍两头系好出门去汽车站了。

汽车站离火车站不远,可能建设的时候就是为了方便乘坐火车的乘客好转车,几条街道的距离。

昌城到义安县有六十多公里,车票要二角六分钱。这价格,有人要是有自行车的话,有可能选择骑自行车回去。

毕竟骑六十多公里的自行车最多小半天,并不很辛苦。可要是没有正式工作的人,干一天的辛苦活都挣不到一块钱。这骑自行车可比苦力活要轻松多了。

江成来到汽车站买好票先把行李放好后,就坐车上等待了。班车跟火车不一样,哪怕一天就一趟,也不一定能坐多少人。

这坐火车的,基本上都是长途,只有一些特殊地方才会有人坐几站就下车。而在江成这个年代,市区的班车可能会开到相邻的城市,但绝对不会夸过几个市区。

所以去远点的地方,火车基本上是在江成这个年代唯一的选择。而很多县城甚至是市区都不一定有开通火车路线了的,有些人可能还需要通过其他交通工具到达昌城来坐火车。

因此会显得火车上的乘客很多,但很多时候是大家没的选。

这班车的话,如果不是办公要去其他地方,坐车能有报销。其他人一般都不出远门,除了像江成这样的,基本上没什么人出门。

现在是市区去县城还有些人,要是县城来市区,坐车的人就更少了。

在前几年乡镇还没成立公社的时候,票证也是刚出现。大家其实还是可以随意做一些生意的。

乡村的人要去县城卖点东西,也不舍得做班车,通往乡镇的一些班车也不是天天有。大家要卖什么东西都是用扁担挑着去县城卖的。

要是东西多,要去市区卖,会弄一辆或者几辆牛车,天还没亮就出发。

基本上没有什么人舍得花两毛多钱去坐车,甚至很多人一辈子没去过市区的都有。

到了八点多钟,前往义安县的班车也就有十来个乘客。不过路上也会有在一些班车站点上车的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