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波澜

乾隆初登皇位,这一日,灿烂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紫禁城巍峨的宫殿之上,那一片片琉璃瓦宛如璀璨的宝石,折射出炫目的光芒,将整个皇宫装点得金碧辉煌。

朝堂之上,乾隆身着明黄色龙袍,身姿挺拔地高坐于龙椅。他神色威严,目光如炬,炯炯地扫视着殿下群臣。群臣们身着朝服,恭敬地跪地朝拜,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那声音整齐划一,在空旷的朝堂内久久回荡。乾隆微微抬手,声音沉稳而威严:“众爱卿平身。”

整整一上午,乾隆都在全神贯注地处理着繁杂的政务。等到终于结束,他忍不住略显疲惫地揉了揉眉心,神色严肃,心中暗暗发誓:“朕初登皇位,定要励精图治,让我大清国富民强,不负列祖列宗的期望。”

后宫之中,御花园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繁花似锦,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微风轻柔地拂过,花瓣如同雪花般簌簌飘落,给地面铺上了一层五彩斑斓的花毯。

皇后富察清露身着一袭明黄色宫装,宛如一朵清新的莲花,正精心打理着花卉。她眼神专注,纤细的手指轻轻摆弄着花枝,身旁的宫女翠儿轻声说道:“皇后娘娘,这花儿在您的照料下越发娇艳了,就如同您的容貌一般,明艳动人。”

皇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浅笑:“你这小嘴,就会哄本宫开心。”

这时,封了金贵人的金妙清莲步轻移地走了过来,福身行礼道:“给皇后娘娘请安。”她微微低头,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谦卑。

皇后微笑着说道:“起来吧。”目光温和地看着金贵人。

金贵人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接着说道:“娘娘这花虽美,可在臣妾眼中,也比不上娘娘您的风姿万分之一。”

皇后轻轻摇头,嗔怪道:“就你嘴甜,跟抹了蜜似的。”

翠儿在一旁赶忙附和道:“金贵人说得在理,整个后宫,娘娘您就是那最美的风景,无人能及。”

皇后温柔浅笑,眼中满是柔情,她轻轻叹了口气,说道:“这后宫也当如这花儿一般,和谐美好。只盼着众姐妹都能和睦相处,为皇上分忧。想当年在潜邸时,大家也都还算融洽。只是如今进了宫,这人心呐,怕是难测啊。”说罢,她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翠儿点头应道:“娘娘您心善,可这后宫里的人,心思可都不简单呢,也不知是冲着什么来的。”她一边说着,一边警惕地环顾四周。

金贵人眼珠一转,上前一步,插话道:“娘娘,如今这后宫子嗣单薄,您可得多为皇上着想。大阿哥永璜生母哲妃早逝,他没了依靠,二阿哥是您亲生,在您身边长大,三阿哥是纯嫔所生,纯嫔虽胆小,可她素来依仗着高贵妃。这其中的分寸,您可得拿捏好。”她微微歪着头,脸上带着看似关切的神情。

皇后微微皱眉,神色有些不悦:“子嗣之事,自有天意,强求不得。”

金贵人又道:“娘娘,虽说天意难测,但人为亦可左右。您想想,若能让二阿哥在众阿哥中脱颖而出,对您和家族都是极大的荣耀。翠儿,你说是不是?”她看向翠儿,眼神中带着一丝暗示。

翠儿不敢应答,只是低着头,心中有些忐忑。她偷偷抬眼看向皇后,见皇后面色平静,却又不敢轻易开口。

金贵人接着道:“皇后娘娘,嫔妾记得本朝家法,一旦生下皇嗣,若有旨意,则交由高位嫔妃抚养,若无旨意,则交由撷芳殿的嬷嬷们照管,以免母子过于情深,既不能安心侍奉皇上,也误了再诞育皇嗣的机会。”她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皇后的表情。

皇后道:“好好的怎么想起这个来了。”她有些疑惑地看着金贵人。

金贵人道:“大阿哥不大服管教,得送去撷芳殿,让嬷嬷谙达们一起管束,免得在后宫冲撞了人。”她微微皱眉,装出一副忧心的样子。

皇后思索片刻,缓缓道:“祖宗家法大如天,永琏也到了读书的年纪,跟在本宫身边过于亲昵娇惯也不好,是该都送去撷芳殿。”

金贵人道:“皇后娘娘说的是,就连纯嫔的三阿哥也得早些送去,免得纯嫔借子争宠。”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皇后道:“本宫晚些就去回皇额娘,皇额娘一定会允准的。皇上如今子嗣单薄,仅仅只有三个皇子和一个公主,妙清你要是也能有一个皇子,那便好了。”她轻轻拍了拍妙清的手,眼神中带着一丝期许。

妙清笑道:“嫔妾没有娘娘那儿女双全的福气。”她微微低头,眼中闪过一丝嫉妒。

清露闻言,开玩笑的说:“也是,太后当年找仙师来看你面相,先师说了,你是宜男相,一旦有妊必是皇子,看了你是没有这儿女双全的福气了!”说罢,轻轻笑了起来。

妙清道:“皇后娘娘莫要打趣嫔妾了,嫔妾先告退了。”她福了福身,便准备离开。

清露闻言道:“翠儿去送送金贵人。”

翠儿行礼便送妙清至长春宫门口。

妙清凑近翠儿,压低声音继续挑唆:“翠儿,皇后娘娘心善,有些事儿不好出面。为了皇后和二阿哥的前程着想,你可得打点好。”她眼神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翠儿附和道:“小主说的很是,只是奴婢愚钝,也不知娘娘所说的照顾,是怎样一个照顾。”她紧张地绞着手中的帕子。

妙清打断她,眼神一厉:“这大阿哥是哲妃的孩子,只是哲妃……。你想想,若永璜得势,他能忘了生母哲妃的遭遇?到时候皇后的处境可就艰难了。哲妃当年去得不明不白,这其中的隐情谁能说得清?万一哪天永璜追查起来,那可就麻烦了。”

翠儿面露犹豫,心中有些动摇,她咬了咬嘴唇,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挣扎。

妙清接着说:“还有这三阿哥,皇上如此喜爱三阿哥,纯嫔虽生性胆小怕事,可人啊,一旦有了野心,未来怎么样便不得而知了。只是翠儿,皇后娘娘贵为中宫国母,是整个后宫的敌人,不信,你瞧这后宫之中除了我和仪贵人,还有谁做了嫔妃还效忠娘娘,你跟着皇后娘娘这么久,也该为娘娘的未来打算。”她轻轻拍了拍翠儿的肩膀,试图安抚她。

金妙清笑了笑,又道:“诶,对了,你母亲的病好些了吗?”

翠儿闻言感激道:“多谢小主眷顾,自从您在暗中接济奴婢,奴婢母亲的日子便好过了。”

翠儿又有些失落:“只是,娘娘节俭,才使奴婢一直没有足够的银子为母亲治病,当年,娘娘一心都在大公主的病情上,不过还好有小主,给奴婢的额娘送银子送红参,奴婢感激不尽。”

妙清道:“你要真是感激我呀,就好好的替皇后娘娘分忧吧,这福薄的额娘也只会生下福薄孩子罢了。”

翠儿行礼道:“是奴婢明白了,奴婢会替娘娘想着点的,有些事奴婢能做的,就不会脏了娘娘的手。”

妙清道:“好一个忠心耿耿的丫头,有你娘娘的好日子,就不愁没有你自己的好日子了。”

与此同时,高贵妃高妍曦的宫中,弥漫着浓郁的熏香。那熏香味道浓郁,却又带着一丝奢靡。高贵妃身着华丽的宫装,上面绣着精美的图案,大雁展翅欲飞,栩栩如生。她慵懒地坐在梳妆台前,对着镜子仔细端详自己的容颜,一脸的傲慢与自负。

身旁的侍女彩云谄媚地说道:“娘娘您天生丽质,又有家族撑腰,这皇后之位迟早是您的。还记得在潜邸时,您就受尽恩宠。”她一边说着,一边轻轻为高贵妃梳理着头发。

高妍曦微微扬起下巴,嘴角上扬,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这后宫之中,本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哼。想当年在潜邸,那皇后也未必比得过我。总有一天,这位置定会是我的。只是这皇嗣之事,若能抢先一步,倒是个绝佳的筹码。”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贪婪。

彩云接着说:“只是这皇后娘娘看着温良,实则也不好对付。”她微微皱眉,脸上带着一丝担忧。

高贵妃冷哼一声,柳眉竖起,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她不过是占了个正宫的名头,论宠爱,本宫可不输她。潜邸的时候,皇上对我也是宠爱有加。至于孩子,哼,走着瞧。皇后先不急着对付,如今名分初定,有人的心思怕是愈发藏不住了。”

彩云疑惑道:“奴婢愚钝,还请娘娘明示。”她歪着头,一脸懵懂地看着高贵妃。

高妍曦道:“娴妃是个难以解决的祸害,纯嫔不过是我身边的一条狗,底下的答应和常在用不着担心,仪贵人当年是皇后身边的侍女,更是不值一提,至于金贵人,如此美貌,与本宫不相上下,等本宫收拾了娴妃,看本宫怎么对付金贵人。”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敲击着桌子,眼神中充满了算计。

彩云道:“奴婢明白了。”她赶紧点头,一副唯命是从的样子。

而在偏僻的一隅,娴妃乌拉那拉芷若的宫中显得格外冷清。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芷若身着素雅的宫装,看似安静地坐在窗边刺绣,手中的针线在绸缎上穿梭,绣出一朵朵娇艳的花朵。可她的眼神却时不时闪过一丝精明与算计。

身旁的宫女香菱说道:“娘娘,这后宫众人都在争着抢着出风头,您就不想争一争?”她看着娴妃,眼神中带着一丝焦急。

芷若微微一笑,手中的针线不停,语气却平淡:“这后宫的是非,本宫还是能避则避。只要能安稳度日,便足矣。想当初在潜邸,我也是安安静静的,不也过来了。但这宫中若有了子嗣,局面怕是会大不一样。”

香菱着急地劝道:“娘娘,您这般与世无争,怕是要被人欺负了去。”她皱着眉头,一脸担忧。

芷若手中动作顿了顿,道:“哼,且让她们争去吧,时机一到,本宫自会出手。潜邸的日子虽简单,可这宫中就复杂多了。尤其是这皇嗣,说不定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呢!”她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随后又低下头继续刺绣。

这日,御花园中,各色花朵争奇斗艳。红的牡丹雍容华贵,粉的芍药娇艳欲滴,白的茉莉清新淡雅。高贵妃身着华丽的宫装,上面镶嵌着无数颗珍珠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她摇曳生姿地走着,宛如一只骄傲的孔雀。正巧,皇后清露带着宫女也在园中散步。

妍曦见到皇后,敷衍地行了个礼,动作随意,丝毫没有规矩可言。

皇后清露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满,说道:“高贵妃这礼行得可不够规矩。莫不是忘了在潜邸时的教导?”她的声音温和却又带着一丝威严。

高妍曦撇撇嘴,脸上露出一丝不满:“皇后娘娘莫要挑臣妾的错处。臣妾这几日身子不爽利,难免有些疏忽。况且潜邸时,也没这么多规矩。”她微微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挑衅。

富察清露依旧温婉,目光中透着关切:“妹妹可要保重身子,这宫中的规矩还是要守的,不然叫旁人看了笑话。想当年在潜邸,大家也都守着规矩。只是如今,关乎子嗣,更要谨慎行事。”她轻轻走上前,想要搀扶高贵妃。

高妍曦阴阳怪气地说:“皇后娘娘教训的是,臣妾自当铭记。只是这宫中的规矩多如牛毛,臣妾有时也难免糊涂。潜邸时可没这么多条条框框。至于皇嗣,谁有那个福气还不一定呢。”她轻轻甩开皇后的手,语气中充满了不屑。

富察清露耐心说道:“妹妹莫要这般说,守规矩也是为了后宫的安宁。不管是潜邸还是如今在宫中,都不能失了分寸。尤其在皇嗣这件事上,万不可有歪心思。”她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高贵妃冷笑一声:“皇后娘娘倒是会说教,臣妾领教了。”说完,便甩袖离去,裙摆飞扬,带起一阵微风。

傍晚,夕阳如血,将整个紫禁城染成了一片橙红色。乾隆处理完政务后,脚步匆匆地来到皇后宫中。

一进门,便关切地问:“皇后,今日可好?”他眼神中满是温柔,看着皇后。

富察皇后起身相迎,微笑着回道:“臣妾一切安好,皇上政务繁忙,也要保重龙体。今日朝堂之事可还顺利?”她轻轻为乾隆拂去身上的灰尘。

乾隆微微叹气,走到桌前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诸事繁杂,不过朕自会应对。有皇后在后宫操持,朕也能安心不少。还记得潜邸时,你便一直支持着朕。只是如今朕登基,这子嗣一事至关重要,万不可出了差错。”他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富察皇后走到乾隆身后,轻轻为他揉肩:“能为皇上分担,是臣妾的荣幸。只是这后宫之中,也需皇上多费心,妹妹们之间偶尔也会有些小摩擦。尤其是皇嗣方面,臣妾总有些隐隐的担忧。”她一边说着,一边轻柔地按摩着乾隆的肩膀。

乾隆握住皇后的手,点头道:“皇后向来宽厚,若有人不守规矩,也不必太过容忍。想那潜邸时光,简单却也美好。但愿这宫中能平安诞下皇嗣。”他轻轻拍了拍皇后的手,眼神中充满了期许。

富察皇后应道:“臣妾明白,定会妥善处理。但愿这宫中能如潜邸时一般,多些温馨,少些风波,让皇嗣顺利降临。”她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

日子一天天过去,翠儿在金妙清的挑唆下,开始对永璜愈发严苛。永璜本就失去生母,性格敏感,如今更是觉得在宫中备受冷落。

这日,永璜在书房读书时,因为一个字的读音读错了,乳母便严厉斥责:“大阿哥,您身为皇子,竟如此不用心,这般简单的字都能读错,日后如何担当大任?”她眉头紧皱,眼神中充满了责备。

永璜低着头,小脸涨得通红,不敢吭声。心中却满是委屈和怨恨,对皇后的不满也愈发加深。

而对永璋,乳母则是百般溺爱,纵容他的任性和骄纵。

永璋调皮捣蛋,弄坏了宫中的一个珍贵花瓶,翠儿不仅没有责备,反而帮忙遮掩:“三阿哥,您小心些,别伤着自己。这花瓶坏了就坏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她一脸宠溺地看着永璋。

永璋则嘻嘻哈哈地笑着,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变得越发无法无天。

渐渐地,永璜心中对皇后产生了深深的怨恨,而永璋则变得越发骄横跋扈。

这一切,都在后宫中悄然引发着波澜。其他妃嫔也察觉到了这些变化,各自心怀鬼胎,盘算着如何利用这一局面为自己谋取利益。

后宫的风云,才刚刚开始……

在皇后的宫中,几位嫔妃围坐在一起,享受着悠闲的时光,然而这看似平和的氛围下,却是暗潮涌动。

高妍曦率先打破了这份平静,她那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皇后娘娘,这后宫如今太平静了,连个有孕的消息都没有。”她微微皱眉,眼神中透着急切和不满。

皇后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地回应:“高贵妃莫急,子嗣之事急不得。一切都要看缘分和天意。”她轻轻抿了口茶,神色淡定。

纯嫔苏竹韵赶忙附和着高贵妃说道:“皇后娘娘说得轻松,可这关系着皇家血脉的延续啊。皇上登基至今,后宫还无新的龙种诞生,这可如何是好?”她微微皱眉脸上露出担忧的神情。

妙清跟着说:“姐妹们盼着能为皇上开枝散叶,可这事儿也不是皇后娘娘能左右的呀。”她低着头,声音细小,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芷若则轻轻抿了口茶,不紧不慢地说道:“大家各凭本事和福气吧。强求不得,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争也争不来。”她神色淡然,眼神中却透着一丝深意。

皇后看着众人,温声道:“本宫自会为大家向皇上多美言几句。皇上心中也一直惦记着子嗣之事,大家平日里也要注意调养身子。”她微笑着,眼神中带着一丝关切。

高贵妃冷笑一声:“那就多谢皇后娘娘了,可别光说不做。到时候要是还没有动静,娘娘可不好向皇上和太后交代。”她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带着一丝挑衅。

就在这时,太后身边的嬷嬷前来传话:“皇后娘娘,太后有请。”皇后随即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前往太后宫中。

太后一脸严肃地对皇后说道:“皇后,这后宫子嗣之事你要多上心。皇上登基后,皇家血脉的延续至关重要。你身为后宫之主,得想办法让众妃嫔早日为皇家开枝散叶。”太后坐在榻上,手中捻着佛珠,目光直直地看着皇后。

皇后恭敬地回答:“儿臣明白,母后放心。儿臣这几日也正为此事忧心,已想着法子在后宫营造和睦氛围,让妹妹们安心调养,盼着能早日有喜讯。”

太后微微点头,又叮嘱道:“你向来稳重,可这后宫人心复杂,难保有些心思不正的。你既要督促她们,也要留意着,别让那些歪风邪气坏了后宫风气,影响皇家子嗣。”

皇后福身应道:“儿臣谨遵母后教诲,定不会让后宫出乱子。”

皇后回到自己宫中时,众嫔妃仍在议论纷纷。她坐下后,叹了口气说道:“太后也为此事忧心,咱们身为皇上的妃嫔,都该为皇家子嗣多尽心力。”

高贵妃嘲讽道:“皇后娘娘这是觉得压力大了?早该如此,别等到太后催促才着急。”

皇后瞪了高贵妃一眼,正色道:“高妹妹,本宫一心为后宫着想,你莫要冷嘲热讽。大家同为皇上妃嫔,理应齐心协力,而不是在这里互相指责。”

金贵人赶紧出来打圆场:“大家都是为了后宫好,别伤了和气。皇后娘娘向来为我们着想,只是这子嗣之事,确实棘手。”

娴妃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众人,若有所思。她轻抿嘴唇,手中转动着茶杯,眼神中闪过一丝捉摸不透的光芒。

这时,仪贵人黄若琳突然开口,矛头直指娴妃:“哼,娴妃娘娘别装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清高样子,实际上还不是眼巴巴地盼着皇上的恩宠,也不瞧瞧自己几斤几两。”她的话语尖酸刻薄,充满了讽刺和侮辱。

娴妃脸色一变,但很快恢复了平静,只是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她放下茶杯,缓缓说道:“仪贵人,说话要有凭据,莫要血口喷人。本宫向来行得正坐得端,从未有过非分之想。”

此时,高贵妃在一旁看好戏般地添油加醋:“哟,这可热闹了,平日里看着娴妃妹妹温顺乖巧,没想到今日也能这般强硬。看来是被仪贵人说中了心事,恼羞成怒了?”

海常在珂里叶特馨澜则面露担忧,试图劝解:“大家都消消气,莫要伤了和气。咱们在这后宫,本就该相互扶持,何必为了这些话伤了姐妹情分。”

竹韵吓得不敢吭声,缩在一旁,眼神中满是惊恐。她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自己也被卷入这场纷争。

皇后怒拍桌子,脸色阴沉:“都住口!在本宫宫中如此吵闹,成何体统。仪贵人,你今日这般失态,本宫定会如实禀报皇上。你身为妃嫔,却如此不懂规矩,肆意诋毁他人,实在是有失体统。”

仪贵人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冲动可能带来的后果,脸色变得苍白如纸,慌张地跪地求饶:“皇后娘娘饶命,臣妾一时失言,求娘娘宽恕。臣妾不该口出恶言,还望娘娘高抬贵手。”她磕头如捣蒜,眼中满是恐惧。

皇后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说道:“算了,此事暂且作罢,若再有下次,定不轻饶。你们都该明白,这后宫之中,一言一行都关乎皇家颜面,容不得你们肆意妄为。”

众嫔妃道:“臣妾等谨遵皇后娘娘教诲。”

众嫔妃纷纷告退,离开皇后宫中。

芷若回到自己的寝宫,心中满是委屈和愤怒。她坐在榻上,紧紧咬着嘴唇,眼眶泛红。她的侍女香菱赶忙上前安慰:“娘娘,别为了那无礼之人伤了身子。她不过是仗着几分宠,口无遮拦,您犯不着跟她置气。”

娴妃咬了咬嘴唇,说道:“在这后宫之中,想要独善其身竟是如此之难。只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她苦苦相逼,本宫也该出手了。总不能一直任人欺负。”她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原本温柔的面容此刻多了几分坚毅。

此后几日,娴妃表面上依旧如往常一般,安静地在宫中刺绣、读书,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但暗地里,她开始留意起后宫的风吹草动,尤其是仪贵人的一举一动。

与此同时,高贵妃准备利用皇后宫中发生的争执,尤其是仪贵人对娴妃的羞辱。她心中暗自思忖,觉得这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彩云,你去给仪贵人传个话,就说本宫欣赏她的直率。再让她找个机会,继续给娴妃找点麻烦。但要做得巧妙些,别被皇后抓住把柄。”高贵妃坐在贵妃榻上,一边摆弄着护甲,一边吩咐道。

彩云应了一声,便匆匆去办事了。

没过几日,宫中举办赏花宴。众妃嫔都精心打扮,纷纷前往御花园。乾隆也在皇后的陪同下,来到园中。

园中的花朵争奇斗艳,香气扑鼻。众人围坐在一起,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品尝着美酒佳肴。

宴会上,大家欢声笑语不断。然而,仪贵人却一直在寻找机会针对娴妃。

突然,一只蝴蝶飞到了娴妃的头上,娴妃下意识地伸手驱赶。就在这时,仪贵人故意大声说道:“哟,娴妃姐姐,这蝴蝶怎么就只往你头上飞呢,莫不是你身上有什么特别的香味,能招蜂引蝶?”她的声音尖锐,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众人闻言,都露出了异样的眼神。娴妃脸色一沉,她知道仪贵人又在故意刁难。

还没等娴妃开口,皇后便说道:“仪贵人,今日是赏花宴,大家本应开心相聚,你莫要在这里胡言乱语,扫了大家的兴致。”

乾隆也皱了皱眉头,看向仪贵人:“仪贵人,你最近越发没规矩了。在这宫中,说话做事都要注意分寸。”

仪贵人心中有些害怕,但在高贵妃的挑唆下,她还是壮着胆子说道:“皇上,臣妾只是开个玩笑。只是娴妃姐姐平日里总是一副清冷的样子,臣妾想逗逗姐姐,让大家开心开心。”

乾隆冷哼一声:“玩笑也不是这么开的。你身为妃嫔,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若再如此,朕定不轻饶。”

娴妃起身,福身说道:“皇上,皇后娘娘,臣妾并无大碍。只是希望今后大家能和睦相处,莫要因为一些小事伤了和气。”

皇后点了点头:“娴妃说得对,大家都是姐妹,理应相互扶持。”

然而,高贵妃却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道:“哟,娴妃妹妹真是大度,还懂得劝和。只是不知这大度背后,是不是藏着什么别的心思呢?”

乾隆脸色一变,不悦地看向高贵妃:“高贵妃,你今日也有些过分了。平日里朕念你性情直爽,多有包容,可你也不能如此肆意妄为。”

高贵妃心中一惊,赶忙起身,跪地说道:“皇上恕罪,臣妾失言了。”

乾隆摆了摆手:“罢了,今日是赏花宴,朕不想扫了大家的兴。都坐下吧。”

经过这一番波折,赏花宴的气氛变得有些尴尬。但众人还是强颜欢笑,继续着宴会。

宴会结束后,娴妃回到宫中,心中明白,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她决定主动出击,只是还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而在后宫的这场争斗中,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劲,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