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将计就计!李晨的应对
- 四合院:我工程师,专修众禽兽
- 番茄大王炒蛋
- 2243字
- 2025-04-17 16:43:10
易中海亲自上阵,指挥着贾东旭和几个信得过的徒弟,严格按照那份“改进”方案进行操作。合并检测步骤,调整预压设备参数……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
李晨和王师傅站在一旁看着,李晨脸上始终带着鼓励的微笑,仿佛真的对这个新方案充满了期待。
王师傅则还是有些疑惑,但他选择相信自己的徒弟。
围观的工人们看着这热火朝天的场面,也议论纷纷。
“看来李总工是真打算用易师傅他们的新方法了?”
“年轻人有魄力啊,敢用新东西。”
“就是不知道这新方法到底行不行……”
大约一个多小时后,二十套崭新的轴承按照“新工艺”生产完毕,整齐地摆放在工作台上。
它们看起来和普通的轴承没什么两样,甚至因为是新生产的,表面还带着金属的光泽。
易中海擦了擦额头的汗,亲自端着一个装着样品轴承的托盘,走到李晨面前,脸上带着邀功的笑容:
“李总工,您看,第一批样品已经按照新工艺生产出来了!效率确实提高了不少!”
李晨拿起一个轴承,放在手里掂了掂,又仔细看了看外观,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不错!非常好!易师傅,你们辛苦了!这效率,肉眼可见的提升啊!”
他转向王师傅:“师傅,您瞧瞧,这新工艺出来的产品,品相还真不赖。”
王师傅也拿起一个看了看,从外观上确实看不出任何问题。
易中海的心彻底放了下来,甚至有些飘飘然了。他仿佛已经看到李晨因为生产事故被撸掉总工程师职位,自己取而代之,或者至少也能得到李副厂长重用的美好未来。
就在这时,李晨话锋一转,对着易中海和周围的工人朗声说道:
“易师傅和钳工车间的同志们加班加点搞技术革新,取得了初步成果,这是大好事!这种精神值得表扬!我会亲自向杨厂长汇报这个喜讯,为你们请功!”
听到要向杨厂长汇报,易中海更是心花怒放,腰杆挺得更直了。
然后,李晨继续说道,语气变得严肃了一些:
“但是,同志们,技术革新是严肃的事情,关系到我们厂的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容不得半点马虎!新工艺好不好,不能光看效率,更要看质量!特别是承压部件,安全性是第一位的!”
他举起手中的轴承,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
“所以,为了对生产负责,对我们厂的声誉负责,也为了验证易师傅你们这个新方案的可靠性,我决定,对这批新工艺生产出来的轴承,进行一次全面的、严格的——破坏性压力测试!”
“什么?破坏性压力测试?”易中海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
刘技术员猛地推了推眼镜,脸色微变。贾东旭也愣在了那里。
周围的工人也是一阵哗然。
破坏性压力测试,那可是要用专门的设备,把轴承往极限里压,直到压坏为止,用来检测其极限承载能力的!
一般的成品抽检很少会做这个,因为成本高,而且会损坏样品。
李晨看着易中海骤变的脸色,心中冷笑更甚,脸上却依旧是一副公事公办的严肃表情:
“没错!就是破坏性压力测试!只有通过最严苛的考验,才能证明新工艺是真正可靠的!易师傅,你对你们的新方案,应该有信心吧?”
最后一句话,如同一个响亮的耳光,虽然没有打在脸上,却让易中海的心猛地一沉。
他看着李晨那看似平静,实则锐利如刀的眼神,一股寒意,从脚底瞬间窜到了天灵盖!
他…他难道发现了什么?
不!不可能!这个陷阱如此隐蔽,连王师傅都没看出来!他一定是想用这种方法来鸡蛋里挑骨头,故意刁难!
对!一定是这样!
易中海定了定神,强作镇定地回答:“当…当然有信心!我们严格按照工艺来的,没…没问题!”
“好!”李晨点了点头。
“那就这样定了!我现在就去联系实验部门,安排压力测试!易师傅,这批样品,我先带走了!”
说着,他示意王师傅一起,将那二十套凝聚着易中海等人“心血”和“阴谋”的轴承,小心地装好,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转身离开了钳工车间。
看着李晨远去的背影,易中海脸上的血色一点点褪去,手心里全是冷汗。一种不祥的预感,如同乌云般笼罩在他的心头。
李晨和王师傅拿着那二十套“寄予厚望”的轴承离开了钳工车间,留下身后一地鸡毛和易中海那张阴晴不定的脸。
贾东旭凑到易中海身边,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师傅,这…这李总工搞什么名堂?破坏性压力测试?那玩意儿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心里直打鼓,那所谓的“新工艺”是怎么回事,他比谁都清楚。
那就是个样子货,为了恶心李晨,故意在一些非关键但能体现“效率”的地方做了手脚,真正的核心承压结构和参数,他们根本没动,甚至可能因为图快,还不如原来的标准!
易中海脸色铁青,狠狠啐了一口:
“我呸!他能搞什么名堂?我看他就是故意刁难!鸡蛋里挑骨头!一个毛头小子,刚当上总工就想拿捏我们老师傅?他这是做梦!”
话虽这么说,但他心里那股不祥的预感却越来越浓。
破坏性测试……这可不是靠嘴皮子就能糊弄过去的。
“可…可万一……”贾东旭还是不放心。
“没有万一!”易中海打断他,眼神阴鸷。
“咱们的方案是经过刘技术员把关的,流程上无懈可击!他李晨就算想找茬,也得拿出真凭实据!破坏性测试?哼,他以为他是谁?说测就测?那得走程序,得排队!等安排下来,黄花菜都凉了!”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嘴角又勾起一丝冷笑,压低声音对贾东旭和旁边的刘技术员说:
“别慌!他把样品拿走了更好!测试也不是马上就能做的,厂里的实验设备忙得很。咱们……晚上找个机会,去实验室那边看看,想想办法……”
刘技术员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被贪婪和侥幸压了下去。
他点了点头,没说话,但那意思不言而喻。
偷梁换柱,是他们最后的,也是唯一的指望了。
看着易中海重新“镇定”下来,开始安抚人心,周围的工人虽然觉得这事儿有点悬。
但毕竟易中海是八级钳工,老师傅,又是车间实际上的负责人之一,大家也就将信将疑地散开了,继续手头的工作,只是那气氛,明显不如刚才那么热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