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般来说,我们对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有一个基本认识,认为它是一种逐渐疏离政治走向自主的文学。但是,我们要明确的是,这里被疏离的“政治”,是一个曾经携带过多粗暴、强制成分和过多暴力记忆的词语,文学曾经全面被它宰制而失去了本性,“那个控制中国文艺学知识生产的‘政治’,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政治”[1]。事实上,政治有着多样化的表现形态,祛政治本身无疑也是一种政治。政治无处不在,哪怕生活世界中看起来极其个人性的问题,其实也有着政治的意味,“疏离政治不过表明人们对原有政治模式的疏远而已,他们仍然致力于找寻新的政治生活模式”[2]。近年来,人们的政治生活模式和观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全新的生活政治,文学也随之在表现形态上发生了重要转向,在新世纪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生活政治俨然成为文学的“新意识形态”,文学研究不能不面对这一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