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特殊的地理环境

贵州的自然资源特征,可以概括为九个字:多样性、独特性、原生性。

1.多样性

指地质地貌的多样性。贵州地貌的显著特点是喀斯特地貌分布广,其分布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各类的喀斯特峰林、峰丛、天生桥、天坑、漏斗、槽(盲)谷、溶洞及洞穴中的各种沉积形态,是贵州奇异景观的自然特点。在贵州的北部,还分布着与喀斯特地貌大相径庭,但同样令人称奇的另一类地貌形态——“丹霞地貌”。赤色的砂岩构成峻峭的悬崖,如鬼斧神工。还有由石英砂页岩形成的地貌上的武陵山脉最高峰——梵净山和施秉云台山。

2.独特性

产生在距今两亿多年前的关岭县一带的古生物群,是堪称世界绝无仅有的晚三叠世化石库。在黔北赤水,保存了我国最为完整的丹霞地貌上最大的侏罗纪时期的古植物——桫椤。再有黔东南从江岜沙苗族文化事象、侗族大歌文化事象、威宁板底彝族变人戏“撮泰吉”文化事象。百多年前由威宁石门坎彝族地区原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碰撞衍生的石门坎文化事象,冲破了历史的宿命,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绚烂,又隐姓埋名近半个多世纪后,重新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目光,这无疑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种独特文化事象。

3.原生性

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内陆省份,由于过去交通闭塞,许多原生文化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如苗族飞歌、侗族大歌、琵琶歌、布依族八音坐唱、思南傩堂戏、布依族花灯戏、彝族变人戏——撮泰吉、汉族屯堡地戏、隆里古城花脸龙等。还有苗族、布依族蜡染和枫香染,水族马尾绣,苗族、侗族刺绣、手工土法造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