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变奏技巧
1.装饰性变奏(或称技巧变奏)
在变奏中旋律的结构、节拍基本不变,乐曲的情绪没有强烈的对比变化,只是变动某些旋律、节奏、技法,在旋律的反复中不断地强调乐曲的风格和旋律技巧特点。
2.板腔体变奏
在变奏中运用戏曲声腔的板腔变化特点,在乐曲反复中突出节拍、速度的变化,使乐曲情绪有较明显的起伏和发展。
3.移调指法变奏
这种变奏民间俗称“翻调”,即将同一首乐曲在管乐器上(管子、唢呐)用不同的指法演奏,发挥管乐器的不同高音和演奏技巧来丰富乐曲的表现力,形成乐曲在演奏上的不同特点和变化。一首乐曲往往可翻三或四个调演奏,也叫借字加花变奏。
4.“减字”变奏
它是一种与“借字加花”相反的变奏手法,当乐曲进入流水板以后随着速度不断加快,曲调越来越简单,开头把“填字”和“加花”减掉,继而把老本谱中一些不太重要的音符减掉,最后,每小节竟然只演奏一两个音,甚至两小节吹奏一样,乐曲在节奏上越来越紧凑,情绪越来越热烈、火爆。
5.“借字”手法
复州大唢呐的“借字”是一种转调手法,即“借字转调”,它是运用“清角”或“变宫”两个偏音来实现转调的。这种手法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转调,一般的转调是在不改变原旋律的前提下改变调性,旋律和调式不改变。而大唢呐中的借字转调并非如此,它是在把乐曲中的一宫调转入另一宫调的同时,按照一定的规律改变乐曲的旋律和调式。“借字”可分为以下两类:
(1)压上
“压上”的运用是将乐曲中的“上”(即“1”)音降低半音,改奏成“乙”(即“”)音,“变宫为角”转到上五度调,即由“宫”调转到“徵”调上了,也就是“以徵为宫”。“压上”是指乐调向属方向运动的一种手法,它可以继续运转下去。
(2)隔凡
“隔凡”的运用是将乐曲中的“工”(即“3”)音升高半音,改奏成“凡”(即“4”)音,“清角为宫”转到下五度调上,即由“宫”调转到“变”调上了,也就是以“凡为宫”。“隔凡”是使乐调向下属方向运动的一种手法,它可以继续运转下去。见图1-5。

图1-5 “压上”与“隔凡”
民间艺人也有称“三借”以上的为“五六大搬家”。现以《哭皇天》曲牌头两小节为例,介绍“借字”手法的具体运用:
(1)压上(变宫为角)

(2)隔凡(清角为宫)

我们可看到“借字”后,它的调高、调式和旋律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旋律所表现的情绪和塑造的音乐形象也必然和原型不同,有些曲子借字后比原曲子更优美动听,但也有的比原曲难听,必须在借字时与加花手法相结合才能得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