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白花落青衿(二)

宋国梁也是没想到,他都在这乡下待了七八年了,会遇到这种事情。

大新村的女人出了名的不好嫁,也不是因为别的,长得也过得去,但就是人性格不太好,也不知是不是那里风水有问题,十个里面竟然有八九个把自己婆家搞得乌烟瘴气的。

这次大新村的妇女主任来是为了给宋老师说媒,也就是宋老师人实诚、耿直,好声好气的交流沟通,可这妇女主任竟天天堵门。

本来妇女主任也是看不上宋老师的,但是最近她听说,这知青里面的宋老师,家里爷奶都是大学教授,父母都是管事儿的,那可是生活富足,吃喝不愁。

妇女主任听说的时候还不信,直到自家兄弟也这样说,还说上面的人特地来要宋老师回去。这才相信,就打起了结亲家的心思。

要说这妇女主任,也不是省油的灯,丈夫没了,儿子成家后,就带着家里的小女儿回了娘家,靠着管事儿的兄弟当了妇女主任。

她家小闺女儿也是怪,今年都二十整了,一个对象没谈过,乡下都兴早婚,这小妮儿大概十六七的时候都有人上门说对象了。

不了解真相的,大多以为小妮儿爹娘留着,或者小妮儿谈着类。

知道些东西的,都得说一句,这小姑娘是真看得起自己。

确实,这小姑娘还真就一朵小白花。

先不说要的彩礼,就说结婚要一所新房子,不能和家里父母一块住,对象个子要有一米八以上,还得有三大件儿。

就说这三大件,你就是有钱没有门路你也买不到啊,再说不和父母一块住,刚结婚就要分家,你不怕人戳你脊梁骨?你倒是不怕,你爹娘以后就别想在村里抬头了,乡下现在就是这么个行情。

“宋老师,你一句话的事儿。”说话的是大新村的妇女主任,叫葛新凤,四十多岁,大脸盘子,短发,不高的个儿,挺精明干练的一个人。

“葛主任,这咋是我一句话的事儿呀,你这不是在强迫我嘛?”

宋国梁急得额头上密密麻麻的汗珠,实在是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这老实人会遇到这种事情。

葛主任就堵在宋国梁宿舍门口,这一片都是知青宿舍,因为宋国梁当了七八年的老师了,大队里特意给他单独弄出来一间小屋。

周围有那从家回来的人,渐渐围了起来。

“哎,这怎么回事啊?那女的是谁?”

“你不知道?隔壁村妇女主任,她兄弟可是个厉害的。”

“这咋回事儿啊,宋老师平时人挺好的,也不惹事的,这人还不满意啊,这群乡下人真的是,想干什么呀。”

声音渐渐多起来,宋国梁是不愿意把事情闹大的,他怕影响人家姑娘以后的路。

“葛主任,我真的不行,我在上海已经订婚了,我未婚妻还在等着我回去结婚呢,再说了我自家也不愿意,我和我未婚妻感情挺好的。”宋国梁这些话已经说了无数遍了,但是这妇女主任,真就跟听不懂人话似的。

葛新凤听了,她只说,“这旧时包办婚姻已经过时了,宋老师是个文化人,怎么就不能抛去过去,走向新生呢?说不定,你未婚妻已经另嫁了呢,你都在这里七八年了。”

葛新凤大道理也是一套一套的,她就是觉得,宋老师之前的对象肯定是被逼的。

“哈哈哈。。。”围观的人群里迸发出一阵笑声,不知道是笑宋国梁的窘迫还是在笑葛新凤的无知。

宋老师脸通红,他内心是坚定自家未婚妻是在等着他的,可是又不好意思说出那些确定又肉麻的话来,一时梗在那里,这葛主任每回反驳他的话都是新的,真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古人诚不欺我。

“葛主任,你快把人宋老师放了吧,你看宋老师脸都红了。”

“是啊,是啊,葛主任你咋不去你们队知青看看呢?你们队知青可好了啊。”

这句是实打实的讽刺,谁不知道他们队葛兰妮儿的事儿啊。

你别说,这句话还真有效,有人见这妇女队长有了退意,就越起哄,反正人多,再说了人又不和葛新凤一个大队,怕什么?

这葛新凤还真因为这句话走了,她兄弟是乡里管事的,可这个事儿却是乡里一把手家的事儿,不能惹,万一自家遭殃呢。

撂了一句,宋老师我改日再来,就走了。宋国梁可松了口气,对围观的几人说声道谢,匆匆出去了。

宋国梁是要出去给家里打电报,报个平安,另外回去个信儿,他要回去了。

宋老师是被母校喊回去的,他上学早,再加上这时候学年都很短,他毕业的时候才十八九岁。

恢复高考后也回去过,但是都是假期回,这回回去,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了。

“宋老师那么好的人,谁都不欺负的,那冯小红不得吃了他?。”这是李卫东他姐,李娟说的,李卫东给复述的,冯小红就是那葛主任的闺女。

云霞趴在李卫东家炕上,昏昏欲睡,看海峰和李卫东在炕桌上打牌。

“就是,那些知青里面就周大哥和宋大哥好,其他人都跟瞧不起人似的。”海峰还记得宋国梁给的糖还有笔。

“周大哥,你不是说的周岩吧,海峰你疯了吗?你不知道别人说的他有多狠吗,而且他。。。”李卫东弹了海峰一个脑瓜蹦儿。

“你也知道是别人说的。。。”海峰嘀咕了一句,也不敢呛回去,他对卫东哥的物理压制还是比较绌的。

“云霞,你说周岩好吗?”李卫东非要个答案,也不知道为啥那么执着。

“嗯嗯。”云霞迷糊之间嗯了声儿,李卫东见她点头就大喊,“他一点都不好,你不知道他成分有问题吗?而且他残暴,典型的资本主义,你知不知道。”

这一声喊,云霞瞌睡虫彻底跑了,吓了一大跳,愣愣怔怔的不知道咋回事。

“你吓我姐干嘛,不好就不好,走,姐我们回家。”海峰本来就有点小脾气,他觉得卫东哥不会和别人一样净听些谣言,现在看来卫东哥比村里那些女人强不了多少。

李卫东就眼睁睁看着他们走了,他年龄不大,但是平常都是别人听他的,哄他,没试过让着别人,就算是从小玩到大的云霞海峰也一样。

挠了挠头,自己也生气,明明自己不是那意思,海峰就那样对他,自己也生气。

说来也巧,俩人回家路上碰见了刚从外面回来的周岩。

“周大哥回来了。”海峰这会儿见了周岩,脸上堆满了笑,跟人打招呼,再没有这么甜的。

又问候了几句,云霞都要怀疑这还是不是她弟弟了,海峰这才作罢,挥了挥手,带着云霞回家了。

身后骑着自行车的周岩一头雾水,海峰最近是遇到什么好事了吗?

要说云霞家这一片儿,就云霞家所在的丰收村最平静,平时隔壁村闹得时候,丰收村在看戏,隔壁村不闹的时候,丰收村认真工作,再没有这么好的地方了。

可是就这么个平静的地方,这几天也闹了几回。根据上面指示,要分地了,这是个麻烦事儿,眼看快要过年了,大家都希望过个好年,都说好了,说年后二月初分。

可也有那不安分的想要年前分,想的是地里麦子。

或者,就像刘四得的娘,把自家儿媳妇刚怀七个月的孩子给提前搞下来了。

人都说,七活八不活,就是说这孩子,七个月还可以看看,八个月那就没希望了。

也不知道是谁给这婆婆出的主意,给儿媳妇吃了催生的药,为的就是那分地的事儿,说按人口分,这小孩子出来也得有一份。

村里人不多,一家挨着一家的,什么事儿都能传个遍。

这天张凤花带着海峰和云霞去城里买年货,就是坐在那牛车上,也听得见说他们家事儿的。

“真是不知道这老太太咋想的,书记都说了,按家里劳动力分,那几个月的奶娃娃有劲儿种地吗?”

“就是,她婶子你不知道,这老太太被逮着的时候还不承认,四得儿脾气好不理她,但人赵兰花娘家可不是个软的。”女人凑近又低了声音说,“听说,老太太被扇了好几个耳光呢。”

说是声音小,可不妨碍旁边人听,也是这老太太平时得罪的人太多了,就她那一张嘴,恶得很。

“哎呦,这四得没拦?”

“哪能拦?你又不是不知道,俩人到现在才要了一个孩子是为啥,还不是这老太太造的孽。”说的是刘四得和赵兰花的头一胎。

“那这个小孩呢?活了吗?”

“活了,要是不活,那赵兰花可真敢和刘四得离婚,这婚要是一离,你瞅瞅还有谁敢嫁给刘四得。”

车上人不多,都是妇女,嘀咕在一起说的欢。

张凤花这几天恶心得厉害,这会儿晃得难受,就没开口说话,苍白个脸,旁边刘嫂子给倒了口热水才缓过劲儿来。

“你这胎不稳还出来,真是遭罪啊。”刘嫂子可怜她,又安排张凤花身边的海峰瞧着他娘一些。

“稳了,咋能不稳就出来?你瞧我家能有几个中用得,长胜去乡里干活去了,好歹挣个过年得钱回来,这家里可不就靠我嘛。”张凤花捂了捂胸口,顺了口气。

“唉,你们这过得也难啊。”

“难什么,人都好好的,嫂子你就放心吧。”张凤花给刘嫂子递了个眼色,能有赵兰花难吗?

“也是。”刘嫂子与张凤花相视一笑,与赵兰花相比,张风花这可真不算是难,幸亏当年老院婆婆和刘四得娘没有坚持。

海峰听八卦听的欢,也不知道是不是投胎时投错了性别,云霞就听的昏昏欲睡,她不耐烦这个,听不懂不说,这声音听着就想睡觉。

云霞算是一路睡着到城里得,这回带着他们俩来是来拿东西的,布呀,对联呀,还有菜什么的,都要准备好。

张凤花和刘嫂子在前面选,后面云霞和海峰就掂东西,对了还有刘嫂子家小儿子,十七八岁,是个腼腆的人,力气却不腼腆。

几人买完东西又匆匆回去,却错过了又一场大戏。

宋老师上海的未婚妻来了,接宋老师回去,本来宋老师在高考恢复之后就可以走的,这回走也无可厚非。

葛主任可不干,到嘴的鸭子能飞了?带着闺女就来闹,非得把闺女说给人家。

这事儿揉开了说也碍人宋老师什么事儿,葛主任这算是粘着人家了,大家也看的清。

娘俩以为宋老师的未婚妻是个娇娇小姐,闹不过咱们这乡下女人的,谁知道人高级知识分子骂人比不骂人还要厉害,那话里话外没一个脏字儿,愣是说的人脸红心跳,无面见人。

闹了个大笑话,自己没脸不说,人好好的走了,这下子,葛主任闺女不仅在自己村里出名了。后来听说嫁给了个鳏夫,给人家当后娘去了,这就是后话了。

晃晃荡荡的,总算到了年根儿,之前一年的事儿都得随着那一把鞭炮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