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一)

【训练目标:初阶难度主要培养答题方法】

阅读有“道”“术”两方面:“道”是理解力,“术”是答题方法。

初阶即入门篇,本质是对“术”的操练。待答题方法掌握熟练后,再由“术”入“道”,培养对文本的理解力。如此,“道”“术”兼修,既能应对考试,又能提升能力。

【适应人群及难度】

初阶的选篇又细分为C-、C+、C++三种难度,适合小学六年级和初一年级的学生使用,阅读理解基础薄弱的初二学生亦可用此书训练。初阶难度的文章,一般都是主题明显、内容较易理解的文章。这些文章的主题,一般也是学校教学中常常涉及的,比如亲情、挫折、自然等话题。因此,这些文章的难度都不是很大。

【使用方法】

如果初阶难度的文章读起来都略显吃力,则说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为薄弱。所以,这本书的使用要结合自身情况,具体如下:

第一,如果本书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不理想,则不必进入下一个阶段(中阶)的训练,应当深度阅读散文、小说,并细加批读,以提升理解力。

第二,如果本书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较好,使用完本书后,可进入中阶、高阶的训练。

阅读理解能力仍需提高的表现:

1.考查文章中心思想的题,学生无话可答,或表达不畅;

2.简单的含义、作用、赏析题,学生都无法基本把握;

3.学生只能用最浅白的语言答题,很少使用术语和书面语。

【如何修炼内功】

我经常看到一些做题很多、错的也很多、没有持续进步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最有效的训练是勤读散文和短篇小说,而且不能泛泛浏览,应当深度批读,这样既提升理解力,也提升表达能力。本书后半部分我们详细批读了每一篇文章,这样的批读功夫极为重要,学生可仿其格式,点评散文、小说。总之,基础理解力不够,如同一个体虚的病人,宜养而不宜攻。

【刷题频率】

每周2篇为最低限度。因为做了1篇,订正后再做1篇,其实是一种巩固,只做1篇难以比较,不易进步。

寒暑假可以每天2篇,或隔天2篇,效果比每周训练更明显。需要持续练习,反复纠正思路。如果间断性练习,没有节奏感,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寒暑假的练习效果比学期内更好。

【如何订正】

必须学会评分,不能只用红笔订正,而是先要完成批改。批改的过程其实就在加深对得分点的理解。批改后,仔细看推理过程,寻找思维的盲点,详细订正。如果还是想不明白,请务必询问老师,刨根究底,彻底解决问题。

(二)

2009年,我写过一本书,叫《用数学方法学语文》。书名标新立异,有博人眼球之嫌。然知我者,当能理解我的主张。

我认为,语文阅读理解最让人头疼之处在于,任何题目都有规则,无规则即不能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问题是,几乎从未有任何权威文件对这些规则做出说明。故而,语文阅读理解中盛行的,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规则。

故我特意用数学思维,以推理的方式,呈现题目的原理、推理和结论,而且我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与原参考答案完全一致。所以,答案分为两个部分:组织答案是我们推理出的答案,正确答案是试卷命题者设置的答案。之所以要设置两种答案,本质是尊重理性的思考,在比较中领会语文答题的灵活性。

学生若理解我之苦心,则当细细参看我对文章的分析、对题目的推理,则学习之效果,当可以保证。

张兴东

202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