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周兴的打算

今日中午来如意小酒馆的客人越来越多,老余头足足忙了一个时辰,食客才少了些许。

马牢头笑呵呵的走来,陈禹赶忙对马牢头表示感谢,并且承诺日后马牢头来就餐全部免单。

马牢头也不是个占便宜的主,连连拒绝,最后陈禹表示日后所有饭菜打七折,这样既不失礼,也给足马牢头面子。

“对了陈郎君,瞧我这记性,周侍郎请你去一趟衙门。”

陈禹点点头,跟着马牢头直奔皇城而去。

刑部。

陈禹彬彬有礼的来到衙署值庐,恭敬的对周兴道:“小人见过周侍郎。”

“侍郎可有差事央我去做?”

他以为周兴这边又来了难缠的案犯,一般周兴找自己都是为了这件事,不过周兴却摆摆手。

“嗣宗,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陈禹狐疑的道:“何事?”

周兴道:“今日上午某和张尚书聊了一下陇西上邽县的刑犯名单。”

“张尚书告诉某,一般徭役和刑犯卷宗还会抄录一份送入内宫。”

“当年负责抄录上邽县卷宗的是春官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武承嗣、右卫将军武三思。”

“不过现在此二人身居高位,周某倒也无法轻易接触到他们。”

周兴的意思很明显,我只能告诉你这么多,你要想继续查一查你的妻子下落,那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这两人都是武则天的亲侄子,现在武则天实际掌控大唐社稷,两人官职更是一升再升,位高权重。

周兴不是没能力拜访他们,但要求他们办事,他还没这个资格,也没有这个资本去贿赂到他们。

陈禹赶紧对周兴道谢,得到这些信息就足够了,余下的事确实也不能再指望周兴,毕竟两人的交情还没到这个份上。

望着陈禹离去的背影,一旁胥吏不解的问周兴道:“侍郎,为何要告诉他这些?”

周兴笑了笑,意味深长的道:“举手之劳罢了,有什么不妥吗?”

“这个恩他得记着,日后发达了也会报答我。”

“退一步说,若是他真有本事接触到武承嗣和武三思,对某来说也不是一件坏事。”

胥吏好奇的问道:“侍郎很看重他?”

周兴摇摇头道:“总感觉他有点不同寻常,谁知道呢?万一他有这个本事呢?”

等陈禹离开刑部,深吸一口气,脸上泛着激动的笑容。

找了这么久,现在总算有点眉目了,又怎能不激动万分。郑大娘和柔娘究竟什么身份,马上就能知道。

只要知道他们的身份和籍贯,再去找她们就会容易很多!

“武三思,武承嗣……唔,该怎么才能接触到他们?”

上官婉儿?

既然周兴不愿意帮这个忙,那现在陈禹唯一能想到的便是上官待招。

可他和上官待招也非亲非故,人家不过只是来酒馆吃几顿饭,还真将自己当一盘菜了?

一路思索,回到承福坊,暂时还没想到什么好想法。

不过今年好像武则天会举办拜洛大典,洛水中会浮出白石,这些都是武承嗣负责操办的。

但现在洛水还没出现,那未必不能先一步将此祥瑞献给武家兄弟。

只是怎么才能让洛水内生出白石,从而达到蒙蔽整个洛阳百姓的目的呢?

回到承福坊家中,陈禹坐在院落内发呆,左右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先去厨房做点晚饭吃。

看到厨房内的黄豆,陈禹忽然双目一亮。

……

第二日中午,陈禹如往常一样去如意酒楼,今日食客相较于昨日更多了起来,不过酒楼内依旧没有坐满,还有增长的空间,就等着口碑发酵了。

到掌灯时分,陈禹离开如意酒楼,从马牢头那儿打听了一下武承嗣的住处后,便直奔黄道大街尚善坊走去。

这里距离天津桥近一步之遥,跨过天津桥就能看到太初宫正门,因此达官显贵多都会居住于此。

只是在路上忽然遇到几名泼皮拦路。

“小郎君,某最近手头紧,可否借点钱财用用?”

几名泼皮手持棍棒,脸色戏谑。

陈禹想了想,问道:“好,敢问壮士高姓大名?”

“某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马道街吴狗儿!”

“好名字。”陈禹夸了一句,一脚将其踹飞,另外几名泼皮都看傻了,大哥你武技如此高超不早说?

陈禹还有正事要办,便也懒得理会他们,找到武承嗣府邸,和门子道明来意,顺便还给了门子几枚铜板,门子让陈禹稍等。

若是一般事,恐怕门子都不会正眼看陈禹一下,但涉及祥瑞之事,就不得不郑重了。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这个小郎君懂规矩,知晓钱财开路。

现在武则天登基关键时期,各官吏都在想办法收集祥瑞,但凡能和女帝沾边的东西,都会献上去。

君权神授才能使武则天获得法礼正统。

“阿郎,外面有一名男子说要献上祥瑞。”

武承嗣听闻后,脸色很是不悦,最近朝廷政务繁忙,他升同中书门下三品没多久,以前还不懂政务之艰难,现在做了宰相高位,每日都觉得力不从心。

说白了,就不是这块料。

他哪还有心思去管什么祥瑞不祥瑞的事,随意挥手道:“让他去找左卫将军武三思去吧。”

门子很快便来回话,说武相政务繁忙,祥瑞之事可去找左卫将军武三思。

陈禹噢了一声,既然对方不接待,陈禹自然也不强求,于是转身离去,直奔武三思府邸。

索性武三思和武承嗣同住尚善坊,距离不算太远。

等陈禹来到武三思府邸前,换了说辞,对门子拱手行礼道:“某奉武相之命,特来找左卫将军献上祥瑞,劳烦代为通禀。”

听到是自己堂兄推荐,武三思便没多疑,示意门子将陈禹给召入府邸。

一路陈禹都小心翼翼,懂得礼数的跟着门子直奔武三思府邸中厅。

一名三十余岁的男子盘膝坐在案牍前,抬眸微微眯了一眼站在中厅中央的陈禹,浑不在意的道:“你要献什么祥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