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于生的雄心壮志

分组?

分组也算流程?难道不是按照座位一排或者一列就成为一组吗?这能花多少时间?

下面的人都被这个新老师搞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不会整一些烂活儿吧?

不管了,先观望观望,如果实在和这个老师无法合拍,那就申请换班吧,学霸有的是特权。

“老师,怎么分组?”

于生颇为赞赏的看了一眼问出这个问题的同学,挺好,有人接话,就怕他在上面讲,下面的人都在干自己的事情,那可太折磨人了。

“这取决于你们,你们想怎么分组就怎么分组,包括但不限于分组的形式,名字,成员,都由你们解决。”

“大家能够理解吗?”

“好了,我的话说完了,你们开始吧。”

话毕,于乐就双手一摊,走到讲台旁边的一个案台旁坐下,观察下面的反应。

他来一班,只做一件事,释放天性。

现行教育机制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学生初高中的时候都是个顶个的卷,学习的热情都被耗空了。

一到了大学,学习积极性骤降,都听信了高中老师那句谎言,到了大学就轻松了,所以真的把自己轻松了下来。

可事实不是这样的,大学本意是要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现在社会需要的也是高层次人才。

但问题是,高中确实消耗了很多人的学习热情,以至于在大学他们根本不愿意去学习。

当然,也和大学课程的滞后性有一定关系。

但上课和学习是两码事,上课了不代表学习了,同理,没上课也不代表没学习。

于生这次跟着老师来,就是想要在中学教育中做一些尝试,什么都可以试试,看怎么弄能有效果。

于生首先想要尝试的就是快乐教育,让学生快乐起来,这是一个很老的概念,但是基本上不可能落地。

谁会觉得一天只睡几个小时,睁开眼睛就是刷题的日子快乐?

真有人觉得快乐的话于生估计是有点受虐癖好。

人类的天性就是追求快乐,于生想去尝试,能否让学生在学习中,对学习本身,产生快乐。

如果于生他真能探索出一种能让学生能够从中汲取快乐的学习模式的话,于生觉得他可以立地成圣了。

咳咳……这应该是不可能的,他自己就学了二十多年了,学习本身是很枯燥的,怎么可能快乐?唯一的快乐那就是学习完了之后那种沉甸甸的收获感。

可不是每次学习都会有收获感的,很有可能你学了个昏天黑地,结果回头一想,握草,我学了个什么玩意儿?

所以这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那么退而求其次,他打算释放学生们的天性,让天性不再被应试教育阉割或者扼杀,人,是个性的,而不是机械的。

这对于学习有什么用呢?

自然是有用的,既然来搞这个事情,肯定是能找到理论支撑的。

首先,今年发布的教育现代化文件中要求健全人格。释放学生天性,也许不能让学生成绩上升,但至少能减少学魔怔了玩极限运动的行为。

其次,同样是今年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中有“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走班制、选课制等教学组织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说法。

总而言之,他不管怎么做,都是有理论支撑的,都是正当的,再不济,有他老板背锅。

释放天性,就是于生设想中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学习的前期设想。

人只有是个性化的人,不是一个刷题的机器,那么以上的东西才有机会展开。

但是于生也清楚,改革归改革,创新归创新,别耽误了孩子,所以这个东西能且只能在好班搞。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人与人之间是参差的。

能考上清北的不会因为爱玩上不了清北,烤地瓜的也不会因为不爱玩就上清北。

什么手机、电脑、电视机、游戏机、小说、流行音乐等等把孩子毁了的说法,不过是家长们找的一个拙劣的借口罢了。

思想活跃自由起来之后,知道学习的学生学习效率可能会更高,但不知道学习的学生那就根本不会学习了。

下面的人你一句我一句讨论得热火朝天,但是真正讨论分组的人并没有多少。

“这老师是想要干嘛?整花活儿呢?唉~有点犹豫跟不跟他了。”

“整就整吧,好玩儿就行。人家的青春都是炽热滚烫的,我们的青春都是干瘪与题海的,能有好玩儿的干嘛不跟?”

“你在哪里看的青春?”

“小说,电视剧,电影,动漫什么的。”

“啧啧,这你都信啊!那我问你,咱读这么多年书了,什么校花校草班花班草之类的说法你在现实中听过吗?回答我!look my eyes!tell me why!”

“嘶~确实哈。不过你实在想听的话,我可以单方面的封你为球草。”

“球草?哪个球,地球吗?兄弟你还挺有眼光的嘿嘿!”

柏高听不下去了,善意提醒:“你再多读几遍试试呢?”

旁边坐着那哥们儿戴个眼镜,脸有点黑,不算高,应该刚好一米七左右,看起来颇为老实。

“球草,球草,球草……多读几遍试试……握草?泥马勒个……”

朱晓明念了几遍之后,果然反应过来,球和求发音没区别啊,那不就成了求……

自己还念了这么多遍,玛德!去死吧狗贼!

他双手一下子插向刚刚和他聊天的狗东西,想要掐死他,就这样,还没忘了转头和自己右边的柏高道谢。

“谢了兄弟!”

“没事儿!”

唉,柏高不由感慨,我可真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高级趣味的人。

咳咳,低级趣味脱离不了一点。

于生在上面看着下面越来越吵,越来越闹,甚至都动起手来了,嘴角微微抽搐。

有点大意了,成绩好的人本来多数就是开朗大方的,哪里需要释放什么天性啊。

毕竟在应试环境下,成绩就是话语权,他们可都是些掌握话语权的人,除非家里上压力,不然哪里会被压抑呢?

不知道在他的带领下,这些人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啊,应该不至于上房揭瓦吧?

于生有些忧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