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全卖光了
- 春光正好我的1982
- 溪水加塘
- 2835字
- 2025-03-31 00:08:03
宋爱芙正往那碗晶莹剔透的凉粉中拌着辣子,听到这叫卖声,手直接抖了一下,差点没把辣子颠出碗去。
偏偏那买凉粉的年轻女工闻言还特地瞅她两眼,没话找话地问她:
“有十八了吗?看着还不大,原来都结婚了呀?!”
宋爱芙否定也不是,肯定也不是,耳根不知何时已经变了颜色,恰如那碗中的凉粉此刻正在由雪白变为辣椒红。
递上碗给顾客的同时,她抿着嘴,杏眼拿余光去瞟孙来鹏。
“明年准备生娃呢!”孙来鹏也奉上了热气腾腾的魔芋汤粉,面不改色心不跳地代她回了对方的话。
宋爱芙默默地又抄起了铁勺子,这次不是舀凉粉,她想给他脑壳上来一勺子……
就连旁边的永善都惊呆了。明年生娃出来?他脑子里不由又浮现出了那个早上,宋爱芙跟大鹏并肩从山里走出来,并行在村里路上的画面……
他觉得有必要对那天在山上发生的事情,重新梳理一下。
不是,这不大可能吧?
永善连忙甩甩脑壳,不会,咱哥不是那种人,咱嫂更不可能……
不管怎么说,永善那句叫卖还是成功起到了作用。
端起凉粉的女工想了想,往他这边走来:
“那就再来个甜饼吧,看看好不好吃。”
永善的第一单就这么来了,脸上笑得找不着眼睛:
“行嘞!我给你装碟里!这个软甜软甜的,配你那碗辣子凉粉最好了!”
旁边那男工已经在一边掏钱一边问身旁女工:
“你要不也来碗粉条?不要啊?那两毛二!”
他掏出来的是两张毛票、一张两分钱的。
他想着,反正这三个是一家人,于是把两毛二全递给了孙来鹏。
孙来鹏也没说啥,笑呵呵地收起来了:
“快趁热吃,味道方面可以尽管提意见,能采纳我都采纳!要是好吃可以跟你们工友提一嘴,不管谁来都是这规矩,连着一起买就给优惠!”
“好啊!”对方应着。
孙来鹏他们没有带桌子,但这一片地方的树下却有不少石墩,其他小贩卖出小吃后,顾客也有人直接把碗放在石墩上吃。这也是孙来鹏考虑首选来氮肥厂前门摆摊的因素之一。
这对工友此刻便端着碗碟,放到一旁石墩上吃去了,等吃完再把碗碟还回他们就成。
“味道还不错!”那男工似乎还挺爱吃,边说边从他自己碗里夹起一些粉条,往女工碟里放,让她也尝尝。
“嗯,我就喜欢里面咸辣萝卜味,把你碎萝卜再多给我点!”
“留点呀!得了,喜欢吃再给你买一碗不就成了!”
“嗯,粉条也入味了,又有点脆脆的,跟平时米粉不大一样啊!那就再来碗?”
孙来鹏原本还想多问几句口味合不合适、好不好吃。现在看这女工都快把男工碗里夹差不多了,又主动要求也来一碗,不用问,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虽然此前已经在家里反复品尝、调整过,但那都是根据自己家里人感觉来的。现在算是头一回经受了顾客的考验,是真真切切的好吃,顾客爱吃。
至少从味道来讲,这迈出去的第一步,算是成功了!
他麻溜地又下了一碗粉条,同时接过男工人递上来的一毛外加两个一分钱硬币。
无论凉粉还是粉条,吃起来都快。那对工人快要吃完时,又有人走了过来。
似乎是看到那两人吃得很有味,于是也要了一碗粉条。
这次因为对方不想要凉粉,单买的魔芋粉条,所以按一毛三的价格收的,没优惠。
一旦开了个头,生意就不断了。
隔三差五就有人过来。有单买凉粉的,有单买薯饼的,但更多的还是听说有优惠后,便搭着再买一份。
到下午三四点,人比起中午没有减少,反而还多了些。
与后世常见的上班作息规律并不大一样,听说这个氮肥厂是典型的“三班倒”制。
下午三四点这个点,只有中班在工作。早班的已经开始下班,顺便出来逛逛;晚班的在宿舍或者家里补了一上午的觉,这个点也可以起来逛逛了。
随着吃的陆陆续续卖出,他们很快发现,箩筐里碗不够用了。
“大鹏,嫂子,你俩继续在这,给我看下摊子,收个钱。我去趟井边,向阳村的井在哪儿,我知道!”
永善趁这会暂时没客,冲两人道。
孙永善自从出发的路上喊了一声开始,后面就没再叫过小芙的名字,都是张口必称嫂子。不管宋爱芙怎么气鼓鼓的,他压根就不打算改口了。
弄得宋爱芙听他眼下说这话时,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
但孙来鹏就不一样了,乐嗬嗬的:“你是要去挑水来洗碗?好嘞摊子我给你看着!”
永善却不只是挑水,他索性把三家的碗、碟都搁进一木桶里,拎起来走了。他是打算从井里打了水之后,直接在井沿附近把碗洗干净了再拎回来。
他这一走,转眼又来几个顾客,两人手里仅剩的几只干净碗碟也用完了。要是永善不赶紧把洗净的碗拿回来,就只能干站在这儿没法做生意了。
好在等了一会,永善回来了。别看这家伙粗人一个,碗洗得还蛮干净。
“汤怎么不热了?喔,木头快烧完了!”
孙来鹏及时发现汤变凉了,赶紧端下汤锅,往炉子里加柴片、木块。
到了五点多,这下生意是真做不下去了。
不是大门口没工人出来了,而是他们桶里,不管是凉粉、还是粉条、红薯饼,基本快要见底了。
“我算算,从十二点到现在,五个多小时全卖光了!”永善似乎不太敢信,出门第一回做生意,半天不到顺顺利利卖完了。
孙来鹏也挺高兴,想感慨两句。但是肚子比嘴巴先一步,咕噜咕噜响了两声。
“我这还特意留了点粉条,凑出三碗应该没问题。不卖了,咱自己开饭!”孙来鹏拍了拍口袋里渐渐鼓起来的纸钞,决定道。
“你不想尝尝我的凉粉?”
“我这还有几块红薯饼,给你俩留的!”永善也抢着道。
三人果断收起了那块纸牌,该收拾的也收拾了下。孙来鹏下了三碗粉条,满满的,三个就蹲大石墩那儿吃。
“怎么样,这粉条?”
“味是真不错,难怪卖得抢手!呼……”宋爱芙小樱桃嘴红艳艳的,只是忍住没像宝玲彩玲那俩小东西一样哈哧哈哧。
永善则一言不发,只顾吃……
干完魔芋粉条,一人再来一碗凉粉。虽然她这凉粉也带点儿辣,但刚经受过魔芋粉条的咸辣味,反倒不觉得凉粉有多辣,只是很凉爽,刚好给嘴降温了。
最后又吃了块红薯饼,嘴里已经不觉得辣了。
说实话,一般人这么吃咸辣魔芋粉,肯定得上火。但湖湘省的人就是不一样,不愧是“怕不辣”的一帮人。果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三个人也饱了,开始算钱。
正常情况下是各收各的,但由于搞“优惠联动”的缘故,有一部分顾客身上是毛票,就把钱直接付孙来鹏手里了。
“我记得清楚着呢,永善你总共有十六块饼的钱是付在我这儿的,小芙嘛,有二十碗凉粉的钱在我这!”孙来鹏虽然没来得及拿笔登记,但心里头都记着。
他拿出八毛钱给到永善,永善开心地接了。
再拿出数了数,凑满一块,给宋爱芙。
不料宋爱芙不干了,撅起小嘴来:
“你连个数都记不清,才不是二十碗,我记得比你清,是二十一碗!”
“是二十一吗?”孙来鹏没想起自己在哪个环节漏记一碗了。
“谁稀罕骗你!还差我五分钱,快拿来,一分不许少!”宋爱芙哼了一声,纤巧的手掌已经伸到他跟前来了。
孙来鹏也是今天才发现。这妹子,有点小气啊!
永善也在一旁偷偷撇嘴。嫂子对鹏哥有点计较呵!
孙来鹏麻利又拣出五只硬币,拍她手上。
她很满意:“这还差不多。我现在每分钱都宝贵得很!”
然后她又自说自话地轻声嘀咕上了:“今天总共是赚了两块四毛九分钱,照这样,一个月要是天气都好能赚七十来块呀。应该摆上半年,三百八十八怎么都挣满了!不过得扣除冬天大伙都不吃凉粉……”
“什么三呀八呀?”
因为她声音太细,孙来鹏没大听清。
直到收好了摊子走到路上,孙来鹏还在好奇。
这姑娘,那么急用钱的吗?这么急赤白脸地攒钱,能有啥大用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