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古史新探》第三辑稍经踌躇,还是出了。本书共收十七篇论文,从时期看,先秦两篇,汉至南北朝四篇,宋代八篇,明清三篇。从内容看,政治研究八篇,历史地理和区域研究四篇,法制、社会、文化研究四篇,经济研究一篇。管孔窥豹,从中似乎可以感受到,我们的优势是宋史和政治史,经济史、新方向及交叉学科缺少。换句话说,我们身上传统多些,时尚少些。想来,与地处八朝古都、百年老校相适应。
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我们当然希望创新开拓,但学问是非常个人以及地域化的行为,我一向认为,做什么学问,怎么做学问,只能按各人的禀赋爱好选择,好也罢,不好也罢,强制或跟风往往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不如坚守本分。
做学问,最合适的生态是黄卷青灯。什么意思呢?窃以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夜以继日的钻研,即身体的勤奋;二是甘于寂寞的心态,即心神的静谧。坐不下来冷板凳不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行,追名逐利不行。既然选择了这个行当,就应有思想准备。我一直有个本位主义或者说自恋的观念,那就是我校历史专业的学风在全国是第一流的,我们的老师大都勤奋向学,不慕浮华,因为传统优良,因为地处偏僻,没有机会或者说没有诱惑。“适合做学问”的客观环境和“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主观因素,共同造就了我们的学风。
我校密迩有“天下第一塔”美誉的北宋铁塔,其挺拔的身影荫映着学子,其悦耳的风铃滋润着神志,河大人因自称“铁塔牌”。我们的学风、学术风格,自然也是“铁塔牌”。在浮躁喧闹的背景中,谁能坚守沉静,谁就是胜利者。是耶非耶?读者诸君多多指教!
程民生
2019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