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俄罗斯软实力研究

俄罗斯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大国之一。俄罗斯软实力的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也是近几年国际政治和国际传播领域的热点课题。俄罗斯软实力的表征之一便是俄罗斯的国际形象。作为俄罗斯国家形象主要内容的俄罗斯政治形象自苏联解体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俄罗斯与西方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冲突,当新俄罗斯力图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时,它所展现出来的形象引起了欧美社会的不安,而与此同时,俄罗斯在中国的友好形象得到了保持和加强,从“老大哥”演变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许华:《“颜色革命”背景下媒体之争与俄罗斯形象问题》,《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第6期;《当今俄罗斯的国家形象问题》,《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年第2期;《西方语境中的俄罗斯形象之困》,《俄罗斯学刊》2014年第4期)。

为了改变俄罗斯的负面国际形象,俄罗斯政府通过媒体等宣传手段强化了对外宣传战略,并且塑造了普京总统的强人形象。“今日俄罗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异军突起。不仅如此,俄罗斯还利用俄语作为语言媒介手段,使其在后苏联空间中的地区一体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增强软实力的重要武器。同时,俄罗斯还积极采取措施以消除西方社会对俄罗斯的偏见和误解,改善国家对外形象,缓解内外压力(许华:《俄罗斯的软实力外交与国际形象》,《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俄罗斯应对国家形象的困境》,《对外传播》2011年第3期;《普京如何塑造领袖形象》,《对外传播》2015年第3期;《“今日俄罗斯”因何异军突起》,《对外传播》2014年第8期;《俄罗斯借助俄语在后苏联空间增强软实力》,《俄罗斯学刊》2012年第2期)。

事实上,俄罗斯软实力最终需要硬实力的支撑,需要俄罗斯的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引领,最终实现俄罗斯的国家复兴(许华:《俄罗斯的软实力与国家复兴》,《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年第1期;《俄罗斯软实力中的科技和教育因素》,《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6年第3期)。俄罗斯政治精英如何认知中国关系到俄对中国的战略定位,并会直接影响中俄关系(许华:《从“冷眼”到“热盼”——俄罗斯政治精英眼中的中国形象与俄中关系》,《国外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为此,俄罗斯政府对俄罗斯科学院进行改革。2013年9月,普京正式签署改革法案,将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农业科学院并入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社会各界对科学院改革褒贬不一(陈余:《俄罗斯科学院改革——缘起、进程与反响》,《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7年第4期)。

积经年之力,2017年,许华出版了《俄罗斯软实力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一书。该书从边缘层、中间层和核心层三个角度解析了俄罗斯的国际传播力、国际动员力、文化吸引力、国家形象、俄语推广战略等因素,剖析了俄罗斯软实力的历史文化基因、形象之困、战略互疑等结构性制约因素,并把俄罗斯置于国际评价体系中进行横向比较,以期全面和深入地呈现其软实力的来源、构建、运用方式和实施效果等,是该领域研究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