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期末作业
- 华娱从2011年开始
- 一楼读书
- 2006字
- 2025-03-15 15:57:12
刚刚游完泳的许川,穿着短裤短袖回到了宿舍。
他留着短发,五官立体,眉毛上挑,眼睛狭长而精致,鼻梁挺直,嘴唇微薄,下颌线明显。
总之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帅!
虽然刚从游泳馆回来,但六月酷暑,阳光毒辣,回到宿舍时,原本湿漉的头发已经干了!
“画分镜头呢?”
进门后,许川朝坐在门边的王恺搭着话。
“没剩几天了,得赶紧画好镜头然后开拍,要是作业交迟了,还不知道得挨老苏多少批呢!”
王恺虽然嘴上吐着槽,但眼里却没多少担忧,显然心里有底。
他对自己这次的期末作业相当有自信,已经在脑海里幻想过无数遍一鸣惊人的场景了。
“诶许川,你期末作业准备得怎么样了?”
“基本完事,就等着交给老苏检查,然后开拍。”
许川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开了一瓶北冰洋汽水。
这玩意之前停产了十几年,等到今年也就是11年才重新上市,最近在京都相当流行。
当然,买这玩意得会挑,市场上有不少盗版货。
小作坊,下猛料!
尝起来甜得让人觉得发苦!
闻言,王恺露出几分玩味的笑容。
“你真准备整个超短片出来?”
一个多星期前,班主任老苏就给他们这十几个人下了期末作业通知。
要求拍摄一部时长超过二十分钟的短片,内容……巴拉巴拉!
话刚说完,许川就举手发问,如果质量够高,时长能不能不要卡得那么死?
质量够高?
班主任老苏很难确定,这帮学生眼中的高质量跟他是不是一个概念。
“原则上20分钟是底线,但真要是有好点子,可以适当让步!
不过得先拿剧本和分镜头让我审核!”
这是老苏最后的答复。
当然,没人觉得自己的故事能过他那关,而且也没这必要!
本来20分钟想要讲好一个故事就已经很难了,要是再缩短时间,对于这帮学生来说,难度直线飙升!
王恺以为许川当时说这话是开玩笑,谁曾想他居然真的是这想法!
“对啊!我剧本都写好了!”
“嘿!那就等你好消息了!”
王恺没再多说,但脸上却是始终带着笑意。
都是同学,心里不免都带有攀比心理,真要是能见到许川吃瘪,那也是趣事一桩!
许川没再接话,扭头看向了对床的陈东。
这家伙东北大汉,长得魁梧,平时里还没少锻炼身体,留着个光头,看起来不像是个读书人,更像是个地痞流氓!
他同样是08级的,却是摄影系的。
导演系这一届总共才招了18名学生,分宿舍时恰好只剩下许川跟王恺。
最后又塞了陈东进来,本来还有个摄影系的学生,但人家上到一半就退学了,后面学校也没再补这个空。
宿舍里也就一直保持三人的规模。
此刻对方正拿着遥控器,瞧着电视上的《红高粱》,拉片学习。
所谓拉片,是指通过逐帧、逐镜头分析经典影视作品,深入理解其视听语言、叙事逻辑和创作技巧的学习方法。
这是摄影系的同学培养镜头语言感知力很有效的一种方法。
虽然现在已经是2011年,像北电的学生大部分都已经安上了属于自己的电脑。
但由于技术问题,在电脑上进行拉片学习总归是不如在电视上来得方便。
因此影碟,电视,DVD机依旧是摄影系学生不可或缺的拉片三件套。
瞧见人家那么认真,许川也没打扰他,回身在自己的电脑上噼里啪啦敲打着键盘。
他是在写剧本,不过写的不是这次期末作业,而是一部真正的院线电影。
这次期末作业他根本没怎么上心,不然也不至于想着拍部超短片,还不是为了省时省力嘛。
这年头拍短片没啥意义,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的,要钱没钱,要名气没名气。
顶破了天,也就是让大家知道,电影圈来了个叫许川的新人。
相反,院线电影市场正百废待兴。
2011年内地市场全年票房达131.15亿,同比增长了28.93%,其中的佼佼者既有像《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这样的大制作电影,也有像《失恋33天》这种小成本票房黑马。
许川更想做的事,是拿着自己的电影,到这片战场上厮杀一番!
事实上,现在的许川并不是之前的“许川”。
半个月之前,许川还生活在2025年,那时的他已经在横店摸爬滚打十几年了,好不容易才混成了某部电影的副导演。
正憧憬着什么时候才能正式执导时,一辆突如其来的泥头车,把他带回了2011年,成为北电的一名大三导演系学生。
经过短时间的错愕后,许川很快调整好了心态,准备在这个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一点足迹!
……
午休一会后,许川拿上自己刚打印出来的剧本和分镜头脚本,往教室办公室走去。
这部时长仅有4分钟的短片,名字叫做《等待》,是一部公益短片!
原历史里它来自英国,在Discover电影奖和Kinsale Shark Awards等赛事上获得了多项大奖,传播到国内时,也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篇幅虽短,但是有深度,有反转,感情也足够充沛,在许川看来,应付个期末作业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即使它仅仅只有4分钟!
拿着剧本来到办公室时,班主任老苏正搁角落里坐着,听见敲门声,这才抬起头,推了推眼镜。
“许川?怎么了?拍期末作业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显然,老苏并没有意识到许川的来意。
当初课上发生的事情并没有让他在意,还是那句话,对于这帮年轻人来说,花20分钟讲好一个故事就已经很难了。
缩短时长看上去工作量是减少了,但对于故事的要求却是直线上升。
应该没人会干这种捡了芝麻掉西瓜的事。
“老师,我的期末作业时长比较短,所以我先拿来给您过目!
这是剧本,这是分镜头!”
许川露出了明媚的笑容。
老苏推了推眼镜,皱着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