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回家
- 重回八五:逆袭人生路
- 醉西湖
- 2022字
- 2025-04-17 12:01:03
“男装暂时这样吧,接下来我们得去进女装了。”
听到莫一山的话,王巧来也只好认命地跟在他的身后。
市场上的女装比男装多得多。
“选女装,我们得花时间慢慢挑款式。”
女性更爱美,一款衣服最多也就流行个一两年。
不是说女性不爱惜,而是因为那句“女人的衣橱里永远少一件衣服”。
就冲这句话,莫一山决定整个下午都泡在服装市场。
女装可不比男装,他们得花更多的时间在这上面。
看了两个多小时,莫一山才选了四款。
一款是卡其色的风衣,一款是亮面夹克,还有一款俗称“面包服”的羽绒服。
最后一款是双排扣,厚重挡风,料子扎实的呢子大衣。
呢子大衣可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时尚单品。
除了这四款衣服外,他还相中了一款蓝色女式牛仔裤。
拿下这些衣服,他们账面上的钱又缩水近两千。
“山哥,我看是看明白了,你还不如直接卖牛仔裤呢。”
男式牛仔裤,莫一山订了一百条。
女式的更夸张,直接拿了一百五十条。
“我倒是有这个想法,我们手里的钱本来就不多,万一下次过来没货了怎么办?”
再说,这两百来条牛仔裤还不知道能的撑多久呢。
王巧来见自己说不过他,只好问道:“我们账面上只有一千多块钱了吧?我们现在进什么衣服?”
“还有一千八百多。”莫一山稍微统计一下,算出刚才的战绩。
接着又说道:“随便再选几款夏装吧,现在的夏装比较便宜,到时候拿回去打特价。”
秋冬装上市,现在夏装基本都在处理。
既然进价便宜,那他完全可以拿来搞特价活动。
他们的码头好,又不像百货大楼那边。
百货大楼那边最多打个九折,还得是有熟人。
他这些衣服拿回去随便打个七折八折,甚至不打折,也比百货大楼那边的便宜。
王巧来无奈,只好跟在他身后。
孙盛强顶着别人异样的眼光,和板车师傅聊了一个下午天,新买的一包烟都快和板车师傅一人一根的抽完了,也没看到有人送货过来,心里顿时有些着急了。
“这两个人在搞什么,怎么这么久都没人送货过来?”
板车师傅笑着说道:“小伙子,别着急,我看呐,我得明天再来帮你拉货去火车站了。”
孙盛强一脸错愕地看着他:“大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是第一次一进货吧,你不知道也正常。”
孙盛强还想再问,突然看到人群中挤出两个熟悉的身影。
他连忙迎了上去:“山哥,来哥,你们回来了?”
莫一山走到板车师傅面前,递了一块钱给他:“师傅,实在对不住,我们……”
“咦,你好像不是我们之前找的那个师傅?”
孙盛强抬起头看着天,企图用吹口哨蒙混过关。
板车师傅说道:“我还真不是你之前找的那个,你之前找的那个嫌你们太慢,是这个小伙子另外找的我。”
莫一山让他明天来旅馆拉货,付了一块钱给他就回了旅馆。
人家等了这么久,自然不能让他吃亏。
回到旅馆后拿出进货单进行统计。
合伙生意就是这一点不好,每天进的货、所有的开支,都要一一记账。
只有保持账目清晰,后期才不会扯皮。
第二天早上从九点开始,就陆续有人过来送货。
门外,有三四辆板车在等着装货。
送过来后,莫一山还特意拆开检查了一遍。
虽然现在的人都比较淳朴,可做生意的人哪有良善的?
不以次充好就不错了,何况他们又没盯着他们打包。
莫一山收了三四个老板送过来的货后,王巧来才买好三张车票回来。
“山哥,票买好了,下午两点一十五。”
孙盛强一脸的不情愿。
他原本想着来进货多少能玩一两天,可他还没逛够,他们就说要回桐县。
他可怜巴巴地问:“我们就不能在这边多玩一天吗?”
莫一山摇头:“我们回去还有很多事要做,在这里多呆一天,家里的房租就多浪费一天。”
孙盛强撇撇嘴。
王巧来像哄小孩子似的安慰他:“等以后我们生意走上正轨,你想在这边玩几天就玩几天,但现在不行。”
孙盛强点头。
六千多块钱的货看着不多,可当他们送过来的时候才发现,竟然足足打了十二个包,每个包都有七八十斤重。
看到这么多包,孙盛强眼睛都瞪了出来。
“不是吧,怎么会有这么多包,我们下车怎么往家里运?”
他实在不敢相信,他们只带了六千块钱过来,竟然会有这么多衣服!
他们是第一次进货,对数量没有什么概念,更不知道六千块钱的货,就能打这么多个包。
莫一山倒是看得开:“上车有人帮忙,到时候你和小来两个人先上车,我和师傅在下面递。”
现在的绿皮火车车窗是能打开的,小一点的包裹是可以通过窗户递进去,大一点的,就只能他们自己提进去了。
花了几分钟将所有衣服都装上板车,四人飞快地朝火车站走。
板车师傅对这一带轻车熟路,甚至对他们回桐县的列车会停在几号月台都一清二楚。
在他的带领下,很快就上了月台。
只是他们到的时候,还不到两点,还得在这里等上二十来分钟。
很快,月台上就停了不下二十辆板车,熟识的人在相互交换着进货的经验和心得,他们反倒有点像被排挤在外的那群人。
今天的火车晚点了十几分钟,可板车师傅们都没有怨言,火车一靠站,王巧来和孙盛强就抢先上了火车,找到自己的车厢,通过窗户将十几个包都递了上去。
等到莫一山上车找他们的位置后才发现,这节车厢人不多,但每个人脚边都放着各种各样的包裹。
人都几乎没有站的地方了。
回到桐县,已经是晚上的七点二十。
几个人好不容易下了火车,让孙盛强在月台上看着,他和王巧来各提了两个包裹出了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