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千户!南下!
- 从绣春刀开始纵横诸天
- 烧烤炉
- 2101字
- 2025-03-27 07:05:06
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
新任首辅温体仁在陆文昭的陪同下走进肖子仪的廨房。
早得到手下禀告的肖子仪迎上前。
心中有按捺不住的激动。
温体仁开口道贺。
“肖大人,要给你提前道声恭喜了啊!”
背着手的陆文昭也补充一句。
“皇上已经允了,打明儿起,你便可以补上韩一泽的空缺。”
温体仁笑呵呵地打趣,“以肖大人的能力和功劳,千户不过正五品,未来可期,大有可为啊。”
“是!”
温体仁看向一边的陆文昭,“陆大人,不知我能否跟肖大人单独说两句?”
陆文昭哈哈一笑,故作洒脱地摆着手便离开了,“不打紧,不打紧。”
肖子仪其实也有点疑惑。
擢升千户的事。
不至于让一位首辅亲自来跟他祝贺吧?
看来温体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过他大概也能猜到。
清流党在党争中大获全胜。
周廷儒给了他一个背刺。
钱谦益给了他一份钱党名册作人情。
那温体仁?
然后肖子仪就知道了。
这位温尚书笑呵呵地上前一步。
略带几分深意道。
“明年开春,朝廷要开科取士,到时候我会奏请陛下,让肖大人来监察贡院。”
当朝首辅好端端的怎么突然来跟他说这个?
但温体仁就这么提点一句。
却没打算往下提。
肖子仪最烦这种老登谜语人了。
联想到昨夜韩旷和未知王爷府上门客的谈话。
于是试探道。
“首辅大人家中是有子侄要参加科举?”
温体仁脸上生出几分笑意,不置可否,拍了拍肖子仪的肩膀。
“肖大人此去南京,若没有合适的落脚之处,老朽也可以推荐一个人,帮肖大人安排。”
“那就劳烦首辅大人费心了。”
肖子仪看得出因为联手扳倒东林党的事情。
清流党如今对他很友好。
只是也很明显。
清流党如今已然分化出钱、温、周三党。
而等送走温体仁后。
肖子仪便立刻赶去了陆文昭那里。
首辅的善意又算得上什么?
老陆才是自己的顶头上司。
他站在陆文昭案桌下。
有些受宠若惊。
“大人。温尚书跟我提了一句明年春闱的事儿,还要帮我安排南京的住宿,这?”
陆文昭头也不抬地批改文书,心中却很满意肖子仪的态度。
“这位首辅大人出身江南,不贪财,唯好名,入仕三十年,大半时间都在南京,如今江南东林党遭遇沉重打击,他自然想吃上一大口!”
肖子仪恍然,“那大人觉得卑职当如何做才好?”
陆文昭抬头看他一眼。
放下手中的笔。
绕过案桌走过来抓了抓肖子仪的肩膀。
语重心长。
“此番身奉皇命南下,远离京城,只怕是非不少,当以明哲保身为重。”
肖子仪明白了老陆的意思,“是!”
陆文昭拍了拍肖子仪的肩膀,“活着回来!”
……
一个月后。
肖子仪领着一百多位锦衣卫乘着一艘三层的御用黄船南下。
御用黄船乃皇室特供。
而锦衣卫出行南下则视为钦差。
自然没有不妥。
除此以外。
还有四条运送粮草辎重的快船和十六条充当探查开路的梭船。
浩浩荡荡一支官船队。
在来往穿行的数千艘民用漕船中便极为显眼。
船队刚到大通河。
天上便开始落下如絮的雪。
肤白胜雪几分的周妙彤则走出船舱。
看到肖子仪正远眺着河面上仍有来往的大小船只。
倒是生出些多愁善感。
“以前常听爹爹提起江南富甲天下,可长这么大倒没去过这么远的地方。”
肖子仪轻笑,“京城待那么久,也没什么让你开心的事情,那正好换个地方,也换个心情。”
周妙彤抬头看着一脸温和笑意的肖子仪。
两颊飘起几分红晕。
见身后银白飞鱼服的卢剑星正候着。
便故作镇定地扭头回了舱内。
卢剑星快步走了上来。
拱手说道。
“大人,有不要命的点子吊在咱们后头,恐怕来者不善。”
肖子仪挑眉笑道,“这一路若是平平淡淡,反而不对了,江南那边可是有很多人不希望我去的。”
他还有句话没说呢。
田贵妃和周廷儒显然也已经得知了他与淑妃之间的联系。
对他出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就算与江南东林党合作也不值当什么惊讶。
从阉党到东林党,再到清流党,他倒也从没怕过什么。
卢剑星听出了肖子仪话中的镇定
心下稍安。
“大人,那就这么由着他们?”
肖子仪轻笑摇头。
“陛下前脚让我南下重建北镇抚司,后脚我若死在路上,只怕下一次再去的便是镇抚使大人了。”
卢剑星会意,拱手退下,“卑职明白了。”
这些人并非冲着肖子仪来的。
那便只能是冲着他们这些锦衣卫来的了。
肖子仪若是死在路上。
崇祯定然问罪。
下一次来的兴许便是镇抚使陆文昭。
甚至是指挥使骆养性。
可他们这些锦衣卫若是死了点。
不仅无伤大雅。
而且还能试探或者削弱锦衣卫的势力。
所以卢剑星会意,便是要调整布局,尽可能减少接下来锦衣卫遇袭的折损。
肖子仪其实早有布局。
此番南下。
他摆明了是要替崇祯征收国税。
与江南东林党只怕已经是势不两立的关系。
而且还有清流党虎视眈眈。
这些人太过聪明,肖子仪若不动点心思,只怕被玩死都还得感谢他们。
所以他早就提前安排裴纶和殷澄分批南下。
或许仍然会被盯梢。
但能够更好地隐藏暗中的金刀门和王天霸这些小人物。
情报和行动。
从来都是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
就在这时。
肖子仪看到远处由三艘大型漕船组成的商队同行。
漕船也有大小之分。
不同量级的造价牵扯出来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不同。
这般大型漕船的售价少则一二千两。
多则上万两。
更别说每年的修补费用也不会是个小数目。
肖子仪眼中的这三艘大型漕船商队是江南值得他侧目的大势力。
他抬手指着那三艘大型漕船。
“那是谁家的船队?”
已是总旗的靳一川拱手便招来一艘体型极小的梭船。
安排三个人一同登船。
梭船划开波浪直往那三艘大型划了过去。
不多时。
他带回一名管家前来禀告。
“回大人,这是董家绣庄的商队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