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出发

柳诚伸手抹去了胡明淑脸上的泪水,他知道胡明淑也是为他担心,但他还是坚定地回答了她:

“明淑,我一定要去,不然戚将军的处境就危险了。”

“可是你只有一千多人,倭寇可有着几万人,你这一去......”

柳诚伸出手指拦住了胡明淑接下来的话语:

“你放心,明淑,我有你给的平安符,一定会平安回来见你的!”

胡明淑眼中的担忧之色一点没有减少,但她知道自己也阻碍不了柳诚的决定,只能默默说了一句:

“柳哥哥,你一定要平安回来,我会一直等你回来的!”

柳诚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开了,他还要尽快回去准备带军出发。

......

夜色已深,但城外的一处校场上此刻正灯火通明,校场上站满了装备齐全的兵卒,但整个校场鸦雀无声,没有一丝多余的声音。

柳诚站在自己麾下的一千人面前,满意地点了点头,自己制定的训练计划,看来是被一丝不苟地执行了。

柳诚身边现在正摆着十几口大箱子,他伸手将箱子一个个打开,将箱子里的东西都倾倒在了地上。

里面正是装着的正是白花花的银子,雪白的银子在月光和火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校场上发生了轻微的骚动,但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柳诚环视了面前的一千士卒,开口说道:

“各位兄弟们,我是柳诚,这几个月来,你们的待遇怎么样?”

校场上的士兵异口同声:

“柳将军对我们好!”

虽然柳诚平日里安排的训练任务强度非常高,但从来都是一日三顿,日日有荤腥,一日不差。

每个月的饷银也都与加入之前讲的一样,每月三两银子,一丝不少。

对于这些原本是矿工农民的士卒来说,有银子拿,有肉吃,已经是神仙日子了。

对于给他们带来这种生活的柳诚,也是戴恩戴德。

柳诚听着下面整齐的回答,又接着问道:

“现在的日子好不好?”

“好!”

下面的士卒自然是又一次齐声回答,柳诚接着发问:

“如今要有人来破坏现在的好日子该怎么办?”

士卒们听见柳诚如此说,杀气腾腾:

“干他娘的!”

柳诚哈哈大笑:

“好!就是要干他娘的!如今倭寇又卷土重来,侵犯台州,我带着你们去干他一下,敢不敢?”

这些年来,倭寇一直侵扰着大明的沿海,这些穷苦人哪个不认识几个被倭寇祸害的人,甚至他们之中有好多人都因为倭寇而家破人亡。

他们对倭寇的恨意一点也不低于柳诚:

“但凭将军派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好!一人二十两安家银,现在排队领取,领完银子就出发!”

柳诚亲自站在校场中间,为每一个人发着安家银。

士卒们都十分吃惊,柳诚竟亲手为他们发银子,还挨个握手说两句话,一时间,校场上的士气又提了三分。

柳诚这边正在发银子时,胡守仁这边也没有闲着,他正和赵大勇一起清点着胡宗宪送来的物资。

胡守仁看着眼前熟悉的木箱,肩膀上隐隐传来疼痛,这不是自己之前与柳大人一起搬了很多次的木箱。

原来这几个月来的沈家走私的东西都落到了胡宗宪手里,他靠着岛津和子在手,直接两头吃,将沈家的货物与岛津家的银子都吃到了嘴里。

这就是沈鸿德之前在忧心的,为什么岛津家突然停了走私,这两个月来,岛津大司一直往大明送着银子,却看不到半毫东西回头,就算自己的女儿一直在写信回来,岛津大司也发现了不对。

没有了沈家的补血,他与织田信长的斗争很快就落入了下风,这也是他为何要组织数万倭寇上岸劫掠大明的缘故。

“这沈家为何突然之间停了生意,我怀疑和子她已经出了意外!”

一名中年男子正跪坐在榻榻米上,他正是岛津和子的父亲,九州大名之一,岛津大司。

他也是大明沿海三大倭寇一支倭寇背后最大的推手。

岛津大司看着面前的地图,向周围自己的家臣询问道:

“织田信长那混蛋还要多久就能打过来?”

一位家臣小心翼翼地站了出来:

“大名,现在虽然有些劣势,但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只要劫掠大明的计划成功,抢到足够多的东西,我们就能将织田信长打回去。”

“是啊,只要成功......”

岛津大司的手指狠狠地点在地图上台州的位置。

台州府城,城墙之上。

戚继光正站在城墙之上,看着进攻失败的倭寇正在退去,这已经是倭寇今天第五次进攻了。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心中暗自估算着,按照前几日的情况,今日只要再挡下三次就行。

他看着城墙之上,士卒正在加紧打扫战场。

将受伤的同袍抬下去医治,将死去泽袍的尸体给搬到了一起进行火化,防止产生瘟疫。

再将能用的箭矢都回收回来,现在被在围困在台州城内,箭矢用一支就少一支。

陈大成在戚继光身边,汇报着这次攻防的伤亡:

“将军,现在兄弟们越来越适应倭寇的节奏,伤亡比以往少了不少,可是城内的火药,箭矢的数量已经是不多了,恐怕再这样下去......”

戚继光伸手拦住陈大成的话语,他当然知道陈大成说的情况:

“台州城不能不守,若是把台州城给放了,没了屏障,这数万倭寇就再也拦不住了,只有将台州城守住,才有希望。”

整个浙江的地图都在戚继光的脑子里,他知道自己绝对不能让倭寇从这里过去。

“可是我们这里的兵力实在太少了,要不把其他几处的兵力都给唤回来?”

戚继光直接抬手拒绝了陈大成的提议:

“不可,虽然说此刻倭寇主力在台州,但他们通过海船行动,动作十分迅速。

若是倭寇改变进攻方向从宁波或者其他地方上岸,只凭着当地卫所的兵力压根拦不住倭寇半点。”

陈大成听了戚继光的话,神情讪讪,戚继光见他这幅样子,又说道:

“算算时间,胡总督的援兵应该已经在路上了,应该正是柳诚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