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论沿海卫所之弊与整饬之策

不过柳诚志不在此,再说了下一次的文举要在整整三年以后,柳诚也不想要等那么久。

柳诚甩了甩头,先将这些想法甩了出去,开始认真答起了题,一时间校场上没了声音,只剩下埋头苦写的考生。

高台上的卢镗此刻正站在一张桌子前,提着笔不知道在想什么。

一旁的赵顺安见卢镗迟迟不下笔,有些着急,催促道:

“卢大人,这策论的考题不是早就定下了,为何还不下笔?”

原来这策论的题目并没有直接写在柳诚等人面前的纸上,而是在他们考试时,由主考官当场写出来。

然后下面的小吏会将其誊抄好几份,贴在木牌之上,由小兵举着在众考生面前走过。

这是为了防止策论题目泄露所做的措施,在卢镗没有写下这题目之前,只有卢镗和赵顺安这两位主考官知道题目,这题目正是由这两人商议而来。

卢镗听着赵顺安的催促,脸上神情不变,在心中已经有了决定,拿在手上的笔沾了沾墨水,在纸上笔走龙蛇起来。

赵顺安的表情刚舒缓下来,就因为卢镗写出来的一行字而变了脸色。

“论沿海卫所之弊与整饬之策?”

赵顺安一字一顿地将卢镗写出来的策论题目念了一遍,脑门的汗都冒出来了。

“卢大人,这题目不对吧,我们商议出来的题目不是论浙东沿海倭寇侵扰之防御?怎么扯到卫所上去了!”

卢镗将手中的笔给放了下来,对着赵顺安笑了一声:

“赵大人,这是我刚刚想到的题目,感觉会比之前那个题目更好一些,如今要论防御倭寇,必定要先论卫所,不如直接就让他们写卫所,你看这样可好?”

说完他也没有等赵顺安答应,直接喊来了小吏,吩咐他们誊抄下去。

赵顺安暗暗腹诽,这卢镗看似是在征求自己的意见,实则已经霸道地做好了决定。

不过这卢镗才是主考官,自己只是个副考官,考场上的事最终决定权还是在卢镗手里。

这沈家小子事前准备好的的策论现在是不能用了,希望他能聪明一点,写出一点东西来。

不然就算自己拿了沈鸿德的五十万两银子,也没办法把这位得了三个下等成绩的沈大公子给弄上榜。

此刻的沈大公子内心已经是天翻地覆,就算他再不学无术,也能看出小兵手中举着的题目和他父亲让他背下来的一篇策论不一样。

怎么会这样?沈宝玉已经要背过气去了,说好的都安排好的呢?

一边的柳诚见到这题目,则是心中有了定稿,他刚来到大明之时便是卫所的一个军户。

而且这些天来,他一直跟在戚继光和胡宗宪的身边,对于现在大明卫所的问题可谓是下笔如有神:

太祖设卫所,本为御寇安民,然今臣观其弊,实为倭患难平之根源。

其弊有四:

一曰,兵力空虚:二曰军纪松弛;三曰粮饷匮乏;四曰将领贪腐。

卫所之兵,本有定数,然今多虚报空饷,实兵不足。

且今卫所之兵,训练多废弛。或有逃亡,或有老弱,徒耗粮饷,无益战事。

自古兵无粮则乱,将无饷则散。然今卫所粮饷,多被克扣,军户饥寒交迫,焉能效死?

将者,乃军之魂也。然今卫所将领,多贪腐无能,或侵吞军饷,或欺压军户,使其上下离心,军心涣散。

臣以为,以募兵之制改卫所,实为救弊良方。

今有戚继光将军,奉胡总督之命,募义乌之民,练精兵以御倭寇,屡战屡胜。

其军皆选自民间,身强体健,忠勇可恃,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此募兵之利,显而易见。

整饬卫所之策,臣以为有三:

其一,广募精兵,充实海防。

宜仿戚家军之制,广募民间精壮之士,专练精兵,以御倭寇。

其二,严明军纪,加强训练。

宜立严法,整饬军纪,勤加训练,务使士卒精悍,临阵不乱,遇敌不惧。

其三,保障粮饷,激励士气。

宜严查克扣,确保粮饷足额发放,使将士无饥寒之忧,效死之心自生。

......

洋洋洒洒数千字,柳诚将现在沿海卫所的弊处都写了出来,并给出了解决方法。

柳诚写完最后一个字,将手中的笔放下,让墨迹晾干,就准备交卷走人。

他抬头看向四周的考生,都在埋头苦写,显然对于他们来说,这道题也是不简单。

他们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卫所出身,对于卫所的弊处想必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可是对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恐怕没有人能比柳诚看得更清楚,毕竟柳诚是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待这些问题。

让柳诚有些惊讶的是,他看见不远处的沈宝玉此刻竟然也是在奋笔疾书。

这家伙难道还能对这番题目写出个什么见解出来?柳诚摇了摇头,不再关心这秋后的蚂蚱。

见墨迹已干,柳诚拿起自己的试卷就交了出去,然后转身出了考场。

高台上的卢镗和赵顺安都是看在了眼里,赵顺安率先开口:

“这柳大人写的还真是快,不愧是胡宗宪手下的精兵强将。”

卢镗点点头说道:

“就是不知道他的策论是怎么写的,现在还看不到他的卷子。”

原来这武举也是和文举一般,都是要将试卷糊名,而且每位考生的试卷都要有专人誊抄一份,防止考官认出笔迹。

赵顺安之前的担心就是因为如此,倘若那个沈宝玉傻傻的,不写些原本那篇策论上的东西,恐怕自己也认不出哪张试卷是他的试卷。

就希望他能够聪明一些,将自己知道的那篇策论改一改写上来。

且不论赵顺安在高台之上胡思乱想,柳诚这边已经出了校场。

一出校场,柳诚就看见了赵大勇和胡守仁在等着自己,让他有些惊讶的是,赵大勇竟是全副武装的样子。

见到柳诚出来,赵大勇和胡守仁也是快步迎了上来。

“大人!”

两人同时出声,脸上带着焦躁的神情。

柳诚眉头一皱,让他们两个慢慢说,不要急,一个一个说。

赵大勇和胡守仁对视了一眼,然后胡守仁开口了:

“大人,大事不好了,倭寇要攻打台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