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本书写作受惠于许多人所给的重要帮助和鼓励。在此,谨向他们表达我衷心的感谢。

易家乐(Søren Egerod)教授(哥本哈根)鼓励我开始这项研究,并支持我将这本书作为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提交。

长期以来,葛瑞汉(A. C. Graham)教授(伦敦)给了我无限的精神支持。我们之间意气相投的探讨,使我在各方面获益匪浅。

韩恒乐(Henry Henne)教授(奥斯陆)热心地将此书推荐给伦敦柯曾(Curzon) 出版社。

龙彼得(Piet van der Loon)教授(牛津)为此书提供了诸多有价值的建议。

图书管理员卡尔·斯登斯特鲁普(Carl Steenstrup)博士(哥本哈根)的协助对此书的完成至关重要。在本书撰写过程中,我不得不待在菲英岛上,可这个静谧雅致的岛屿上几乎没有任何公共的汉学图书馆。

我的老师,来自槟城的董玉林先生承担重任,帮忙录入本书内所有的汉字。

埃格洛(Lois Egerod)博士、摩根森(Lise Sode-Mogensen)女士和弗雷德·霍葛德(Frede Højgaard)先生耐心地帮助我校订全书,并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给予帮助。

感谢丹麦人文科学理事会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资助。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吕叔湘教授(北京),感谢他一如既往的鼓励。他老人家愿意为本书亲笔题写中文书名,让我感到无比的荣幸。

阅读其他学者关于汉语语法的著作,常感觉或多或少有些不尽人意之处;而今回看拙作,却也是一样的心情:要是我能把这本书写得更完美些该多好啊。尽管仍难免有各种不足,但我依然诚挚地希望本书能够对古代汉语研究的同人和中国古代语言文学的爱好者略有裨益。

何莫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