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前

只有当其本质被问及之物已经模糊不清,同时人与此物的关系也变得不确定甚至已经被动摇,这个时候,关于此物之本质的问题才会觉醒。1

如果是于其本质中需要人之本质呢?如果人之本质就在于思考是之真呢?那么思想就应为是之谜而吟唱。这个谜才把思之晨曦带到所思之物的近旁。2

人们不可也不能因思想与信仰在一段漫长的历史中没有获得它们所追求之物而将其放弃;同时,人们也不能因人之本质的有限性而放弃这种思想和信仰:因为按其本质而言,人必须走向常新的试验!3

1 参见海德格尔:《这是什么——哲学?》,载《海德格尔文集·同一与差异》,孙周兴、陈小文、余明锋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9—10页。 Martin Heidegger, What Is Philosophy?, trans. by Jean T. Wilde and William Kluback, Rowman & Littlefield, 2003, p. 43.

2 参见海德格尔:《阿那克西曼德之箴言》,载《海德格尔文集·林中路》,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86页。 Martin Heidegger, “ Anaximander’s Saying,” in Off the Beaten Track, ed. and trans. by Julian Young and Kenneth Hayn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 281.

3 参见海德格尔:《摘自与一位佛教和尚的对话》,载《海德格尔文集·讲话与生平证词(1910—1976)》,孙周兴、张柯、王宏健译,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第7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