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新时代从严治团需坚持反对自由主义——读《反对自由主义》有感

北京大学团委理论研究室 贝青平

2018年10月8日

自由,作为一种美好的政治理念和社会价值,自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便成为人们锲而不舍追求的目标。革命时期,自由被写进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中,一以贯之;改革开放新阶段,自由又被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倡导、培育和践行。自由,是肉体与精神双重的满足。前者赋予我们追梦与圆梦的身体基础,在极具挑战性与风险性的社会中奋力拼搏;后者指导我们追寻更高的人生价值,自觉自发朝向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砥砺前行。毫无疑问,自由是活力之源,是发展之本,既是每个个体的天性,又是每个组织不可或缺的气质。然而,“自由”一旦与“主义”勾连而成思想和工作作风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它的内涵和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成为一种必须坚决抵制和反对的错误倾向与思潮。那么,为何我们这般推崇自由,却又如此旗帜鲜明地反对自由主义呢?自由主义对于个体成长、对于组织建设、对于社会发展又存在着怎样的危害呢?站在新时代,我们有必要重温毛泽东所撰《反对自由主义》,切实领会和理解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思考与回答这些问题的。

1937年9月,全民抗战已经成为摆在中华民族面前最为紧迫与重大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要想肩负起这项艰巨而伟大的历史使命,就必须使自身成为一个团结统一、具有顽强战斗力的先进性政党。但是此时复杂多元的党员成分却不可避免地使组织带有了偏于自由与自利的个人主义倾向。经过了长期的农村革命斗争,许多农民小生产者、小资产阶级被吸收入党。此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和爱国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在壮大革命队伍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多元却是良莠不齐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对组织内的思想状况造成了极为复杂的影响,尤其是自由主义倾向的泛滥,严重阻碍了革命事业的稳步推进。《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便对党内存在的十一种自由主义表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概括来说,可以归纳为三类:

第一类是思想上的自由主义,包含五种表征。其一,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做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结果是有害于团体,也有害于个人。其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其九,办事不认真,无一定计划,无一定方向,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其十,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其十一,自己错了,也已经懂得,又不想改正,自己对自己采取自由主义。

第二类是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包含三种表征。其六,听了不正确的议论也不争辩,甚至听了反革命分子的话也不报告,泰然处之,行若无事。其七,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询问,不关心痛痒,漠然置之,忘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把一个共产党员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其八,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

第三类是组织上的自由主义,包含三种情况。其二,不负责任的背后批评,不是积极地向组织建议,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心目中没有集体生活的原则,只有自由放任。其四,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其五,不是为了团结,为了进步,为了把事情弄好,向不正确的意见斗争和争论,而是个人攻击,闹意气,泄私愤,图报复。

无论是思想,还是政治,抑或是组织,自由主义的根源都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性,把个人利益置于革命利益、集体利益之上,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待人处事之中,往往要权衡利弊,反复计算个人利害得失,对人民利益、党的利益漠然处之。因此,反对自由主义就是反对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思想,就是反对言行不一的“两面派”虚假作风,就是反对见缝插针的机会主义投机心理。毛泽东同志将组织中的自由主义比喻成一种“腐蚀剂”,危害是“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因此要为“自由主义者”画像,使广大党员干部认清“自由主义者”的真实面目及其对革命事业的严重危害,提高党内同志反对自由主义的警惕性和自觉性,维护好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与战斗力。

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重任在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理想远大。“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办好中国的事情,要助力世界的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现实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在思想上,“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甚嚣尘上,基层干部秉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相互推诿,相互扯皮,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政治上,圈子文化日渐盛行,有些领导干部大搞山头主义、小团体主义,内部竞争倒是“轰轰烈烈”,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却是不求甚解,甚至毫不了解,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口是心非,阳奉阴违;在组织中,搞“两面派”,丧失组织原则与纪律意识,目无法纪,不讲规矩,在公共场合我行我素、自行其是,胡乱发表议论、随意发表意见;在工作上,敷衍了事,报喜不报忧,“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缺乏最基本的创造力与上进心,而个人生活却是穷奢极欲,作风腐化,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到九霄云外。凡此种种,都是自由主义的表现,严重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厚感情,败坏了党的优良作风和形象,给新时代党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纪律严明、组织严密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性、统一性、步调一致性是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时期、建设阶段取得光辉成就的重要基础。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组织同样需要保持高度的纪律性与统一性,需要保有昂扬向上的青春活力与组织战斗力。而如今,自由主义的自私自利、虚伪两面与投机倒把,正在悄然侵蚀着我们在新时代承接使命、迈向征途的基石。我们要坚信,自由主义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抱有自由主义幻想的团员青年也很难仅凭三言两语就回心转意。因此,新时代从严治团是紧迫的,是必要的,更是需要坚持的。我们要坚信,反对自由主义是一场持久战和拉锯战,需要“强硬实施,重拳出击”,更需要“多维参与,立体打击”,要采取切实的举措和过硬的招数,“抓常、抓细、抓长”,久久为功。

一是要加强团组织的政治建设。团组织的政治建设是一项根本性建设,把政治建设放在反对自由主义的首位,是因为自由主义追根溯源是政治站位不够高、政治原则不够坚定。鼓励团组织学习“四个意识”与“四个服从”,就是要在更高的价值层面引导、规范团员,就是要“大浪淘沙,去粗取精”,保留下政治觉悟最高的群体,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二是要加强团干部的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是团组织的基础性工程,自由主义的潜伏滋长和重新抬头,表明针对团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需要在新时期有所改进、有所发展,利用新思想和新工具,帮助广大思想不端正的团员坚定思想、树立正确的三观,要把好思想的“总开关”,拧紧思想的“螺栓”,让自由主义失去滋长的沃土。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规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新武器”。

三是要加强团系统的组织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由主义的沉渣泛起,与一段时期内组织建设不健全、组织纪律不严明、组织观念不强烈关系密切。没有健全的组织结构,虚伪的“两面派”就能恣意妄为,不用担心被“揭盖子”;没有严明的组织纪律,投机主义就能随意“钻空子”,谋求私利;没有强烈的组织观念,个人主义的“毒瘤”就会压迫集体主义的血管,为民谋福利、为社会谋发展的态度就成了“无源之水”,最终慢慢枯竭。因此,要明确组织结构,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要严肃组织纪律,认真学习各项国家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团章团规,与团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增强组织观念,将团的宗旨、团的理念贯彻落实到一言一行之中。

四是要加强团组织的综合施为。反对自由主义不能“治标不治本”,不是克日之功,也就不能有一劳永逸,或是见好就收的态度。政治建设、思想教育与组织建设应当要综合施策、立体打击,注重将取得的成果制度化、常态化、细节化。对于抱有自由主义幻想的团员,要较真,不折不扣地改正;要扣细,刨根问底地溯源;要多关心,常念“紧箍咒”,既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要束之以规,罚之以严,让自由主义的倾向在团组织内无处遁形。

自由,是我们都应该追寻的价值,是自由地追逐梦想、自由地畅想远方;自由主义,则是我们都应该摒弃的恶习,是不作为、无作为、胡作为。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借着自由之名,大谈、空谈自由主义,实则却是误党误团,误政误民,误人误己。我们要杜绝团内干部剑走偏锋、误入歧途,更要警惕外来势力对这种歪风邪气的粉饰与鼓吹,特别是对青年学生可能的误导。总之,我们讲的自由,是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的自由。因此,在新时代坚决反对自由主义,是历史的经验,是现实的呼唤,更决定民心的向背,有必要成为团组织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发表于2018年10月8日《北大青年时评》总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