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培训班顺利开课,示范田的新灌溉系统也稳定运行,林羽和同学们在科技兴村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随着课程的推进,村民们对科技知识的热情日益高涨,示范田也在科学种植的呵护下,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科技培训班里,每一堂课都充满了求知的氛围。病虫害防治课上,老师带来了各种害虫的标本和防治药剂,详细讲解不同害虫的习性以及对应的防治方法。村民们围在标本前,好奇地观察着,不时提出问题。
“老师,这种虫子我在地里见过,用您说的这种药真能治住吗?”一位大叔皱着眉头,指着一只害虫标本问道。
“当然能,不过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剂量和方法,不然效果会大打折扣。”老师耐心地解答着,同时拿起一瓶药剂,演示正确的稀释和喷洒方法。
农产品储存与加工课上,晓丽结合从科技杂志上学到的知识和收集的资料,向村民们介绍了几种简单有效的储存方法,如地窖储存、简易冷藏等,还讲解了一些农产品加工的小窍门,如何将多余的蔬菜制成泡菜、将水果酿成酒等。
“没想到这些常见的东西还能做出这么多花样,学会了这些,以后家里的农产品就不怕放坏了。”一位大妈兴奋地说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为了让村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林羽和同学们还组织了实践操作环节。在示范田里,他们手把手地教村民如何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阶段合理施肥、浇水,如何使用新的农具进行田间管理。村民们认真地学习着每一个步骤,脸上洋溢着专注的神情。
“小林,你看我这样施肥的量对不对?”一位大哥小心翼翼地将肥料撒在庄稼根部,抬头询问林羽。
林羽仔细看了看,笑着说:“大哥,稍微多了一点,咱们按照之前讲的比例来,既能保证庄稼吸收足够的养分,又不会造成浪费和烧苗。”说着,他接过肥料,示范了正确的施肥量和方法。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示范田的农作物茁壮成长。嫩绿的秧苗逐渐变得粗壮,抽出了饱满的稻穗;翠绿的蔬菜叶片厚实,散发着生机。与周边传统种植的农田相比,示范田的优势愈发明显,引得不少路过的村民驻足观望,眼中满是羡慕和好奇。
“你们看人家这示范田,庄稼长得多好,这科技种地还真是不一样。”一位路过的大爷啧啧称赞道。
“是啊,看来得让我家小子也去参加这培训班,多学些本事。”旁边的大爷附和着。
随着示范田成效的显现,越来越多的村民对科技兴村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科技培训班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不仅本村的村民踊跃参加,邻村的一些村民也听闻消息,赶来听课。
看到这种情况,林羽和同学们决定进一步扩大培训班的规模,他们向学校借用了更多的教室,还邀请了一些周边学校的老师和农业技术能手来授课,丰富教学内容和师资力量。
然而,随着规模的扩大,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教学资源开始变得紧张,教材数量不够,实验设备也无法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林羽意识到,必须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否则将影响培训班的教学质量和发展。
他再次召集同学们开会商讨对策。“同学们,现在培训班的规模越来越大,这是好事,但我们也面临着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大家想想办法,怎么解决?”林羽看着同学们,眼神中充满期待。
“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实验设备,像之前做的简易发电机模型,既实用又能帮助大家理解知识。”张强提议道。
“对,教材方面,我们可以发动村民一起帮忙抄写,这样能解决一部分数量问题。同时,我再联系一下之前的科研机构,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教材方面的支持。”林羽补充道。
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后便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废旧材料,制作实验设备。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制作出了土壤湿度测试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模型等设备。
村民们得知要帮忙抄写教材,也积极响应。一时间,村里的家家户户都热闹起来,大人小孩齐上阵,帮忙抄写、装订教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教学资源紧张的问题得到了初步缓解。
与此同时,林羽与科研机构取得联系,向他们说明了培训班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困难。科研机构被孩子们和村民们的热情与努力所打动,决定赠送一批农业科技教材和一些先进的实验设备,支持培训班的发展。
当林羽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村民们对科研机构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对科技培训班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氛围中,科技培训班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示范田的农作物也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林羽和同学们深知,这仅仅是科技兴村的一个良好开端,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等待着他们。但他们坚信,只要全村上下齐心协力,砥砺深耕,科技的力量必将为村子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