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吃完东西,就拿出驾照笔试考试的题目看了起来,这是教练给的。
笔试之后大概训练20—30个小时就可以考试了,教练说有关系,到时候给点钱就可以选简单一些的路考线路。
李松当然答应,因为你不给钱,说不定就要故意为难你,抽中那些最难考的路线,还有可能让其他人来破坏你考试。
这种套路很长时间就有,同样的路段,别人考试没车,你考试的时候就碰到一些奇葩?
反正也就是几百港币而已,没必要耽误自己的时间。
等从内地回来就去笔试,然后争取下周就把驾照拿了,然后就是开公司的事情。
勋叔已经介绍了一个地方开公司,就在荷里活道,是一幢小独栋,那边现在是中环警署所在地,同时也是最繁华的地方。
鬼吹灯第一本单行本已经开始出版,第一批次印刷50万本,在下个月月初开始发售。
另外弯弯那边的出版版权也在洽谈之中,还有南洋那边的出版社。
另外弯弯还在谈电视剧版权,不过新晚报那边决定等等看,看看丽的的收视率,丽的的收视率高,那么版权价格就要涨,再看看单行本的销售情况。
要是收视率不高,那么价格就涨不了多少。
反正有报纸销量打底。
当然弯弯那边也是这个看法,要是港岛这边电视剧火爆,那么甚至可以直接引进电视剧,当然这个也要谈。
1980年1月26日上午,刘家乐登门拜访,看到李松在看考驾照的笔试内容,开口说道;“阿松准备考驾照?”
“嗯,会一门技术也好,以后没办法写作了,也可以去给别人开车。”李松幽默的回答。
“哈哈,你这笑话一点也不好笑,勋叔准备退休了。”刘家乐开口说道。
李松听到这话,一点也不奇怪,罗总编已经马上六十岁了,而且新晚报现在销量第一,两个条件都合适。
这叫急流勇退,花无百日好,人无百日红,指不定什么时候新晚报就第二了。
“那么乐哥是什么打算,要不要来帮我?”
“乐哥可以看看我写的这个修仙小说的开头,以及部分大纲。”李松拿出一份小说的开头以及大纲。
“不用看了,我准备年后就辞职去帮你,以后你就是我老板了。”刘家乐开口说道。
“好,以后杂志就拜托乐哥了,这是我写的一份杂志的主营方向。”李松拿出一份计划书开口说道。
刘家乐就拿起来,翻开就看。
刘家乐发现李松给未来的杂志的性质,那就是打造一个小说孵化平台,先以鬼吹灯开展风水盗墓小说,李松的盗墓笔记是前期主打产品。
后面还有西方魔幻小说,恐怖小说,东方的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等。
当然杂志社也不单单是杂志,还可以开展漫画,把小说转化为电影,电视剧等等的。
刘家乐发现李松的心比自己想的更大,点点头没说什么,大不了就让李老板一直写就是了。
“老板……。”刘家乐就直接叫老板了。
“乐哥,还是叫我阿松吧,这个杂志以后就是你管理,我是没有时间的。”李松赶紧说道。
“好,阿松,这个计划很好,我十分赞同。”刘家乐点点头。
“那好,杂志社手续的事情就交给你了,还有办公地点这些都要你去办。”李松继续说道。
“勋叔介绍的地方不是开杂志社的吗?”刘家乐开口问道。
“那个我准备开贸易公司,做内地与外界的一些进出口贸易。”李松摇摇头说道。
“那好。”刘家乐点点头,然后就告辞了,自己先了解一番,然后再跟李松谈,手续之类的好说,关键是人手,财务,人事等等的。
下午阿琳又来了,看到李松在看考驾照的资料,开口问道:“松哥准备考驾照?”
“嗯,多学一门技术也是好的。”李松点点头。
“嗯,现在会开车好找工作,可惜我不满18岁,不然我也去学驾照。”阿琳以为李松学驾照是为了找工作。
李松虽然有钱了,但是变化不大,衣服还是那些衣服,生活也没变,住的也没变。
不是李松不想搬家,而是现在搬家,手里没多少钱,买个两居室倒是没问题,但是李松觉得要买就买别墅。
而且再过几年内地与带英签订了协议之后,房价会大跌,那个时候很多效忠带英的精英富豪就抛售产业离开港岛,到时候自己买的话,比现在便宜很多,还有很地段好,位置好的房产让自己挑。
“嗯嗯。”李松点点头。
“松哥,你现在可以看这种小说了吗?”阿琳看到李松在看英文版指环王,开口问道。
“慢慢看吧,加上一些英语电视节目。”李松点点头。
“哦。”阿琳哦了一声,觉得李松学的越来越快,自己已经没多少可以教的了,不过想想也好,反正也只是兼职而已。
阿琳走后,李松就继续赶稿,第二天白天学英语,晚上继续赶稿。
1980年1月28,腊月十一,李松买了几分报纸就坐船前往内地。
新晚报上面除开连载的小说之外,就是预告鬼吹灯的实体书将会在下个月1号开售,第一本单行本是22万字,售价是11港币,可以在港岛的报摊,书店进行提前预约。
还有一些小报则出来博流量,说北派三叔里面的内容是扯淡什么什么的,采访了什么什么风水大师,某些不知名的风水大师一顿胡扯。
其他的作家,报纸倒是想出来蹭热度,但是新晚报上的两个小说作者都不是善茬。
北派三叔就不提了,能写这么多东西的,肯定懂得一些东西,万一惹恼了对方,给自己来点不懂的玩意,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至于说星河幽灵,前面某个科幻大作家现在就成了全港笑柄,街头巷尾经常有人说,你是某牌塑料袋啊,那么能装?
触景生情,你就占两个字。
据说某个大作家出门都被人指指点点的,还去精神病院看病,最新消息,大作家准备全家移民到加麻大,因为受不了了。
李松看了没有一点意外,因为后面签协议港岛回来的时候,这家伙就说终身不回内地,后来更是去了阿美利卡,不知道后来怎么又回到港岛。
“文学没有国界,但是作者有,这种香蕉人,趁早滚蛋。”李松心里嘀咕,琢磨着等会港岛,再上报纸怼几遍,让这种垃圾跑快点。